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縣公路兩旁都種速生林 經濟生態“雙豐收”
2010-10-10 10: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29日中午,南部縣四龍鄉黨委書記杜秋、鄉長羅霄帶領鄉村干部50余人前往東壩鎮學習公路綠化打窩經驗。
到目前為止,南部縣平橋鄉、大堰鄉、柳驛鄉等20多個鄉鎮已先后到東壩鎮學習公路綠化打窩經驗。這是南部縣推進公路綠化的一個舉措。
現場:除雜、打窩同時進行
10月9日,筆者乘車前往南部縣東壩鎮采訪。進入東壩鎮境內,筆者看到,公路兩旁隨處可見去雜、打窩的人群。打窩現場,一個農民背著一臺酷似噴霧器的設備,像剃頭一樣在長滿雜草的路旁“走過”,雜草成排倒下,后繼跟上的村民用鐮刀再作清理,公路頓時變得靚、寬起來,緊跟其后的村民隨即放線量出窩距、打出樹窩。
筆者繼續前行,公路旁邊曾經長滿荊棘的地方,相關人員正用設備清除它們。在巴南高速公路與通往東壩鎮的公路交會處,筆者看到,公路沿線兩旁的地里已經開挖出成行成排的一個個樹窩,在建的高速公路兩旁已經規劃了一條綠化帶。
“東壩鎮境內高速路和鐵路較長。”東壩鎮黨委書記李光遠說,鎮內有橫貫東西的巴南高速公路6.7公里,縣道公路7公里,鄉道公路20公里,村道公路45公里,公路綠化對于美化環境來說,意義重大。
9月14日,東壩鎮召開低效林改造工作和公路沿線速生林栽植動員會,隨后組織12個村的干部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勞力、統一標準、統一時間進行去雜、放線、打窩,實施“一體化”操作。9月15日以來,東壩鎮的鎮村干部整天蹲點指揮放線打窩工作,僅僅8天時間,他們完成公路沿線兩旁近3000畝的低效林改造,并在公路沿線兩旁打窩11萬個約1200畝。李光遠告訴筆者,樹窩打好后,他們將組織人力栽植速生林。
目標:生態與經濟“雙豐收”
筆者隨后前往王家鎮、碑院鎮、盤龍鎮、大王鎮、大橋鎮等鄉鎮采訪,所到之處看到,國、省、縣、鄉道兩旁均規劃出了綠化帶樹窩。
四龍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今年國慶節期間,他們基本上都在忙去雜、打窩工作。
南部縣各鄉鎮積極去雜打窩的原因何在呢?南部縣副縣長汪文成告訴筆者,南部縣組織相關部門和鄉鎮干部到重慶、昆山等地考察,經濟發達地區不僅重視道路建設,而且十分重視公路綠化問題,將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南部縣委、縣政府在借鑒沿海、沿江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公路綠化工程的目標。
按照這一目標,南部縣提出了“3215”工程,即高速公路、國道兩旁水溝以外栽植30米寬的速生林帶,省道兩旁水溝以外栽植20米寬的速生林帶,縣鄉道兩旁水溝以外栽植10米寬的速生林帶。
其中,靠近道路兩旁水溝處5米的寬度,無論是水田、旱地、桑園還是果園,均“一刀切”,密植速生林,不間套經濟作物,其余的地方,除桑樹、果園和稻田外,必須栽植規定寬度的速生林,可以套種經濟作物。在5米寬的密植速生林帶,按照株距1米、行距2米的規格栽植3排速生林木,其余的地方,按株距2米、行距3米的規格栽植。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南部縣要求各鄉鎮在本月20日前全面完成年度規劃的荒山、荒坡、荒灘、退耕還林地、撂荒地、低改林地以及升鐘水庫、八爾灘水庫、上游水庫周邊的打窩工作,高速公路沿線鄉鎮全面完成封閉線外的綠化打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