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濱海新區:新世紀中國發展新引擎

2009-9-30 2: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印證了上世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的歷史巨變,進入新世紀,拉動中國區域發展新的增長點——天津濱海新區,正在成為中國新一輪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統計數據顯示,濱海新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70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1800億元。今年濱海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將突破23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預計超過3600億元。昔日的鹽堿荒灘,如今已成為天津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促進環渤海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

  15年邁上3千億臺階

  十幾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而濱海新區卻發生了翻天覆地巨變。從1993年生產總值112.36億元增加到2003年1046.3億元,濱海新區GDP增長邁上第一個千億元臺階歷經10年,此后又用了5年時間實現GDP連續邁上兩個千億元臺階,2008年達到3102億元,占天津GDP總量48.8%。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將濱海新區納入全國總體發展戰略布局。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宣布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納入全國區域發展總體布局,確定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現代制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城區的功能定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2007年5月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把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確立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濱海新區的總動員令。制定實施了濱海新區“一核雙港、九區支撐、龍頭帶動”發展策略,打響了建設濱海新區核心區、響鑼灣和于家堡中心商務區、南港工業區和輕紡工業園、東疆保稅港區、臨港工業區、中心生態城、濱海旅游區、中心漁港、北塘片區、西部片區戰役。目前“十大戰役”已進入全面整體開發建設階段。如今,天津新區處處是火熱建設場面,每天都有重大項目簽字、開工、竣工、投產。今年上半年,濱海新區完成生產總值1576.83億元,同比增長23.0%,增速快于全市6.8個百分點,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著主力引擎的作用。

  一系列財稅優惠政策鼎力支持

  為促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國家和天津市出臺了一系列財稅優惠政策。2006年1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濱海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出口加工區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內的企業,繼續執行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前款規定的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濱海新區內企業的固定資產,可在現行規定折舊年限基礎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濱海新區企業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可在現行規定攤銷年限基礎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縮短攤銷年限。2007年9月,天津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財稅改革創新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意見》,提出深化財稅改革和機制創新,完善多項財稅政策,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重大舉措。明確進一步完善各項財稅政策,通過地方財政專項補助等方式,努力營造與經濟特區、浦東新區同等的財稅政策環境;綜合運用財稅手段,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加快濱海新區開發建設,努力提升新區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競爭優勢。將具有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特點的現代物流企業,具有高端服務技術的現代服務企業,以及填補產業行業空白的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范圍。將原屬于市級固定收入的金融保險信托等企業稅收下放新區,充分調動新區招商引資和支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

  進一步完善稅收屬地化征管制度,對企業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繳納的流轉稅和附征稅費,一律由生產經營地所在區縣稅務機關負責征管;對新區建筑施工企業在注冊地以外區縣施工的工程項目,其應繳納的流轉稅及附征稅費,由項目坐落地稅務機關負責征管。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集中用于填補產業行業空白、具有戰略意義和產業化發展潛力大的項目,不斷增強新區經濟發展后勁。完善促進區域經濟布局調整的財稅優惠政策,大力推進工業戰略東移以及向其他區縣發展。增加科技專項、科研投入和成果轉化資金,支持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和企業技術改造。加大財政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和大型企業集團投資落戶天津,重點支持經濟帶動力大、行業配套性強、稅收貢獻率高的行業和企業。支柱產業基地成長壯大在財稅政策的作用下,濱海新區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現。上世紀90年代初,這里開發建設主要依靠石油化工、造船等國有工業,如今這里秉承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理念,全力構筑產業高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等新型優勢產業加快“東移”向新區聚集。重大項目逐步形成“三個一批”發展格局?湛虯320飛機、新一代大推力火箭、3000萬噸原油、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百萬噸PVC、300萬噸造船、120萬輛汽車、1.5億部手機等支柱產業基地成長壯大。濱海新區工業占三次產業比重從1994年67.6%上升為2008年的72.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47%。2008年,濱海新區工業總產值達到7616.8億元,比1993年增長30倍。人工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0個研發轉化中心建成運營。高水平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研發轉化中心初具規模。一批現代金融、服務外包等高端服務業紛紛落戶于此,構筑發展新優勢。

  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累計引進三資企業項目7708個,投資總額超過800億美元。“北方對外開放門戶”作用初步顯現。1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此投資興建230家企業。在著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濱海新區注重遵循節約型、生態型發展模式,在重點行業和領域建設了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區。今年上半年,新區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7387噸標準煤,同比下降28.5%。中新天津生態城探索21世紀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新模式,成為可持續發展國際示范城。

  服務功能輻射世界各地

  近年來,濱海新區大力興建現代化港口、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港等交通設施,不斷增強服務輻射功能。天津港從1952年重新開港時年貨物吞吐量不足74萬噸,到2008年吞吐量提高到3.58億噸,居身為世界第五大港。近日,國務院批準天津港口岸擴大對外開放,天津港口岸擴大對外國籍船舶開放范圍,涉及東疆保稅港區、北疆港區、南疆港區和臨港工業港區共75個泊位,并批準在東疆保稅港區設立海關、檢驗檢疫和邊檢機構。

  伴隨港口核心載體發展,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漸興起,濱海國際機場第二跑道投入使用,京津城際延長線、津秦客運專線、中央大道、津漢快速路等項目正加快推進。未來3年,濱海新區將實施177項重大工程,建設層次齊全、滿足各種類型交通需求的鐵路及軌道交通;建設面向東北亞、輻射中西亞的集裝箱樞紐港和我國北方最大散貨主干港及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散貨主干港;建成國內主要干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及我國北方航空貨運中心、東北亞航空貨運集散地。濱海新區與北京、環渤海等地交通將更為方便快捷,區域整體功能和服務能力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