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新醫改、GSP換證醫藥流通整合加速

2009-9-26 3: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對許多醫藥商業公司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由于2004年底前藥品經營企業核發的兩證均已到5年有效期,GSP換證牽動著企業敏感神經,隨著GSP標準越來越高,不少企業的心情也很復雜。而新醫改的深入,也給醫藥商業企業帶來了挑戰。 
              
  中國醫藥流通經濟將走向何方?流通企業面對GSP標準升級又該如何應對?
 小企業難過關 

  今年是中國醫藥流通行業換“兩證”的高峰年,據了解,在GSP標準即將全面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家對企業的軟硬件都有了更高要求。 

  然而,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發展狀況呈“橄欖型”,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要通過GSP認證困難重重。“確實,‘倉儲作業面積不少于15000m2、自動倉庫堆垛機不少于5臺、高架倉庫總高不低于8米’等內容,在醫藥流通硬件建設上尚屬首次提出。”原國家醫藥管理局推行GSP委員會專業組成員徐榮周告訴記者。 

  徐榮周表示,從其調研的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目前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新版GSP的變化,要求企業擁有更完善的基礎設施、更有效的運營流程,以適應現代物流的新要求。“當然,行業領先者會大大受益,但一些無法達標的企業可能會面臨關閉或不得不接受兼并。”  

  有分析人士則認為,提高藥品經營企業經營資質的認證標準是大勢所趨。“這次GSP標準修訂對企業經營冷鏈藥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儲存庫溫度要控制在20℃以下很難,特別是在南方。”山東藥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延亮告訴《醫藥經濟報》記者,如用空調等冷凍設備降溫,很多企業都承擔不起。 

  “大企業自然無憂,且會越做越大。難就難在中小企業身上,優勝劣汰是市場的不二法則。”宋延亮指出。 

  推進流通領域的整合,提高集中度,這是新醫改的精神和要求。“目前,國內醫藥流通領域小、散、亂的現象非常嚴重,行業洗牌是一種必然。” 江蘇澳洋醫藥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凌輝說。 
                                   
  投資和業務要匹配 

  目前,我國醫藥流通市場已基本實現自由和開放化經營,而一些企業缺乏對市場的研判,進出頻繁,投資盲目,結果造成資源無端浪費。 

  徐榮周認為,在GSP新標準修訂之際,大中型藥企要發展,小企業求生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投資,企業切不可盲目從眾,要量力而行。” 

  對此,張凌輝卻指出,目前換證,企業最應關心的是以什么標準換證,新版GSP未公布,各地方標準又不統一,企業的投資也會不統一。 

  “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提高產業集中度的意圖已非常明顯。”徐榮周指出,不過,新GSP標準雖重點明確了“現代物流醫藥企業”的認證標準,但目前大面積的操作還不太現實,建議謹慎投資,控制風險。 

  企業應依據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的認證標準,兩者均有可為的空間。張凌輝認為:“目前應以地方標準為主,不要輕易上高位自動立體庫,站在企業業務的角度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分析,這樣才能降低整體投資成本。” 

  記者了解到,陰涼庫的溫度控制一直是認證檢查的難點和重點,也是企業的一塊心病。“實踐證明,許多企業用空調等設備控制溫度,也是一筆不菲的投入。”宋延亮說,這也從硬件投入上要求企業的投資與業務要匹配。 
                                    
  不可盲目從眾 

  時逢新醫改,專家認為,企業不能坐視錯過,創新經營模式,將成為中國醫藥流通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企業應趁人力資源選擇面大等機遇,對倉儲、運輸流程進行重組,建立精干、高效的流程架構,對物流成本進行診斷和挖掘,降本增效。”宋延亮表示,企業要發揮“疊加效益”,而不是虛耗,真正認識到GSP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企業負責人和員工普遍存在藥學知識不足、業務素質偏低等現象,在具體操作中往往力不從心。“不少企業認為硬件才是GSP實施的關鍵,而對于GSP要求的軟件,如體系、人員等重視不夠。”廣州一家醫藥流通企業的老總說,“這一點要引起有關企業的注意。” 

  也有人認為,隨著流通行業吹響兼并、重組的號角,那些不規范經營的企業勢必被市場淘汰,建議聘請國外認證方面的咨詢專家進行現場指導。 

  另外,企業要主動向相關部門反映訴求,加強政府事務公關。然而,這恰恰是國內中小企業所忽視的。對此,張凌輝頗有體會,GSP認證不能僅僅以大型藥企為參照標準,也要給中小藥企參與競爭的機會,并在政策上提前做好銜接。“GSP應是企業發展的良好契機。” 

  采訪中,記者獲悉,還有一些企業圖省事,索取和盜用其他企業的軟件資料,不結合本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管理模式,盲目從眾。“由于GSP標準在軟件資料方面尚無明確規定,國家應盡快出臺GSP新規,作為新醫改的配套方案,明確醫藥現代物流的定義、標準,以便各地在實施中易于把握。”徐榮周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