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珠海全力打造珠西核心城市

2009-9-14 20: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西江之水,匯珠入海。 
  自古以來,水流匯集之處本是貨物來往、商賈云集的核心之地。
  然而,由于空港、鐵路、快軌、地鐵與高速公路等現代快速交通集疏運系統的不完善,在改革開放30年間,珠海和核心城市多次擦肩而過。
  2008年底,把珠三角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珠海要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2009年4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和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率領多位省領導、珠三角9市的書記、市長以及省直和中央駐粵單位主要負責人云集珠海召開現場會。現場會的響亮主題珠海如何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其實,珠海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珠海核心城市的地位遠未形成。
  珠海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必須做到模式引領,堅持走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必須做到實力帶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切實把經濟實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搞上去;必須做到功能輻射,堅持著眼全局謀發展,加快建設區域性交通樞紐、產業基地和服務中心。
  這三大任務對珠海來說,非常艱巨。
  但是,現場會上,珠海人深受鼓舞。因為大家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共識:把珠海打造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不僅是珠海的事,也是全省的事,必將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加快珠海發展,有利于推動珠三角發展再上新臺階。
  珠海正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邁上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征程!一個具有強大輻射力和充滿生機活力的珠海必將崛起于珠江口西岸!
  中外眾多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發展實踐都表明:交通樞紐的形成對一個城市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交通樞紐工程的逐步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將發生向珠海集聚的明顯變化,對珠海形成核心城市的地位至關重要。
  珠海港是全國唯一未通鐵路的深水良港,珠海機場也是全國唯一未通高速公路的大型空港。
  這是珠海一直處于珠三角交通末梢的最典型最形象最直接的描述。
  而與此同時,30年來,廣州、深圳隨著一大批交通樞紐的建設,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都向兩大中心城市聚集,城市發展提速明顯,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顯。
  為了盡快打通交通瓶頸,清除制約珠海加快發展的最大障礙。2008年,珠海明確提出力爭兩年突破交通瓶頸、五年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城市的目標,圍繞港口、機場、口岸三大節點開展交通大會戰。
  鐵路通則港口活,港口活則珠海興。
  這場交通大會戰的關鍵節點就在港口,而關鍵節點中的制高點則是廣珠鐵路。
  2007年9月26日,在廣珠鐵路建設動員大會現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就對鐵路沿線各市的主要負責同志說:“廣珠鐵路幾起幾落,這回大家一定要一氣呵成,早日建成!”
  2008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珠海港調研,當了解到因重要交通基礎設施落后而嚴重制約了珠海港的發展時,他明確要求廣珠鐵路建設一定要加快。
  這次珠海現場會在重點考察珠海港后,與會者也紛紛表示支持珠海加快港口樞紐工程建設,全力支持配合廣珠鐵路建設。黃華華省長甚至明確發出了 “廣珠鐵路要提前通車”的指令。
  珠海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沿海主樞紐港之一,經濟腹地延及珠三角西部地區和我國西南地區。珠海確定了以港口為引擎,推動港區開發、帶動全市發展的工作路線,率先突破與港口配套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連接港口的廣珠鐵路、高欄港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總投資109億元的10個5萬噸級以上碼頭加快推進,第一個5萬噸集裝箱碼頭泊位去年試運行。
  珠海希望,未來3-5年,以高欄港為主樞紐港的珠海港將新建泊位2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4個,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0-500萬標箱,港口吞吐量達到1億噸。
  在現代交通干網中,珠海惟獨不缺機場。如何更加充分發揮機場的樞紐作用,多年來一直是一道期待破解的難題。
  珠海正在加快完善機場對外通道建設,已開始動工建設的珠海機場高速公路、省道S272線改造今年完成,明年擬動工建設從橫琴到珠海機場的金海路。隨著機場樞紐的完善建設,珠港機場合作水平將明顯提升,客貨運量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對周邊地區的客貨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珠海有8個國家一類口岸和7個二類口岸,但是,口岸和口岸之間以及口岸周邊缺乏高效運轉的交通集運系統。為此,珠海將積極配合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統籌軌道交通、口岸進出、公共交通和港珠澳大橋落點的相互銜接,加快對包括拱北口岸在內的拱北地區的改造,謀劃與“大橋經濟”相銜接、相匹配的交通路網建設。抓緊推進橫琴口岸二期出入境通道建設等工程,規劃建設廣珠城際軌道延長線、廣珠高速西線延長線到橫琴口岸,加快貫通口岸對外連接的快速通道,帶動口岸及相關地區的功能提升。
  珠海正在加快市內與市外交通基礎設施的連接,力爭做到“無縫銜接”。計劃到2012年實現市內15分鐘上高速、90分鐘抵達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目標。通過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構建面向港澳、服務周邊、聯通全國的立體交通運輸樞紐網絡,真正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城市。
  產業基礎薄弱被認為是珠海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最大制肘。珠海正在全力推進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通用飛機、游艇制造等一批“三高”項目,力爭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先占領這些朝陽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為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奠定基礎。
  珠海產業基礎之弱,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有著深刻的教訓。甚至有人發出質疑:沒有產業做支撐,珠海談何模式引領?談何實力帶動?談何功能輻射?
  產業興則城市興。
  珠海提出堅持高端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三高”并舉,按照“高端起步、雙輪驅動、合理布局、集聚發展”的方針,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在高欄港經濟區的工地上,到處機車隆隆,絲毫感受不到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投資約443億元的中船珠海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基地項目、投資50億元的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項目、首期投資70億元的南海天然氣陸上終端項目,還有金灣液化天然氣珠海接收站項目、中化格力擴建工程項目、4個10萬噸集裝箱碼頭項目、殼牌潤滑油項目、中石油珠海物流倉儲工程項目,等等。初步統計,2009-2012年,高欄港經濟區總投資將達1310億元,產業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達2178億元。
  火熱的建設場面寓意著高欄港經濟區的龍頭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加快建設臨港工業區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的藍圖正在加緊逐步變成現實。
  高欄港經濟區正在成為珠海新一輪大發展的主戰場!
  與高欄港經濟區火熱建設場面相映成趣,致力于建設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的高新區卻是“靜悄悄”。積極推動“金山做大,巨人歸來”的“智力革命”一直在悄悄地進行著,未來幾年金山公司將投資10億元建設總部基地和國際一流軟件產業園;巨人集團將投資3億美元建設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的南方總部暨南方研發基地。
  未來幾年,一個嶄新的高新區將屹立在唐家灣畔!
  有航展品牌卻沒有航空產業,這曾經是珠海極大的遺憾。
 在先后引進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翔翼飛行員訓練中心等航空產業項目,珠海于去年11月啟動珠海航空產業園的開發建設。目前,航空產業園正在積極推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用飛機一總部兩中心三基地的規劃建設。 
  在現場會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在匯報中透露:中航通用飛機項目已完成注冊工作,計劃本月合資公司掛牌,7月1日前后基地建設啟動。民航飛行校驗中心南方基地也將于年內動工建設。
  預計到2010年珠海就可以首飛其總裝飛機,4年內可總裝試飛世界最大的一款水陸兩用飛機“蛟龍600”,到2015年實現年產飛機上百架。
  珠海人造飛機!夢想很快將成為現實!
  天上飛的有了,水上跑的也少不了。珠海還將依托平沙游艇制造基地,積極將游艇產業鏈條向研發設計特別是向旅游消費等環節延伸,結合碼頭建設和海島旅游,大力發展游艇休閑旅游,打造國內游艇產業中心。
  毫無疑問,珠海的海陸空產業項目將成為未來珠海騰飛的翅膀!
  珠海建設核心城市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在于西部,在于能否完善區域功能布局。一個產業布局合理、集聚度高,城市格局統籌規劃、空間優勢明顯的珠海,將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在珠海30年的城市發展布局中,東西部的不平衡一直制約著珠海的整體發展。
  在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過程中,珠海必須遵循交通先行、產業跟進、城市發展的規律,著眼于珠港澳聯系日益緊密、珠中江區域發展一體化的趨勢,按照提升核心城市功能的要求,實行全市一體化規劃建設,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
  珠海堅持全市一盤棋進行統籌規劃,按照既分散又集聚的城市空間發展策略,正在努力打造“一條主軸(情侶路-珠海大道)、兩大板塊(東部、西部)、三區一城 (香洲城區+橫琴新區+西部中心城區=新的主城區)、若干組團(與產業園區相配套的城鎮組團)”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2008年珠海西部地區工業產值所占份額首次超過東部地區,實現了工業重心的西移。
  工業重心的變化也更加堅定了珠海實施“東部大轉型,西部大開發”戰略。東部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實現從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戰略性轉變。西部地區以“雙港”為引擎、大項目為龍頭,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農業,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和臨空產業。
  港珠澳大橋的興建,被認為是珠海騰飛的一大歷史機遇,也將為珠海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增加重重的砝碼。港珠澳大橋建成后,珠海將處于粵西、珠江口西岸與港澳連接的中心點上。
  珠海正著眼于深化珠港澳合作,以服務業承接和城市功能銜接為重點,優化提升東部香洲城區,強化山海相擁、陸島相望的濱海花園城市風貌。積極推進南部橫琴新區的開發開放,努力把橫琴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合作先行示范區。著眼于加強珠中江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對接與合作,啟動西部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濱江田園城市風光。
  從珠海的城市布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珠海致力于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宏偉藍圖。
  珠海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就必須走生態文明之路。特別是在當前更要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完善人均發展模式,堅定不移地鞏固生態環境優勢,真正走出一條與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珠海連續多年多項主要人均經濟指標均居全省前列。人均模式已經成為有珠海特色的科學發展模式。
  珠海始終堅守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這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甚至空氣清潔得可以“罐裝出口”。
  然而,這兩大優勢正在遭遇嚴峻挑戰。權威統計數據表明:只有148萬常住人口的珠海2008年的人均GDP指標被擁有595萬常住人口的佛山超過,退居全省第四,2008年珠海GDP增長率和人均GDP增長率在珠三角9市中最低。這意味著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珠海的人均發展模式將不再是可以引以為豪的發展模式。
  珠三角其他城市在經濟發展后也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成效顯著。另一方面,珠海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為此,汪洋在現場會上提醒珠海“珠海經濟總量不大的劣勢沒有根本轉變,而原有的優勢卻在弱化,如果還繼續躺在過去的優勢上,沒有意識到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將很快被兄弟城市趕超,甚至喪失優勢。”
響鼓不用重錘! 
  珠海別無選擇!必須圍繞建設生態城市目標,嚴格堅守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這一條底線!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好節能(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減排(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兩大指標,堅持嚴格控制土地、嚴格控制人口、嚴格控制環境的“三嚴”方針,實施生態建設“四個百分百”行動(工業項目百分百進園入區、污水垃圾百分百達標處理、裸露山體百分百恢復綠化、節能減排百分百實現目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2008年6月,珠海撤銷了位于斗門北部的永利工業園,將所在的310多平方公里區域確定為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園區。
  這是珠海加快推進園區整合的第一個動作。也是珠海建設環保園區的開始。
  珠海整合園區不僅是為產業發展創造載體,更重要的是科學劃分城市功能,盡量減少工業發展對城市整體環境的影響,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相協調、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優化相一致。
  目前珠海正在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原則,對全市24個工業園區(片區)進行并、轉、撤,重點建設高欄港區、高新區主園區、航空產業園、富山工業園“四大園區”,做特做強南屏、三灶、新青、平沙四個特色園區,充分發揮珠海保稅區 (跨境工業區)“一個特殊功能區”的作用,初步形成了“4+4+1”園區發展新格局。
  經濟的發展關鍵看園區。
  珠海寄望新的園區格局有助鞏固和完善人均發展模式,有助于真正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贏!
  要把珠海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的干部群眾要充分發揚珠海精神,積極干事創業,要腳踏實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滿懷激情、堅毅自信、奮發有為,要把當前保增長和促長遠發展的目標相結合,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用珠海精神鑄造核心之城。
  牛年開局,珠海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明顯下滑,不少企業生產不如人意。
  但是,也有牛氣沖天的。
  這次現場會考察的珠海漢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12月創造單月最高產量的基礎上,今年又逐月實現15%以上的增長。67歲的董事長壽偉春告訴汪洋:“漢勝能夠逆勢而上的主要靠三大品牌,一靠科技創新,二靠自主品牌,三靠艱苦奮斗。漢勝始終堅持‘三不’,解放思想不保守,逆勢而上不停留,團結穩定不折騰。”
  汪洋稱贊壽偉春說:“人要干點事,就要有點激情,而且歷久不衰。”
  企業有企業文化,城市要有城市特質。珠海所特有的城市發展背景以及它所承擔的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歷史使命,更是要求珠海要有自己的精神特質,一種來源于特區精神卻又有自己特色的珠海精神。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珠海面臨的困難是暫時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周期性調整的結果,同時也暴露出珠海經濟外向度高、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等結構性矛盾。
  面對當前形勢,珠海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特別是要堅持“順應規律保增長,逆勢而上搞建設,共克時艱促民生”的工作方針,確定了“保增長、調結構、抓改革、促民生、定格局”五大任務,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
  珠海在2008年謀劃并啟動若干重大項目的基礎上,確定珠海市2009-2010年“保增長、定格局”十大重點建設工程,涵蓋港口樞紐、機場樞紐、口岸樞紐、石化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航空及高新技術產業、商務休閑旅游等67個項目,總投資達3000多億元,超過改革開放以來珠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
  面對當前暫時的經濟困難,我們要充分發揚珠海精神,沉住氣、抓緊干,按照2008年謀篇、2009年啟動、2010年升溫、2011年加速、2012年跨越的部署,強力推動珠海經濟振興,實現珠海跨越式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