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浙江借物流信息化管理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共享

2010-10-11 22: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起,浙江省交通廳提出加快“三大建設”(建設大港口、大路網、大物流)發展現代交通后,開始整體謀劃、率先啟動、系統推進大物流建設,重點加快交通物流園區建設、培育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加快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建設。 

    目前,浙江省現有物流 -

園區45個、A級物流企業53家,均位居全國第一。浙江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對物流業的產業水平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據了解,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是浙江大物流建設的重點,計劃用三年時間初步構建系統框架,五年內全面建成。更重要的是,浙江正實現區域物流信息化的輻射效應,截至目前,浙江物流信息平臺已經完成與國內16個省市的聯網共建,并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簽訂了數據交換和共享基礎網絡的合作方案,與國家編碼中心商定了共同建設國家物流信息代碼體系;并將中外運、中遠、中集等國內物流龍頭企業的信息系統接入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大物流的大標準 

    據浙江省運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是以物流通用軟件建設為切入點、以公共物流信息交換功能為核心、以標準化和誠信管理為主線的服務社會的公益性物流信息系統。系統建設的目的是提升物流企業和行業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其中,系統建設得到了交通部相關行業及輻射省市的關注,在大環境的影響下系統建設過程基本順利。其中主要問題是物流行業整體水平難以統一,相關的軟件標準較少,標準的格式及規劃也相對不足,業務描述用語難以統一,信息的交換機共享也缺乏標準化制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浙江模式”包括四條政府建設物流公共信息系統新思路中明確指出了制定標準和框架,統籌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物流企業、軟件開發商、物流平臺運營商等主體,共同建設系統的方式。在制定相關行業軟件標準過程中,上海博科資訊參與其中并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博科資訊副總裁陳嘯風透露,系統建設的主旨一直為圍繞行業公共管理標準建設為中心的,目的是以浙江省為中心向全國進行有效果地復制輻射。同時在交通部關于建立物流示范基地的相關要求中,制定行業標準也成為目標之一。總體來講,2008年到2010年是通用軟件的建設期,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推進貨運的信息化、信息標準化,主要任務是建設若干個物流通用軟件,初步完成貨運信息化相關標準制定和基礎代碼管理工作,啟動貨運平臺的建設,完成貨運平臺規劃及設計。 

    除此之外,2009年-2011年為貨運平臺建設期,目的是在通用軟件推廣信息化推進基礎上,組織物流企業間信息聯網,建設一個系統管理中心,啟動與交通以外的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完成物流平臺規劃及設計。2010年-2012年為物流平臺建設期,目的是實現貨運信息平臺與交通以外的信息系統聯網,提供物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ERP系統、電子口岸、行業監管等的聯網,實現貨物狀態在物流鏈各環節都可以查詢,同時多數據交換中心的網絡格局形成。 

    過程中將抽取物流企業與軟件企業的共性作為結合,利用技術對規模企業間的信息交換行為進行規范代碼式的約束。例如,過程中會參照眾多重要的行業信息如:字段、地名、包裝用語、機動車類型、地區編碼等。這樣使得行業中的不同水平企業能夠在平臺中實現信息的平等共享。同時這也為進一步利用系統實現物流企業間的資源共享打下基礎。陳嘯風解釋,在理想狀態下,系統將為平臺中的所有企業提供一致的信息,并對平臺中的企業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即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優先推送到需求當中,實現社會資源的自動化調配。 

    行業大集中 

    在“浙江物流信息化模式”四條政府建設物流公共信息系統新思路中,已明確將物流企業、軟件開發商、物流平臺運營商等組織列為合作主體。這已表明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將更多傾聽物流企業及軟件提供商的專業化意見,而非簡單地通過政府主導完成硬性指標。作為專業的物流供應鏈管理企業,陳嘯風認為這是系統的三大目標所致: 

    系統致力于提高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通過各類型物流通用軟件的建設幫助企業完成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初步建設,減少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投入,避免物流企業信息化方面的重復投資,推動物流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提升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系統致力于推進物流信息化標準化,通過各類型物流通用軟件在物流企業的推廣應用,規范物流企業的操作流程,形成物流信息化相關標準。同時信息服務中心為物流企業間提供了服務的平臺,可以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速度和提高物流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物流企業間的工作效率,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系統致力于提升行業公共管理,系統的建設為行業管理部門與物流企業間的信息互通、為行業管理部門加強對貨運市場監管、規范貨運市場秩序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目標中將所有物流企業放在同一平臺中的同時對軟件的使用,系統的管理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物流平臺的搭建將是一次社會資源的大融合,絕非簡單的政府行為。浙江省物流信息系統的搭建牽扯到16個兄弟省市,是一次類國家級的項目共建。從軟件角度而言,平臺發展應該做到對交易信息的實時跟蹤、對車源貨源信息進行自動配對推送,甚至幫助企業發現潛在業務實現多功能增值信息服務。 

    據了解,目前浙江約有32萬家業戶擁有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證,其中占很大比例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完全依賴手工操作。簡單的標準化并不能夠完全解決這些企業所面對的現實問題。因此在平臺建設中為了更好的吸納這部分企業資源,還將針對不同層次的服務對象,制定版本不同、規模不同的個性化服務。其中數據交換中心將提供Web Service接口、Ftp、JMS等多種傳輸適配器共接入系統使用。此外,系統中還包含了能夠覆蓋省內主要類型物流企業的5款通用軟件,包括通用網站、小件快運、普通運輸、物流站場、集裝箱等。這些通用軟件將免費向物流企業推廣使用,從而保證企業的順利接入。 

    而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政府出資開發的物流通用軟件幫助企業完成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初步建設,減少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投入。目前浙江省有物流企業26萬家,按照未來5年有2.5萬家采用推薦軟件,且自行發展信息化投入5萬元計算,將為物流企業直接節省資金12.5億元。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在物流企業的推廣應用,規范了物流企業的操作流程,提高了物流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同時信息服務中心為物流企業間提供了信息服務的平臺,可以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速度和提高物流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這些都為物流企業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真正實現了資源的共享融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