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昔日梗阻閉塞 今朝致富通途
2009-9-30 1: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中國成立之初,寧夏全區公路通車里程僅1167公里,除個別路段鋪有沙礫外,主要都是土路,通行能力極差。駱駝和羊皮筏子是群眾主要的交通工具,“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是昔日寧夏交通的真實寫照。落后的交通狀況,限制了當地經濟發展建設。
如今,駝鈴陣陣,羊皮筏子兩岸漂的景象已成為景區里游客對往昔的追憶。改革開放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寧夏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人均占有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國第一,還相繼建成了銀川、中衛、吳忠等7座公路黃河大橋,在黃河流經寧夏的水面上,平均39.7公里就有一座公路大橋,橋梁密度居黃河、長江流經省份之冠。
在高速公路網絡越來越密集的同時,寧夏投入45億多元改建農村公路9657公里,發展了201條農村客運班線,現在,2300多個行政村中70%通了柏油路,91%通了班車。
隨著寧夏交通建設日新月異,四通八達的道路、便捷運輸通道給這個昔日閉塞、落后的西部小省帶來了騰飛的力量,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