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從應用案例看中國物流信息化的未來

2009-9-8 20:1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劉澤強
    一次會議,也許不足以推動中國物流信息化事業向前邁一大步,但至少可以讓業界了解和關注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從成功的應用案例中看到中國物流信息化的未來。
    在近日召開的2009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應用大會暨物流企業CIO峰會上,參會的來自國內外企業達400家,加上政府官員、協會領導、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等,與會者達500余人,他們對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道路上的各種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把各自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以及成功的解決方案拿出來共享,真正構建了一個物流信息化交流合作的平臺。
危機下破繭化蝶
    2008年下半年,一場國際性的金融危機將世界經濟拖入冰冷的泥沼,正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2009年年初,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如4萬億元的投資拉動內需政策,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來拉動內需,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其中,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讓物流業也躋身國家重點發展和支持的產業行列。
    政策吹響了物流業大發展的 “號角”,也促使整個業界開始思考,如何借助國家的產業政策來實現自身的“蛻變”呢?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在本次大會上指出,物流業的核心是信息化,沒有信息化也就沒有現代物流。他說,現在對物流信息化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本屆信息化應用大會的召開,對于物流信息化事業的發展是一件大好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告訴記者,《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動物流信息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了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的任務,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了本次會議,以便搭建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他還表示,本次會議主要是以應用案例的形式開展交流,希望能夠進一步明確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和信息化的重點任務,促進整合標準服務,發展專業化服務,促進物流業能夠更好地為各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作出貢獻。
    而與會的企業代表也對此深有體會。唯智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陳夢槐說:“中國物流產業的振興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隨著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信息化行業也將迎來發展契機。我們企業也普遍感到《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能夠幫助企業完成行業整合,擴大規模,練好內功。等到經濟回暖的時候,將會有完全不同的局面。”
    正如各方期待的那樣,本屆大會正是為政府、企業以及整個產業界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謀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 “大業”。
案例反映行業成果
    本次大會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評選出了53個物流信息化優秀案例,其中包括物流企業信息化案例18個,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案例17個,產業物流信息化案例18個。 “這些優秀案例基本上都是在實際運作中取得成功的,代表了我國目前物流信息化的新的發展方向,是我國物流信息化近幾年來取得的成果的見證。”一位與會的專家說。
    在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案例中,中遠物流的大集中貨運主干系統 (以下簡稱FOCUS系統)就是其中的代表。中遠物流在整合自身的資源和業務時發現,各地機構的信息系統是相互獨立的——開發商不統一,系統功能、標準、流程規范均不統一,這樣的基礎不能支持機構的有效協作。為了解決這些矛盾,由中遠自主開發了這套FOCUS系統,集中式的信息系統有力的支持了中遠物流的貨運業務,從分散于各地口岸的貨運代理向有實力的無船承運人的成功轉型,支持了企業從單一海運、整箱業務向高附加值的多式聯運和拼箱業務的發展,并實現了總部和區域中心的集中采購、統一結算和精細化管理。
    該系統由于采用了先進的組織機構設置體系 (機構樹、OU、BU),較好的解決了大型集中系統常遇到的集中管理和分散考核、結算的矛盾,同時由于SOA體系架構和構件化技術,使得管理流程的控制相對彈性化,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單位的特殊需求。
    而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一直是物流信息化領域的熱點,但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的沈國慶指出,關鍵是要解決好政府在建設公共信息平臺中應當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的問題。這次會上,他帶來的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統就充分把握了政府在平臺建設中的定位。
    該系統的總體指導思想是 “行業扶持、協會推動、企業自主”。沈國慶介紹說: “‘行業扶持’就是系統建設前期各物流通用軟件、數據交換中心、公共應用中心建設等,由行業管理部門出資并牽頭建設,初期的運維費用由行業投入; ‘協會推動’即協會或行業聯盟在系統相關項目建成后,逐步承擔運行、維護和升級的職責;‘企業自主’指在系統推進過程中,物流企業或物流軟件開發商可以按照系統既定的相關標準,自主開發業務軟件,或自行升級通用軟件。”這樣就明確了政府在平臺中擔當的角色,真正為社會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服務,讓企業和用戶在市場中獲益。
    此外,本次大會還推介了諸多的優秀案例,如中國外運智能運輸管理系統、重慶亙古的綜合性倉儲物流企業管理系統、明倫高科的長江物流網平臺、匯通天下的公路平臺等都是行業應用的典范。
分論壇熱議不斷
    本次大會的另一大突出特色,就是設置了九個分論壇。每一個分論壇上,與會的政府官員、企業負責人、專家、用戶都踴躍發言,其中不乏大家針對一個共同關心的話題 “針鋒相對”。在激烈的辯論中,使大家對中國物流信息化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我們在項目實施中發現,由于物流行業的特殊性,比如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組織結構松散、流動性大,規模小,經濟實力差等;而物流作業對信息要求必須實時、準確,這些因素往往妨礙了物流信息化平臺的推廣和長期實施。”在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整合與發展”分論壇上,北京明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惠良提出了他們在實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項目中遇到的 “麻煩事”。
    對此,山東省物流協會會長尹振維針對性地介紹了山東省在這方面的運作經驗——通過成立山東省物流聯盟,讓一些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起帶頭示范作用,逐步解決市場中存在的問題。
    而在 “供應鏈如何起步”分論壇上,北京泛太物流帶來了他們的電信物流解決方案。當該公司董事長蘇樹平介紹完項目后,戴定一副會長首先提問:怎么才能夠打動你的客戶進行流程透明化管理,是客戶先主動的,還是你們先主動的?你們感覺這個過程中實施的阻力在哪?什么樣的因素促使客戶進行信息化的建設?一系列專業問題,讓與會代表在了解了案例的同時,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案例背后的市場調研過程。
    在 “制造業物流的新發展”分論壇上,在制造業企業物流的模式上,與會企業、專家就一致認同,通過提高信息化能力,加強制造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水平,不僅僅能夠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更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不利經濟環境下,企業可以增強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
    真實的案例,熱烈的交流。雖然只有兩天的會期,但代表們始終都保持了高昂的情緒,紛紛表示,通過這次信息化大會,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對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