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如何重組 問道武鋼

2009-9-18 4:2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特約記者白方
?
    目前鋼鐵行業重組此起彼伏,動作不斷,但出現的問題也接二連三,但涉足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最早、動作最大的武鋼,卻步步為營,一路高歌,成功地重組了鄂鋼、柳鋼、昆鋼,將中西南鋼鐵版圖牢牢收入自己囊中。其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武鋼重組模式
    一位專家說,企業重組難在與體制創新的結合。從體制上而言,有財稅利益分配、資產劃撥、債務核定和處置等體制性障礙。從利益上而言,有市場怎樣劃分、產量如何平衡、職工收入是不是一致等等一系列問題。
    權威部門曾經就中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做過一次調查,從13家企業的并購動作、并購年份、2008年粗鋼產能來看,武鋼是當仁不讓的 “領頭羊”。所以,對武鋼重組模式的思考,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成功的經驗。
    武鋼的三次重組,采取了三種不同的重組形式。重組鄂鋼,是在與地方政府利益一致基礎上的國有資產無償劃撥模式重組;重組昆鋼股份,是調動企業積極性,采用增資擴股的模式重組;重組柳鋼,則是以防城港項目和地方經濟發展為主線,采用吸收合并組建新公司的模式重組。重組鄂鋼是武鋼中西南戰略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大型鋼鐵企業重組首例。2005年1月份,鄂鋼成為武鋼旗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控股子公司,湖北省國資委保留49%的產權。重組以后,武鋼加大了鄂鋼的技改步伐。2007年11月,鄂鋼1500mm冷軋薄板工程竣工投產,這是重組后的第一個重點工程,結束了鄂鋼沒有板材的歷史。
    重組柳鋼則是我國鋼鐵企業跨地區重組的第一例。
    2005年12月份,武鋼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武鋼與柳鋼聯合重組協議書》,共同出資設立武鋼柳鋼 (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武鋼以現金出資,占注冊資本的51%,廣西自治區國資委以柳鋼的全部凈資產出資,占注冊資本的49%。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白英姿認為,兩鋼聯合重組,對于研究跨地區聯合重組的相關政策,實現鋼鐵工業組織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8年9月,武鋼繼續對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440億元,武鋼以現金出資占80%股比,廣西自治區國資委以柳鋼全部凈資產出資占20%股比。
    由武鋼控股的廣西鋼鐵集團公司正式掛牌,并將作為防城港千萬噸級鋼鐵基地項目的業主,擬投資近600億元,興建一座臨海現代化鋼鐵基地。
    而重組昆鋼,被稱為鋼鐵企業跨地區重組后效果好、見效快的范例。而且在武鋼之前,攀鋼、華菱鋼鐵、寶鋼、米塔爾等都作過重組嘗試,結果是無功而返。
    2007年8月,武鋼戰略重組昆鋼股份。昆鋼股份向武鋼集團定向增資擴股,武鋼集團以現金入股并控股,持股比例為48.41%,昆鋼集團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7.41%。
    武鋼的戰略重組過程,其實是一個科學的系統工程。
    重組伊始,武鋼建立高效的組織體系,篩選并確定重組目標,連續跟蹤和分析目標企業,加強與重組目標企業、目標企業所在政府的溝通。在此基礎上,對重組目標系統評估后進行決策。
    重組方式上,因企制宜,靈活運用不同的重組模式,遵循 “三個有利于”原則。即,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促進鋼鐵產業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有利于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有利于實現武鋼與被重組企業間的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
    重組過程中,循序漸進,推進武鋼與重組企業間的融合,特別是文化融合,用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協調集團內部經營與管理。
■實現多方共贏
    對于重組企業,武鋼 “視同已出”。通過 “發展規劃統一、產品研發統一、市場開發統一、資源開發統一和資本運作統一”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共贏。“五統一”給重組后企業帶來重大利好,略舉幾例,便知端倪。(下轉A10版)
(上接A9版)
    比如,武鋼產品的 “尖板眼”發源地——武鋼研究院開辦了鄂鋼分院、昆鋼分院,南寧分院也在籌備中。比如,重組后,統一發展規劃,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將1500mm冷軋生產線和4300mm寬厚板等高附加值的項目放在鄂鋼,在淘汰落后鋼鐵產能100萬噸的同時,增加寬厚板、冷軋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幫助昆鋼制定 “十一五”發展規劃,優化昆鋼的產業結構。目前,武鋼的大批專家正在指導昆鋼的改造和技術進步工作。比如,統一的資源開發與采購策略,使原料采購的規模協同效應增強。在交叉市場的采購,由集團制定統一的采購策略,穩定市場,實現重組企業的采購協同;在同一區域采購的,由所在重組企業代理,發揮規模采購效應,降低采購成本。
    比如,面對金融危機,武鋼與各重組企業一道,溝通信息,整體謀劃,發揮協同效應,使資源配置合理,物流成本下降,取得了主業業績行業第一的成績。
    在處理稅收問題上,武鋼的目標是實現多方共贏。堅持屬地原則不變、納稅體制不變、納稅模式不變,兼顧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留存地方的稅收逐年增長。
    更加可貴的是,稅后利潤全額留存被重組企業、作為生產發展和技術改造的資金來源,確保這些企業為維護地方穩定、保持社會和諧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武鋼總經理鄧崎琳曾經說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組,對武鋼有利,對重組企業有利,對地方經濟發展有利,對民族工業有利。所以重組后,我一分錢不拿走。企業發展了,對地方貢獻大了,職工收入當然也水漲船高。
    現在,武鋼的實力顯著增強。粗鋼產量由2004年的931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2773萬噸,是2004年的2.98倍。在全國鋼鐵企業中排名第3位,在世界鋼鐵企業中列第7位,初步實現了綜合競爭實力進入世界鋼鐵行業前10名,規模效益居中國鋼鐵行業前3名的目標。
    武鋼的資產總額是2004年的2.69倍;營業收入是2004年的2.92倍;利稅比2004年度增長31.91%。武鋼因此連續4年被國務院國資委績效考核評為A級企業。
    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和鋼鐵產業舉步維艱之際,鋼鐵行業的聯合重組將會有怎樣的動作?我們拭目以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