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造船與鋼鐵行業“新支點”
2009-9-22 20:1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實習記者 燕磊
本報9月14日5版《造船與鋼鐵難現“共舞”時代》一文,分析了當前造船業所面臨的困難,并從總量角度揭示了目前造船業與鋼鐵業的關系,引起讀者極大的共鳴。
對此,本報進行了跟蹤報道,繼續對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咨詢部副主任譚乃芬女士及企業界人士。從結構角度出發,探尋造船與鋼鐵行業在經濟危機中的“新支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造船產量的快速增長,造船用鋼量亦同步增長。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我國船板產量從2005年開始已基本滿足國內需求,多余的產能主要靠出口韓國、越南等國予以消化。
“以2008年為例,我國船板產量高達2014萬噸,同比增長62.8%。”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咨詢部副主任譚乃芬介紹到,今年還將有多條船板生產線投產,產能還將大幅增加。并非任何事物都遵循多多益善的法則。“船板產量已經超過造船行業的需求。”譚乃芬斬釘截鐵地說到。
很顯然,在經濟形勢難言好轉之時,船板過剩成為鋼鐵行業難言的“痛”。因此,尋找對鋼鐵和造船兩個行業都具有帶動力的“新支點”顯得尤為迫切。
提升船用鋼材品種及規格
“從表面上看是產能問題,其實,低水平重復建設才是幕后‘真兇’。”在談到船板供大于求的矛盾時,譚乃芬一針見血地切中了問題的要害。
“根據 《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到2011年高技術船舶新接訂單市場份額要達到20%。”她不無憂慮的指出,目前我國對這些船舶的市場占有率僅在10%左右。
據記者了解,高新技術船舶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氣船、液化石油氣船、大型客滾船、萬箱級以上集裝箱船、大中型工程船、化學品船等。如果要擴大這些高技術船舶的市場占有率,“對船用鋼材的品種及規格要求要有一個大的提升。”譚乃芬補充到。
從目前船舶行業發展形勢來看,船舶建造的大型化要求造船板向5米板寬、25米板長規格發展,船板的品種幾乎涵蓋所有級別,同時對船用鋼的質量、規格、尺寸精度要求更高。
“隨著我國建造高技術船舶的能力不斷增強,對特殊性能鋼材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業內一位人士舉例解釋到,如大型LNG運輸船采用低溫壓力容器板,不僅要滿足高強度船板的要求,還要滿足-163℃的耐低溫壓力容器性能要求。
近年來,船用不銹鋼成為增長的亮點。“我們今后的發展方向將向海洋工程船傾斜。”新世紀船廠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到,這將意味著大量使用不銹鋼及鎳基耐蝕合金等材料。然而,鎳基耐蝕合金這種材料目前國內還不能生產。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新世紀正在就此項材料的研發與鞍鋼進行洽談。”
另據譚乃芬介紹,近年來,高強度鋼成為十分“走俏”的品種。“高強度鋼一般在大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及海洋工程船上使用。”對此,她進一步解釋到,由于造船工業正朝著大型、輕型、高速和多用途制造技術方向發展,因此對低合金和高強度船板的需求越來越多。
大洋船廠一位采購人員也證實了這一點。據他介紹,目前大洋船廠對高強度鋼的采購達到了40%~50%,而這一數字在過去只是20%~30%。另外譚乃芬介紹,有的企業對高強度鋼的需求已達60%以上。
“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實現船用鋼材結構升級,提升其品種和規格,借此打造危機中行業新增長點。”譚乃芬意味深長的講到。
“小玩意兒”撬動“大鋼鐵”
面對危機,我們習慣用“大手筆”,卻時常忽略了細小的“玩意兒”。
從船用柴油機到軸系,從風機到閥門,從駕控系統到帶纜樁……
“恰恰是這些體積不大的船舶配套用品,其用鋼量卻占到整船用鋼量的20%。”譚乃芬邊說邊點頭,據她介紹,其中僅船用錨鏈、系泊鏈年用鋼量就達40萬噸。而用來生產船舶配套用品的鋼材品種亦是涵蓋了棒材、鑄鍛鋼、管材以及型材等眾多鋼材品種。
正是基于船舶配套用品的重要性,《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指出,目前我國船用設備嚴重滯后造船產業發展,本土化裝船率不足50%,艙室機械、通訊導航設備主要依靠進口。
“這種‘抓大放小’的局面必須得到扭轉,船舶配套用品的生產應當得到相應的重視。”對此,譚乃芬顯得有些焦急。不過她相信,《規劃》的實施將促進船舶設備國產化的提高,也會提升船用鋼材的品種及數量需求。
與船舶配套用品相比,海洋工程雖不算是“小玩意兒”,但其長期被忽視的 “失意感”卻與船舶配套用品相似。
不過,隨著近幾年國際油價的不斷走高,盡管近期國際油價調整頻繁,但今后全球進入高油價時代的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長期發展仍被業界看好。
“海洋工程涵蓋范圍廣泛,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海洋潮汐電站、海洋養殖業等都屬于海洋工程范疇。”譚乃芬詳細講到,針對海洋石油開發的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容量巨大,包括油氣鉆采平臺、油氣存儲設施、海上工程船舶等。
當前,“我國海洋工程用鋼除海洋平臺導管架用鋼使用國產鋼材外,其它部位主要依靠進口。”業內一位人士直言不諱。在他看來,未來要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亟待自主研發海洋工程用鋼。
對此,行業規劃中明確指出,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實施海洋戰略,培育成為我國船舶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11年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份額要從目前的約占5%提高到10%。
尋找行業“新支點”
提升鋼材品種
及規格
船舶配套用品
海洋工程
制圖: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