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CIO不做“配角” 下誓“奪權”

2009-9-6 11: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運行遭遇阻滯,IT業務純技術性的發展必然受到資金限制,IT預算也是風雨飄搖,從而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其實即使沒有這場金融危機,多數CIO們也都面臨著職位天花板——很難看到上升空間,除非是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否則就只能坐守。那么,CIO的未來應何去何從? 
  CIO只是配角?
  CIO這個職位在企業中,尤其是在非IT類企業中,一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角色。說其重要吧,很多人只是把信息化當成一個手段,甚至片面理解為設備保障;說其不重要吧,企業的任何一項業務又都離不開信息化,一旦信息系統出了問題,可能就會造成運營停擺。說其與企業決策關系很大吧,信息化屬于非一線業務,處于后臺位置;說其可以忽略吧,但每年的費用支出也占較大比例,且運行的好壞與企業工作效率、反應速度息息相關。
  因此,信息化在企業運營里面的角色,也就是CIO在企業高管中的地位,常常處于不上不下的境地;甚至在很多企業的編制中并沒有CIO這個職位,大多是信息中心主任,或主管財務的老總兼任。這就是CIO們的普遍處境。
  談及CIO,不妨先回顧一下企業CFO的發展歷程。與國外企業不同,國內企業對于財務的重視經歷了幾個階段,從計劃經濟時代的財務核算,到市場經濟時代的財務預算,再到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企業以財務為核心”。隨著時代的變遷,財務在企業一線業務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甚至在某些企業中CFO已經成為CEO的接班人。為什么財務會如此重要?很簡單,因為財務管錢,往小了說請款報銷,往大了說預算審批,都把握在財務手中。相比之下,信息化則沒有什么“大權在握”的感覺,更多的是“服務支持”,基本上處于下風。
  企業里的崗位交流一般都有兩個趨勢:一是技術崗位向產供銷流動,二是產供銷崗位內部流動,而財務崗位很不易交流,原因是專業性太強,要熟悉起來非一日之功;包括財務部門的領導,幾乎100%出身于財務專業;而財務限于自身的專業特點,也很少能與其他崗位交流。后來,企業里又多了一個專業化更強的崗位——信息化,尤其是信息部門成立之初,信息化人員多來源于計算機專業,CIO們也大多出身于計算機或數學專業,更給外界造成了專業隔閡的印象。
  我們經常講,企業運營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要實現“三流合一”,其中物流體現在產供銷方面,資金流體現在財務方面,信息流則體現在信息化方面。如果把企業比喻為人體,則可以說物流是血液,資金流是養分,信息流是神經,三者相輔相成。從這個角度看,信息化與財務及其他一線業務同等重要;但實際上呢,信息化的業績都是通過產供銷財務等一線業務反映出來的,很難單獨評判,由此也固化了信息化在廣大干部員工頭腦中的從屬地位。
  “奪權”=變化和轉型
  要改變處境,就必須奪權,須從信息化部門、CIO本人兩個方面著手,同步運作。說“奪權”也許生硬了一點,實際上更多的是變化和轉型。信息化部門業務要逐步覆蓋企業所有的業務領域,讓所有業務離不開信息化;信息化人員要滲透到信息化之外的管理崗位,使信息化與業務有機融合;CIO們要爭取介入乃至分管部分管理業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轉型。
  “奪權”武器
  對于大多出身計算機專業的CIO們來說,只有切切實實地掌握業務技能,“懂行”才能有機會進入決策層。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的,CIO必須提升個人能力,不僅僅是IT技術,更重要的是產供銷等一線業務能力。一方面應該讀一個諸如MBA班和項目管理專業,進行系統的管理學習充電;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管理信息化項目的推進,深入學習企業實際應用的業務流程和管理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融會貫通,成為一名真正的“復合型人才”。
  此外,CIO有了一定的業務基礎后,就可以考慮介入管理領域,先抓全面,再抓個體。比較容易的就是企業運營分析,最好是借助商務智能軟件系統工具的應用,再加上一些傳統的人工分析方法,很快就能進入角色。很早以前就有人說過,企業信息化以后,各部門的獨立機密數據對于信息部門來說都是透明的,信息部門才是最高級的保密部門——從更一個角度看,這也決定了信息部門掌握數據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因此更有利于進行運營分析。通過進行全面的運營分析積累經驗,然后再逐步切入產供銷等一線業務的單項分析領域,CIO也就積累了提供決策支持的資本,從而具備了進入決策層的可能。
  同時,CIO應該爭取兼管某一類業務,當然這必須以個人能力以及老板和下屬的信任為基礎。通常CIO兼管哪類業務,該類業務與信息化的融合就會越快,效果也會越好,應該說這正是一條“兩化融合”的有效途徑。通過兩化融合,必然能夠快速提升工作效率,打開新的工作局面。特別是當企業越來越大時,各部門、各條線之間往往會形成壁壘,兩化融合則是消除壁壘、橫向貫通,實現一體化經營、跨職能運作的有力手段,而CIO正是操作該業務的不二人選。
  總之,CIO必須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術優勢和流程規劃優勢,逐步滲透到前端業務領域,實現從幕后到臺前、從支持到一線、從配角到主角的轉型,從而體現其價值所在。CIO,任重而道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