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港口優勢 助推經濟發展打造現代化綜合物流企業
2010-10-2 10: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記者 秦玉波 通訊員 王紅
日照港是全國沿海最年輕的億噸大港,近年來發展速度令全國矚目。日照港集團物流公司作為日照港集團的一支主力軍,同樣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態,創造了眾多的發展亮點。
近日,本報記者對日照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靜波進行了一次專訪。
關于公司的發展
定位
記者: “港口立市”是日照市的重要發展戰略。可以說,日照港是日照市的一張靚麗名片,日照港的崛起是帶動整個城市及周邊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日照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 “港城一體化、港帶一體化、港橋一體化、陸海一體化”的發展要求,進行 “高起點規劃,綜合性建設、現代化管理、跨越式發展”。在此布局中,日照港物流公司是如何定位,承擔了何種重要責任,對助推日照經濟發展發揮了哪些作用?
王靜波:按照日照港集團大力實施“五四四”工程的要求,公司將全力打造港口物流與貿易業務板塊。帶動和推動除原油外的大宗干散貨、集裝箱運輸和現代物流三大重點體系的建設,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物流公司的責任與使命。
日照港物流公司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大宗散貨貿易為龍頭,以大宗散貨物流、集裝箱運輸和保稅物流中心為手段,為客戶提供增值性服務,打造現代綜合物流企業的發展思路。經過7年的發展,物流公司也走過了通過簡單的煤炭、鐵礦石等大宗散貨貿易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到能為客戶在港口提供增值性加工,實現貿易物流一體化經營的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對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主要發揮三方面作用:一是服務港口經濟方面。發揮國際進出口貿易優勢,為帶動港口吞吐量增加、提高港口裝卸業務收入發揮重要作用。2009年,公司為港口增加了近400萬噸吞吐量和1億多元的港口裝卸收入,為日照港集團完成1.8億噸吞吐量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公司生產經營與地方經濟聯系休戚相關。近幾年,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首先是為社會、為地方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其次,公司運營的日照至韓國客箱班輪為地方經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公司通過貿易物流一體化的經營,為當地經濟提供了低成本的物流服務和原材料供應保障,為增強當地企業綜合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服務腹地經濟方面。充分發揮日照保稅物流中心“境內關外”的政策優勢,進一步完善港口服務功能,實現日照港口和保稅業務優勢與腹地制造、物流優勢的有機結合,形成日照港與腹地經濟的無縫對接,從而提高運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腹地經濟的共贏發展。
關于創新發展
記者:在公司上半年總結中,我們注意到,物流公司順利完成了集團上半年的進度指標,實現收入11.75億元,利潤782.72萬元。這一指標的完成,源自哪些有力的經營創新作保障?(下轉C3版)
□記者 秦玉波 通訊員 王紅
(上接C1版)
王靜波:創新經營是企業不竭的動力源泉,工作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經營創新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經營創新好的做法在公司不勝枚舉。
2009年,公司冷靜思考,既清醒地看到生產經營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的嚴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又充分認識到逆境中蘊含的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變壓力為動力。一方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有利時機,發揮公司在資金運作方面的優勢,加大經營活動力度;另一方面,放眼全球經濟,尋找機遇,主動出擊,在煤炭市場國際國內價格出現倒掛時,果斷決定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冶金用煤炭,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同年,公司共采購煤炭250萬噸,銷售煤炭225萬噸。
2010年上半年國家加大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整個冶金行業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物流公司審時度勢,利用港口保稅業務,采取將不同國家的焦煤進口再轉口到第三國的方式,既降低了經營風險,又獲取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洗配煤業務方面,利用港口的資源優勢,將各種煉焦煤進行優劣組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解決方案,這也是他們在經營形式上的一個創新。
集裝箱是日照港快速發展過程的一塊短板,作為集裝箱裝卸公司的配套服務企業,他們沒有因循守舊,停留在簡單的配套服務上,而是通過科技創新,將散貨集裝箱化,極大地解決了日照港集裝箱公路運輸不平衡,腹地制造業不發達適箱貨源少的問題。他們的“散改集”貨源已經成為了各個航線經營公司不可或缺的資源。通過持續創新,公司已完成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蛻變,從生存型企業過渡到可持續性發展型企業。
關于保稅物流中心
記者:日照保稅物流中心作為魯南地區惟一一家保稅物流中心,不僅為助推日照全方位擴大開放、加快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和嶄新載體,同時也為魯南經濟帶乃至整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引擎。作為主導建設、經營企業,日照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對保稅物流中心是如何運作的?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靜波:日照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繼2009年9月2日通過由海關總署等國務院四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的正式驗收后,2010年又順利實現首月經營開門紅。4月份,公司在臨沂市成功舉辦業務推介會,2010年1~8月份,日照保稅中心累計進出口貨物7.8萬噸,監管貨值2800多萬美元。出口轉關、“一日游”、出口“二次轉關”和進口保稅倉儲業務等業務陸續展開,貨種涉及化肥、鋼材、水產品、紡織品、電子、化工產品等多個類別,為保稅物流中心今后的生產經營和業務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后,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到濟寧及鄭州等西部地區組織兩場業務推介會,繼續加大招商力度;
二是進一步加大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力度,推進租用北側土地擴建項目的實施,早日完成園區規劃建設;
三是積極與海關、國檢等單位協調,拓展業務模式;
四是利用進出口貿易的優勢自營轉口貿易業務;
五是完成保稅中心二期5000萬元的注資,使中心資產達到1億元以上。
保稅物流中心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平臺和港口服務功能的延伸,將逐步實現港口和保稅物流園區聯動,并逐漸向港區擴建,最終實現設立保稅港區。
關于國際化發展
記者:近年來,日照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國際海運租船業務逐漸做大,煤炭、鐵礦等貿易量不斷提升。兩個月前,公司與韓國東方集團、威斯克瑞亞公司簽約,三方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經營日照——韓國平澤客箱班輪航線,請問王總,開拓國際市場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
王靜波:日照港作為大宗散貨的主樞紐港,借助于港口的資源優勢,實現大宗散貨物流和貿易一體化經營,以此帶動和推動現代綜合物流的發展。我們都很清楚,在大宗散貨貿易實現交易的過程中,物流成本占了交易成本的很大比重。開拓國際市場的目的就是利用我們貿易物流一體化經營的優勢,以港口這個大宗散貨物流供應鏈中最重要節點為根據地,沿著物流供應鏈向上下兩端延伸,整合上下游資源,降低成本,規避經營風險,實現供應鏈中各方共贏。
公司與韓國東方集團、威斯克瑞亞公司簽約,三方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經營日照-韓國平澤客箱班輪航線,兩個月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合資三方正在考察運營船舶租賃事宜,必要時公司將獨資購買適航船舶租賃給新設立的合資公司,加快推進日照-韓國平澤客箱班輪航線的復航進程。今后,還將進一步探討并逐步進入大宗散貨貿易上下游的各個物流環節,最終形成礦山開采、海上運輸、港口裝卸、陸路運輸、貿易加工、鐵路運輸等為一體的、具有較強抵御風險能力的物流供應鏈,確保公司又好又快發展。
關于未來發展架構
記者:日照港集團基于對 “經濟全球化、船舶大型化、經營聯盟化、業務物流化”趨勢發展的綜合把握,明確了打造 “潛力大、功能全、管理好、服務優、影響廣”最具活力的國際一流強港的宏偉目標。作為物流公司,相應的未來發展構思有哪些?
王靜波:大宗散貨貿易和物流一體化經營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通過國際和國內資源的整合,國際和國內市場靈活轉換,下一步重點是如何解決好境外大宗散貨貿易物流供應鏈瓶頸制約問題。利用我們的信息和物流資源優勢,聯合大型資源開發企業共同開發國外煤炭、鐵礦資源,結合港口加工、配煤配礦的獨特優勢,形成以日照港為基地的冶金用煤和鐵礦等大宗散貨一站式配送網絡。提高日照港的綜合競爭能力,確立日照港在鐵礦、冶金用煤等大宗散貨樞紐港的領導地位。物流公司發揮在國際進出口業務方面和資金上的優勢,緊跟國際經濟走勢,密切把握市場發展趨勢,逐步進入大宗散貨貿易上下游業務,投資境外礦山開采、參與碼頭建設、過駁平臺監造及國際海運合作等,做大做強大宗散貨國際貿易業務。
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及配送園區是港口大物流鏈的重要節點,其經營管理的成效決定著整個物流鏈的成效,也是當今世界港口物流發展的一大方向。發展現代綜合物流,建立現代綜合物流企業是我們港口物流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著眼未來,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是在港口建立保稅物流園區。港口作為生產要素的集散點,港口物流以此為突破口,搭建便捷、通暢、高效的港區綜合物流和保稅物流園區,保證了生產要素的有效聚集。
二是在日照境內建立物流中心。地方政府或日照港重點扶持幾家物流企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形成倉儲、物流規模,作為港口堆存和貨物中轉的配套和補充,增加港口吞吐能力。
三是在港口腹地大中城市建立配送園區。在腹地內陸城市建立港口旱碼頭,配送園區將港口貨物進行分撥、配送,將本區域的貨物聚集,完善港口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