未來有多遠 2030年城市交通什么樣?
2010-10-20 11: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不知您是否記得,在2004年有一部科幻電影曾經風靡全球,它便是由黑人影星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機器人》。在這部影片里,美國好萊塢用電腦特技效果為人們描繪出了一幅令人眼花繚亂的未來城市藍圖。而其中,新鮮而炫目的交通方式最讓人難以忘懷。這部科幻電影是以2035年為故事背景,而在“直達2030”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論壇上,通用公司所展示出的未來交通模式,恰好與電影中的情節有著諸多相似。看來,憑空杜撰出的電影情節就算再使人驚嘆,在不久的將來,也都有著實現的可能。
城市交通的可持續性未來
近百年來,石油一直是汽車的主要燃料,全球35%的能源需求依靠石油來滿足。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能源需求仍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世界上96%的汽車依靠石油驅動。而眾所周知,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如果不做出改變,這種依賴性的能源模式勢必將難以為繼。也許有人會認為,現在考慮遙遠的2030年交通還只是空想。但其實,資源的日漸枯竭以及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都使尋求新的城市交通模式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根據統計,到2025年,全球約60%的人口將居住在大都市中,而中國的城市發展進程更是迅速。
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比例將會從46%上升至55%。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到2020年,僅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就會達到2千萬輛。而如何能使城市交通擁有可持續性未來就成了全球汽車業界參與者和研究者所關注的首要課題。
制定新型的交通策略,包括擴充現有公共交通系統容量、使用更為清潔的燃料、利用地鐵和快速公交等多種公共交通方式。為不同的車輛設立專用車道,使城市道路更能適應多樣化交通。這些都可以使城市交通系統更為環保、為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質量,當然也會使出行更加便利快捷。另外,個人汽車的新能源應用也在考慮范圍。而在現行研究中,電氣化應用則是重點,包括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和電池電動車。因為即使純電動車完全依賴用煤生產的能源充電,但其消耗能源仍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相符,其二氧化碳排放比傳統汽油和柴油動力車還是要稍低。
未來城市的“汽車”什么樣
車聯網
就像80年代互聯網的出現將獨立的臺式電腦互相聯系在一起,“車聯網”指的是通過車輛收集、處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車與車、車與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車以及車與城市網絡能互相聯結,從而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
車聯網的介入將徹底改變人類出行模式,重新定義汽車的DNA。實現車聯網技術的未來城市交通將告別紅綠燈、擁堵、交通事故、停車難等一系列問題,實現自動駕駛,從而使駕駛者可以充分享受路途中的社交無線網絡。
互聯的汽車具備感應周遭事物的能力,并且能與汽車和道路系統保持實時通訊。這些功能優化了交通路線,縮短了旅途的時間,讓旅途更具可預測性。而通用電動聯網概念車EN-V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它的前視鏡頭和底盤安裝的傳感器可以探知道路上的其他物體并作出反應,車輛可以確定前方行駛車輛的車速。而利用GPS可以確定車輛位置,車聯網技術更能夠使其與其他車輛和交通基礎設施互聯。車輛風擋內設置的內置顯示屏可用于獲取外部信息,或進行上網沖浪。
電氣化
汽車電氣化技術代表了未來城市交通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它將減少交通對石油的依賴,大幅減少尾氣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并且能有效地利用多種可再生能源。汽車電氣化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戰略重點,并且在國家發展規劃中推出多項重要計劃,包括通過公共交通拉動電動汽車發展、開發純電動車尤其是小型車、繼續推動電氣化和節能內燃機發展等計劃。
無論是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增程型電動車、純電動車,還是燃料電池車都依賴于電池、電機和電動控制來工作。因此,在電氣化問題上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包括:充電問題,因大量電動車同時充電帶來的問題是必須解決的一項重大挑戰。第二是成本與便利性,鋰離子電池大約70%的成本來自于電池組,而電池組超過一半的成本來自于原材料。因此降低電池原材料成本是降低電池成本的關鍵。第三個問題就是其通用性,為確保消費者接受電動車,需要對電池和充電設施制定通用標準。
創意設計
伴隨城市化發展進程而來的是人們對個人交通需求的上升,城市社區規劃者正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居民的出行需求。人們意識到,城市需要為交通設施建設分配足夠的空間,人類及其產品和自然環境也需要和諧共存。從本質上講,設計就是傳播更為先進的文化理念。好的設計理念也將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針對城市擁擠、交通堵塞、停車緊張為汽車設計者帶來的挑戰,未來的汽車設計正向著更小、更聰明、更安全且更時尚的方向發展,對環境的改善更具可持續性。電動聯網概念車EN-V的出現,正是這種設計理念的最佳印證。從設計的角度,EN-V電動聯網概念車滿足了消費者對未來城市交通更時尚、更有樂趣的需求,其技術也可以在未來應用于其他車型,給設計師提供了開發新車型的機會。創意設計,不僅可以使設計師在車輛外形、內飾中發揮極致的想象力,更新材料的應用乃至交通方式的訴求都在他們的設計之內。另外,互聯網的介入使設計師重新思考與車輛互動的界面。人機互動界面的改變意味著駕車從個人體驗過渡到社交體驗的重大轉變。
創新科技
對于新能源戰略而言,除了電氣化這一重要技術,其他各種不同形式能源的研發,如靈活燃料的使用也是一項創新科技。目前可用的能源種類多樣,如傳統汽油、柴油和生物燃料等,怎樣通過先進技術能支持這些液體燃料的共存?截至2012年,通用汽車將有一半以上車型可以使用靈活燃料。美國早期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中的汽車使用垃圾廢物當作自己的燃料,雖然這項技術目前還無法實現,但在以后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使其成為再生能源也必定會成為將來的一大研究課題。
手機控制汽車也是一項汽車技術的創新。將手機操作系統與車載信息系統互聯,可以實現智能出行環境。通過手機應用,可以查看地圖、手機監控汽車位置防盜功能以及其他多個適合汽車使用者的應用。如通用的雪佛蘭Volt沃藍達就可以過手機控制其充電情況,還可以訪問谷歌地圖或者MapQuest來規劃自己的最佳出行路線,來規避堵車情況。
汽車的發展無可否認在我們今后的城市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新的汽車DNA勢必會引領我們出行方式發生變革,同時也會令我們的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2030年的交通方式是否能按照現論壇中的設想發展,抑或是EV-N這樣的智能型聯網車能否量產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即使在車輛技術問題上得以突破,但隨之而來的配套設施興建也不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各產業之間的協作也并易事。不過這樣具有前瞻性的設計研究確實值得所有的汽車廠商借鑒學習,傳統意義上的汽車技術已經滿足不了未來交通的需求。為了將來的汽車能夠更適應城市使用需求,我們也有必要在這類課題中下更多功夫,進行更深人的研究和探討。借鑒國外先進的科學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來合理發展我國的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