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搭臺做勢,中鋼協還有多少籌碼?
2009-9-22 20: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李想
按照談判慣例,最快下個月鋼廠將與礦商著手下一年的談判。就在這談判敏感時期,必和必拓放出話來:全球鋼鐵需求將在未來15年中翻一番,中國則將繼續成為鐵礦石的主要買家。
這還不夠,高盛、美林證券、瑞銀、摩根大通等投行又站出來說:預測2010年全球鐵礦石長期協議供貨價格可能出現10%至20%的上漲。明眼人觀之,此言論無疑是為下月即將開鑼的2010年鐵礦石價格推波助瀾。近期,澳大利亞主要的礦山已經迅速減少了鐵礦石的現貨出口。有分析認為,礦商減產,除了公司自身原因外,顯然也是為了穩住不斷下跌的鐵礦石價格,提高談判籌碼。
談判未開,籌碼先 “PK”。在全球金融危機下,雙方都在借市場瞬息萬變的供需關系而提高自身的談判主動權。經歷了慘痛經驗的中國鋼企,2010年鐵礦石談判的籌碼又有哪些?
誘人的中國市場
中鋼協最硬的籌碼莫過于國際鐵礦石寡頭絕不會輕言放棄中國市場。中國是必和必拓最重要的客戶,在其2008到2009年度的502億美元銷售額中占據了20%的比例。這也是促使必和必拓重新回到談判桌上的原因。試想,其在亞洲市場簽訂兩大客戶日本和韓國2008年鐵礦石進口量只有中國全年進口量的43%,而歐洲市場中,歐盟27國2008年合計進口量僅占中國全年進口量的37%。據悉,國際三大礦山之一的力拓2009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65%,鐵礦石業務的利潤也同比下降33.01%,必和必拓2008年財年純利潤收入為107.2億美元,比上一財年下降了30.2%。由此分析,2010年我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優勢仍存。
拓寬進口渠道
跟以往談判不同,此次中鋼協改變策略,悄無聲息地提高談判籌碼。為尋找掣肘三大礦山公司。10月15日~17日,中國鋼協將于下月中旬在青島召開一年一度的鋼鐵原材料國際研討會。在以往,青島會議實際上是中國鋼鐵企業與鐵礦石供應商,就第二年價格談判進行初步接觸的場所。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研討會邀請企業名單上,完全沒有了三大礦山公司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印度五礦公司、印度國家礦業發展公司、西澳大利亞政府、澳大利亞API礦業公司、澳大利亞AQUILA資源公司等19家單位。業界人士認為,此舉表明,中鋼協正努力尋找三大鐵礦商以外的合作方。
另外,我國 《鋼鐵兼并重組條例》預計不久將出臺,通過兼并重組提高鋼鐵行業的集中度,并組建一個進口企業聯盟,這將有利于鋼鐵產量的控制和一年一度的鐵礦石長期合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