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物流信息化:搭建新平臺 實現新發展

2009-9-8 10: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從北京運貨到廣州,但回來時卻是空載而歸的。如果物流信息資源可以共享的話,別的企業有單子需要從廣州運貨到北京,那我可以順路把貨帶回去,也可以多賺點錢。”在2009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應用大會上,一個小型物流企業的負責人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一直以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缺失造成了物流行業資源浪費、重復投資、效率低下。記者從此次大會上獲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中國電信、中國配貨網、北京京聯物流信息網、湖南天驕物流信息網成立了“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產業聯盟”。該聯盟的成立將有助于改變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缺失的局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同時,不少企業開始運用新興的電子商務平臺,開拓物流行業新的運營模式,幫助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開疆拓土”,降低成本,提高營收。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取得突破
  我國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物流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在國外,物流成本占產品成本不到10%,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高達30%,這也足以看出我國物流行業和國外的巨大差距。而制約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就在于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缺失,基本上還處于企業級物流信息平臺孤島階段,這嚴重制約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目前的信息平臺基本上只屬于區域性質的平臺,其服務對象和定位都在本地區或某一特定范圍內,在全國有多個網站分點的不多。由于這種平臺只是為企業提供信息,不具備政府的服務功能,因此目前也只能提供貨源、車源等信息,功能簡單,效果有限。而且由于物流信息化中涉及的技術非常復雜,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僅憑幾家企業很難起到服務整合的作用。”北京明倫高科公司董事長黃惠良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雖然近年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進展緩慢,但今年我們看到一些可喜的跡象。3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該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有利于信息資源共享的行業和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電子口岸、綜合運輸信息平臺、物流資源交易平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而在此次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應用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明確表示,今年將重點推廣專業化、區域化、行業級、企業級的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推動我國物流產業信息化的發展。
  此外,我們也看到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取得一些實質性的進展。此次大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配貨網等多家公司聯合成立了“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產業聯盟”。中國電信大客戶事業部總工程師王平談到成立的宗旨時表示,希望通過搭建全國統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各區域平臺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改變信息孤島的局面,提升面向客戶的服務水平,逐步實現物流網上交易。據悉,該聯盟將重點開展如下工作:吸收各地物流信息平臺的加入;加強各參與方的合作,拓展商機;參與物流信息標準的制定;加強與國家部委的合作,爭取更多支持。
  這種全國性的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對于改善我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缺失的局面,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來說,起了個“好頭”。此次平臺由協會和企業共同搭建,避免了長期以來由企業搭建的平臺缺乏公信力,而政府搭建的平臺應用度不高的尷尬局面。
  不過,此次平臺剛剛成立,能否吸引廣大物流企業加盟,能否給用戶真正創造價值并帶來利益,各個政府部門如鐵路、民航、海關等的信息資源是否可以共享整合進來,現在還很難說。萬事開頭難,走出了一步總比走不出要強,摸著石頭過河才能慢慢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建立物流公共服務平臺之路。
  電子商務推動物流模式創新
  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和物流業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電子商務是用戶和商家通過網上信息交流,進行網上交易和支付,最后通過物流手段來到達最終用戶。物流在電子商務的整個過程中是唯一無法虛擬化的重要環節,是電子商務的基礎和載體,可以說沒有現代物流,就沒有電子商務;同時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又極大程度地推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
  我們看到,國際金融危機把世界經濟帶入寒冬,卻給我國電子商務帶來一次大發展的機遇。易觀國際最近發布的《網上零售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B2C網上零售規模達45.44億元,環比增長30.0%,同比增長155%,連續第6個季度同比翻倍增長。電子商務極大地拉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200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9.9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4.2倍,年均增長23%。
  記者在此次大會上獲悉,針對新興的電子商務,一些物流企業和企業的物流部門開始不斷探索新型的物流模式。這種新興的物流模式和傳統物流模式有什么不同?中遠網絡總工程師黃大雷表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新物流模式,是將信息技術融合到物流業務過程的始終,通過信息技術將賣方、買方、金融服務方與物流服務緊密連接,使他們一起參與到整個物流過程中,實現整個供應鏈的高度協同,進而提高效率。”
  目前一些物流企業積極探索的新物流模式包括融資物流、VMI(供應商管理庫存)、電子物流等。融資物流是中小企業通過物流企業對質押物質的擔保和監管實現銀行貸款的商務方式,從而實現銀行、物流企業、中小企業多贏的效果,解決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同時給物流企業提供了增值服務機會。據悉,中遠物流在2007年就專門開發了融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與國內的電子商務網站對接,為客戶搭建了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易、融資、物流一體化平臺。
  VMI把供應商與物流系統互聯,通過EDI(電子數據交換)或網頁隨時掌握庫存動態,并下達送貨指令。廈門華電通過實施VMI項目,零配件庫存量從原來一周以上迅速下降到兩天以內,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而電子物流是讓客戶和合作伙伴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參與供應鏈的管理過程,從而實現與客戶信息的互聯,利用協同達到高效率。
  可以說,物流在適應電子商務發展要求的過程中,自身不斷發展創新的運營模式,提升了物流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在此次大會上表示:“電子商務提高了物流系統信息化水平和標準化水平,提高了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改變了物流的經營形態,大幅降低了成本。”對物流企業來說,他們應該抓住機會,實現物流信息平臺與電子商務平臺的緊密配合,使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更加高效流暢,這是當務之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