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縣域經濟 推動隴西跨越發展
2010-10-10 14: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極為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就隴西來講,必須緊密結合實際,圍繞加快建設全省縣域經濟強縣,選準突破口,把握著力點,努力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科學發展。
一、以打造“一都兩中心”為突破口,著力明確戰略定位謀發展。搶抓《意見》提供的重大政策機遇,超前謀劃隴西新一輪發展。發展框架上,著眼充分發揮交通區位、產業資源、工業基礎、商貿物流和人文歷史優勢,加快打造“中國藥都”、隴中現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發展戰略上,著眼建設縣域經濟強縣,做大以中醫藥為主的特色產業,做強以鋁加工為主的優勢工業,做優以商貿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做精以李氏文化為主的文化旅游。發展思路上,以論證、爭取、實施重大項目為抓手,在基礎先行、園區帶動、產業提升、扶貧攻堅、消費拉動、文化支撐、生態建設、民生改善上狠下功夫,真正把中央的支持政策量化細化為支撐隴西發展的具體項目,把隴西蓄勢待發的潛力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二、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夯基礎。充分發揮隴西城區與文峰、首陽兩鎮之間承載生產要素空間巨大的有利條件,切實走好基礎先行、以城帶鄉的路子。一是大抓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盡快修編完善隴西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盡快謀劃論證一批供水供熱、垃圾和污水處理、園林綠化等項目,大幅提升城市聚集帶動功能。堅持從每一條城區道路改造抓起、從每一個單體建筑抓起、從每一片區域的綠化亮化抓起,力爭城市形象年年有新改觀、面貌年年有新變化。二是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謀劃論證一批跨縣區公路、縣內公路改造升級和通鄉鎮、通村社道路等交通設施項目,謀劃論證一批灌區渠系配套、安全飲水、雨水集蓄利用、渭河沿岸和小流域治理及壩系工程等水利設施項目,謀劃論證一批電網改造、沼氣建設、市場建設、公共服務等基礎項目,全力以赴抓爭取、抓實施。三是緊抓全縣生態環境建設。把生態環境建設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積極爭取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坡改梯和小流域壩系工程等項目,盡快謀劃論證渭河、魚家峽、揭皮溝、大咸河等中小河流綜合治理項目,全力爭取得到國家更多的資金支持。
三、以加快園區建設為突破口,著力做強優勢工業增后勁。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資源共享、聚集發展的原則和“一區四園”的思路,加快建設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工業經濟循環園、地產藥材交易園和文峰物流園,搭建承接產業轉移和工業發展的有效載體,引領經濟快速發展。全面落實“工業發展十大行動計劃”,依托中鋁西北鋁分公司、東興鋁業公司和華騰石油機械、大鑫銅業等重點企業和中藥材、馬鈴薯、畜牧等特色產業,挖掘資源優勢搞開發、爭項目,在提質增效、節能環保、產業鏈條延伸上下功夫,加快構筑鋁冶煉及加工、裝備制造、現代制藥、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工業體系,努力形成工業集群化發展格局。
四、以打造“中國藥都”為突破口,著力推進產業開發促增收。加快集生產、商貿、物流、加工、研發等為一體的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帶動中醫藥產業優化升級。狠抓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高層次研發等各環節的工作落實,在推進市場化運作、集團化發展上謀求突破,力爭中醫藥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20%左右,年提供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占全縣總額的比重明顯提升。堅持不懈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馬鈴薯、畜草等特色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確保糧食穩定增產、農業穩固發展。
五、以發展現代物流為突破口,著力促進消費拉動擴內需。在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和刺激消費政策、創造城鄉居民持續消費條件的同時,堅持把發展現代物流作為拉動消費、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推動縣域經濟增長潛力。牢固樹立“大物流、大配送”的理念,著力在承接天水—關中和蘭白兩大經濟區域中心之間的產業、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上大做文章,加快建設隴中現代物流中心。盡快打造以中醫藥展貿城、宇臻公司等重要物流企業為龍頭的現代物流園區和多層次配送中心,使隴西真正成為西北地區商貿物流產業的重要承載區和中轉基地。
六、以大抓扶貧開發為突破口,著力保障民生改善促和諧。圍繞產業開發、整村推進、片區開發、移民搬遷等重點領域,盡快謀劃制定隴西新一輪扶貧開發規劃,爭取國家的更多支持,力爭使占全縣總人口38%的貧困人口盡早實現脫貧致富。同時,以爭取落實政策和實施項目為抓手,大力加強以教育、衛生、文化、就業、社會保障等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在財力、人力、物力方面盡力扶持發展,加快健全完善就業服務、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力爭讓全縣城鄉居民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
七、以培育文化旅游為突破口,著力提升發展實力強支撐。加快建設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帶動文化旅游發展,切實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軟實力”。一是重點依托縣城北關李家龍宮和龍宮步行一條街綜合開發項目,建設集祭祀拜祖、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世界李氏尋根祭祖園”,盡快打造隴西李氏文化產業基地和世界李氏宗親尋根祭祖圣地;二是依托仁壽山森林公園、中華名醫紀念館和種植歷史悠久的中藥材產業資源,大力培育發展中醫藥文化;三是依托仁壽山森林公園、文峰塔坪公園、保昌生態公園、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文峰高效農業示范園和渭濱百里風情景觀長廊,建設李氏故里生態景觀園;四是依托隴西多年形成的“崇文重教、誠信質樸、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大力挖掘整理民俗文化,積極培育廣場文化、書院文化、景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