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荷虾!皟苫比诤系幕舅悸
2009-9-25 1: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下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副主任劉健做《上!皟苫比诤系幕舅悸贰返难葜v。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論壇主辦方對我的邀請,我也代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對本次論壇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
借這個論壇向大家報告上海在兩化融合工作的一些做法。去年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選擇了兩個實驗區的建設,我們南京、重慶都是實驗區的成員。經過我們大半年研究,目前基本的規劃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本月22號,上海市政府專題召開了信息和工業化融合工作會,全面部署了上海未來3年的在兩化融合過程當中的目標和任務的一些舉措。今天,也借今天的論壇就這方面做一個報告,也歡迎大家對這方面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實施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新的戰略部署,十六大就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十七大進一步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構建新興工業體系,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去年,上海又批準了全國的八個地區作為兩化融合的實驗區開展這方面探索。對于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這樣一個命題,我們從中國的工業化道路還是信息化發展也好,命題本身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只是我們以往的工作當中,比較多的講信息技術在企業當中的應用或者產業的應用。對于融合的提法還是第一次。
關鍵在融合當中怎么體現這種融合的要求?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方面。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兩化融合”,是應對國家金融危機、加快“四級中心”建設,實現四個率先有力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我們經濟信息化委,主要承擔這項工作,就以國家實驗區建設為契機,開展了前期調研。
一、上海推進“兩化融合”基本思路和主觀目標。
這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比較,都在提。覺得最后金融危機以后,都在反思,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工業經濟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上海、沿海地區工業經濟受到沖擊更大,特別面向外向型經濟影響更大。這些本身也反映出除了經濟危機影響之外,從我們自身內部看也有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在提出怎么提高中國的產業能級,特別是發展高新技術。我們也感到高新技術產工作核心是高新技術,關鍵是產業化。但是真正在實施高新技術信息技術是重要途徑。最終結果是提升整個企業核心競爭力。圍繞這條主線,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政府職能轉變作用。
作為一個企業,從微觀層面看,信息化的過程中,主要作為產業研發設計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企業的管理服務,還有產品的流通和市場的信息。這四個管理要實現信息化。
同在開展這個工作,我們想面向四個層面:點、線、塊、面。點,就是指具體要抓些企業典型;線,主要是行業推進;塊,主要是區縣層面;面,是整個全市的規劃布局。
聚焦三個重點。重點的行業,重點的企業,和重點的項目。在工業化道路上,真正推動中國工業發展的這些重大產業,基本上積聚骨干、大型企業,甚至一個大型骨干企業帶動這個行業發展。
從發展目標看,分為兩個。第一階段用三年時間,實現“兩化融合”布局和重點行業取得突破,基本完成整個“兩化融合”規劃布局,推動信息技術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關鍵創新應用。我們有一個1010工程,通過這個覆蓋全市主要產業和重要區域當中。
這三年,還是打基礎、做規劃、抓典型這樣一個階段。
從12到十二五末,全面推進和整體提升,實現信息技術應用在產業各領域的全面滲透,同時形成適應特大城市需要的產業的新型的現代產業體系。
具體設想,用三年時間滾動實施,1010工程,即聚焦10個重點產業、實施10個重點項目。10個重點產業,以國家陸陸續續出臺的國家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作為指導,以上海目前推動的高新技術產業重大項目和企業技術改造為抓手。以一些重點骨干企業為重點,著力推進10個產業“兩化融合”融合。這十個產業也是上海目前比較重要或者與制造業與工業直接相關的中間產業門類,有航空、鋼鐵、汽車、裝備、船舶、信息、消費品以及現代物流和為制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
比如在航空領域,山飛公司(音)在上海落戶。大型客機當中,有許多公司需要整合全球的力量來進行研究,怎么來搭建一個協同設計平臺。
在鋼鐵產業,上海的鋼鐵產業主要以寶鋼為主,隨著寶鋼的兼并重組。上海原來的鋼鐵企業已經全部被寶鋼合并,并列入到好鋼。寶鋼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上海區域的寶鋼,已經面向全國性的企業?赡芟乱徊竭要面向全球。
隨著鋼鐵大型企業的發展,自動化的技術特別是怎么提升大型鋼鐵企業跨地域、多制造基地一體化協同管理方面對寶鋼提出新的要求。寶鋼信息化水平已經不亞于全球著名的鋼鐵企業。但是從全國或者多制造基地角度看,怎么形成協同管理,這方面具有差距。
汽車產業。我們主要圍繞汽車的自主研發、制造,推動企業智能化設計和柔性生產方面,以及圍繞新能源汽車開發、推動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技術研發。
裝備產業。攻克一匹具有“三高”“四化”系統。
現代物流業,結合上海物流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建設。隨著航運中心建設,必然帶來不僅是港口的物流調撥,還有鐵路中轉,以及公路中轉,陸路中轉等等,以及怎么把新的技術,比如物聯網發揮這個作用。
這些重點產業布局當中,推進的主體還是靠企業自身。從政府的角度,我們主要想搭建一些公共的平臺。所以要實施10個“兩化融合”重點工程。
具體講,有工業軟件振興工程、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工程、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推廣工程、“兩化融合”示范園區引導工程、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工程、電子商務扶持引導工程、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提升工程、政府監管服務信息化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兩化融合”人才培訓工程。
配套設施,是還要抓好政策規劃以及組織機制,重點項目的基礎建設。因為“兩化融合”才剛剛開始啟動,目前一些政策支持,我個人感覺已經不像我們以往可能普遍性,或者綜合性政策的服務配套?赡芨嘈枰恍⿲n}性的研究政策配套。除了我們面向一些指導意見之外,下一步還要準備開展一些具體的政策的配套性服務。
另外,還要抓一些重點項目,從當前講,可能比較多的還是從樹立典型,通過典型示范引導作用。可能還是以項目為抓手,帶動“兩化融合”一些企業的發展。
還要抓一些基礎建設。我們很多基礎性工作還是不健全,通過加強產學研結合,聯合有關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一些研究中心,我們聯合負擔、交大、同濟等建立四個研究中心,目的通過這些研究中心對一些基礎性,特別是一些理論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回答令我們困惑的一些問題。
另外,我們想認定一些重點實驗室。
開展一些重點課題,特 開展“兩化融合”政策體系、評估體系研究,以及“兩化融合”對產業真正發展,帶動項目等等進行研究。
最后加強宣傳培訓,加大輿論宣傳,培訓“兩化融合”所需要的人才。原來搞信息化,對信息技術了解;原來搞工業,對工業了解,但是對兩者了解復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