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IBM:做智慧決策的“鹵水”

2009-8-9 14:1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楊達卿
    8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 “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成立儀式上,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和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總裁范克安等高管,與一位嘉賓——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 (下稱中遠物流)董事總經理葉偉龍,看來似乎還不甚熟識。
    但場面安排卻讓人 “浮想”:葉偉龍是本次活動惟一的企業發言代表。而此前,IBM的重大活動似乎從沒邀請過中國物流企業高管為座上嘉賓。在2008年全球500強企業排名中,IBM公司位居第45位,而中遠物流母公司中遠集團位居405位,比上年首次擠進榜時提高了83位。無疑,中國物流巨頭正在受寵IBM。
    人們會記得今年7月16日,由IBM支持協辦的 “2009上海浦東現代物流高峰論壇”;記得IBM不久前發布了 《2009全球首席供應鏈官調查報告——智慧的未來供應鏈》,暢談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市場的變革。而新中心前期押寶的三大重點領域中就有智能供應鏈。
    在中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傳統工商業,發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大勢下,IBM正身段靈活地深入新興市場。而其進入也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
○●掘金供應鏈軟件
    盡管在儀式上的發言不長,葉偉龍還是流露出對IBM這個智能推手的贊譽。
    在2007年底,當中遠物流下屬的中遠網絡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IBM展開合作時,一些人半信半疑,甚至對IBM提出的綠色供應鏈解決方案感覺迷惑。
    而今回頭再看,借力IBM,中遠物流的分銷中心從100個減少到40個,燃料節約了25%。而整個供應鏈服務質量不但沒降低,反而極大地提高了效率,節約了25%的燃料,減少了23%的分銷成本,減少了10%~15%的碳排放。
    而早在2005年底,IBM還曾幫助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把21大類電子數據交換 (EDI)應用系統成功地整合到一個平臺,實現了基于面向服務構架 (SOA)的國內業務流程整合,構建了能隨需應變,快速響應的IT架構。
    在IBM供應鏈類管理軟件上,中遠并非中國惟一的受益企業,海爾、蘇寧等大型工商企業也在受益。在海爾集團近年的流程再造中,IBM與其合作了 “供應商關系管理創新項目”,創造性地優化了海爾采購,為其整個流程再造奠定了基礎。
    “這類服務集成性還不夠。現在企業管理者往往面對著海量的公司數據和資料,要根據浩繁的資料迅速而準確地權衡判斷,拿出前瞻性的決策越來越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大環境下,產業競爭已成供應鏈競爭,決策者急需集成化的供應鏈軟件去全面、快速、精準地梳理資料。”IBM一位負責人說, “需求越來越大!”易觀國際在2006年推出的數據顯示,中國供應鏈管理軟件市場銷售規模將累計達到50.31億元。
    “中國一部分企業已是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全球運輸、全球分銷。另外國內80%以上的企業跨區域采購,跨區域生產,跨區域運輸和分銷。供應鏈的空間分解和拉長,需要更加平滑的現代物流做高速路。綜合型現代物流企業決策者也經常要考量網絡、運輸、路線、燃油等諸多因素。但ERP等管理軟件,在海量信息處理上已跟不上企業隨需而動,快速反應的步伐,越來越像內循環的信息孤島。”
    因此,在中國供應鏈管理軟件市場,外資的SAP、甲骨文、I2等紛紛攻市,本土企業用友、金蝶、博科資訊等不甘示弱。在2008年3月11日,IBM在北京成立了全球首個供應鏈創新中心。時隔一年,IBM再次在北京成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把智能供應鏈作為前期的三大重點領域之一。這無疑是超越傳統的供應鏈軟件企業。IBM能否比別人更優秀一些?又如何實現?
○●不只做軟件供應商
    IBM與中國供應鏈軟件企業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么?在2008年是IBM供應鏈創新中心,在2009年則是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軟件企業的較量最核心的不是 “資本”的較量,而是 “智本”的較量。人才隊伍和創新能力才是生命線和核武器。
    IBM分析決策創新中心最大的價值是什么?簡單點說是智庫價值,形象點說是一鍋奇妙鹵藥。一桶稀水豆漿,點一些鹵水,就能變成塊豆腐。供應鏈決策者就像管控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多元信息的多功能大容器,總是面對海量信息。而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調查: “全球80%的商業領袖做重大決策時面臨信息不足或不可靠的困境。”這并非企業缺少資信,而是說決策者一時難以找到對決策最有用的信息。那些最有用信息在資料庫的汪洋大海里,被稀釋得如一桶豆漿,不易明察抓住。
    這時,IBM分析決策創新中心就能幫企業用云計算、流計算等高端技術,分析梳理出高營養的信息和數據,用優秀的咨詢隊伍把漿湯似的資訊流、數據流固化,就像用鹵水把流體豆漿制成豆腐塊,成為決策者可以直接拿來參考、選用的決策方案。
    但鹵水如何把豆漿變豆腐?IBM中國研究院一位負責人說,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有三大突破性的高端分析服務能力、海量數據分析優化能力、大規模實時仿真能力、全面風險管理能力。IBM突破了傳統的ERP管理軟件和BI智能決策系統,采用SCM管理軟件和BAO智能決策系統等。在全球集成供應鏈理念下,IBM通過高級建模、分析與仿真技術,結合戰略層、戰術層、運作層的決策咨詢,可實現端到端的供應鏈優化。這包括供應鏈網絡優化、供應鏈網絡仿真,運輸計劃與調度,供應鏈流程仿真、指標統計和分析,實時監控和模擬。
    一套服務下來,人們會發現:IBM遠非傳統的軟件和技術制造商,更像一個集分析、咨詢等多功能的綜合服務企業。何以如此?錢大群指出,在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中,商業領袖在決策過程中,渴求新途徑實現更強的可確定性,更好地可預測性,更大程度地降低風險。強烈而迫切的市場需求將催生巨大的應用和服務市場。據測,2009年全球 “分析與優化”這一高端市場空間將超過1000億美元。
    而在全球 “分析與優化”市場,IBM尤為青睞中國。中國在2007年明確提出了 “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中高端服務業,進一步加大服務業產值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推動中國向服務經濟新紀元的邁進。據預計,2010年全球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超過6000億美元。中國政府將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并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深入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
    IBM自信能炮制最好的服務 “鹵水”。硬件方面,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流計算技術,以及納米芯片技術和海量存儲技術;軟件方面,擁有領先的預測分析軟件公司SPSS,業務優化軟件ILOG和商業智能軟件COGNOS;咨詢方面,擁有全球最大咨詢公司,遍布160個國家的6萬多名專業咨詢顧問,在金融、銀行、電信、交通、醫療等20個行業都有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研究方面,擁有3000多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擁有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6名圖靈獎獲得者,連續16年全球專利數第一。
○●強在智慧產業鏈
    考察IBM的運作會發現,IBM強不是強在某個軟件,某個系統,而是強在擁有完善智慧生產鏈,其技術與服務的綜合作戰能力,遠遠超越一般層次的軟件公司。IBM這個智慧產業鏈,包括技術研發生產線,硬件軟件生產線、分析咨詢生產線,及分銷生產線,整個產業鏈以應用和服務成為工作重心。不只是做軟硬件,還要有能提供咨詢服務智庫等支撐鏈條。
    這種產業鏈也在成為全球管理類軟件企業發展的趨勢。這趨勢僅從時間較近的一些收購案中就可佐證。2008年4月,印度的軟件巨頭薩蒂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了一家總部位于比利時的供應鏈管理咨詢公司S&V,并收購了一個名為 “Equazion ”的具有創新的商務決策支持軟件。這款供應鏈績效管理軟件包,能從宏觀角度支持商務決策。只可惜這個亞洲巨頭2009年1月被曝巨額財務造假丑聞,董事長被捕,隨后在3月傳出IBM將收購這家企業。
    2009年2月9日中華網投資集團旗下的中華網軟件,宣布收購英國供應鏈管理咨詢公司WKD。WKD為一家領先的供應鏈管理及業務流程解決方案提供商。2009年4月27日,日本富士通33億日元收購了澳大利亞供應鏈咨詢公司,使富士通在澳大利亞成為按收入排名第三大的IT公司,僅次于IBM和惠普公司。
    號稱中國最大的管理類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也自建物流供應鏈研究中心,但在市場研究和咨詢等方面相對較弱,人才隊伍弱勢是根本。IBM研發隊伍擁有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6名圖靈獎獲得者,有3000多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更有全球最大的咨詢公司。新成立的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將配備600名咨詢顧問、軟件專家和數學家。而包括博科資訊、用友等都難望項背。
    正因為有這種完善智慧生產線,IBM也可以在高端市場勢如破竹。2008年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保定市政府和IBM簽署了《中國城市 (保定)國際合作項目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項目就配合中國城市的發展戰略,推動以 “信息化”為標志的中國城市現代服務業的創新與發展。今年6月11,鐵道部和IBM合作建立IBM全球鐵路創新中心,新成立的IBM全球鐵路創新中心匯聚了全球最重要的行業領袖等專家資源,推動發展新一代智慧的鐵路系統。
    今年4月IBM發布了 “業務分析與優化” (BusinessAnalyticsandOpti-mization,簡稱BAO)服務。 “過去企業采用的BI智能系統,是后知后覺的系統,只能在事后亡羊補牢。IBM開創的BAO是先知先決的系統,能幫助政府、企業等在決策上先行一步。”7月并購領先的預測分析軟件公司SPSS,這讓IBM更勝一籌。
    IBM中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是IBM全球分析決策創新中心網絡的一部分,其他中心將設立在倫敦、紐約、華盛頓、東京和柏林。作為計劃的一部分,IBM將在全球雇用或再培訓多達4000名新的分析咨詢顧問和專業人士。
○●巨人的一些啟示
    IBM被稱為藍色巨人,早在1934年就開始進入中國。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曾指出: “IBM的CEO帕米薩諾2006年就發表文章,提出了 ‘全球公司’的概念。IBM正在變成一個全球資源整合型企業,跨國公司的概念徹底過時了,革命性的公司組織變革正在到來。以IBM為例,公司架構絕對不是過去那種總部在美國,下設有亞太區、大中華區等,現在IBM的HR全球中心在廣州,全球采購中心在深圳,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跨國公司了。”也因此,IBM的成長經驗也值得本土企業思索。
    其一,產業延展。IBM已經不是傳統科技產品供應商,還是諸多行業咨詢的智力產品供應商。圍繞自己的資本力量和知本力量去跨界經營。一個人在20歲之前要長個頭,完成縱向生長,20歲成人后就逐漸橫向生長。正處于青年期的中國企業在縱向一體化發展后,是不是面臨橫向一體化的發展?商者無疆,中國制造企業在過去充分縱向一體化發展之后,是否該強化第二產業主業基礎上,向關聯第三產業延展?聯想成立志勤美集物流、TCL成立速必達物流、美的成立安得物流等就是佐證。同理,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化,是否也是一個發展趨勢?第三產業是否該向第二產業延伸鏈條,比如中遠集團、中外運長航集、中海集團在向造船等工業領域延伸。
    其二,資源整合。 “天下英雄,盡入我彀”,IBM善于吸收全球創新精英,而且能夠本土化經營和管理。IBM從高管到研發人員等基本都是中國人才,僅2008年,IBM中國研發機構一共申請了200多項專利。由IBM中國研發的LotusSymphony產品也走向世界,獲得了 “IBM總裁大獎”;由IBM中國研究院研發的SmartSCOR創新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獲得了“2008全球供應鏈創新大獎”。這和相對文化保守的日德企業不同,美國企業更加注重本土化戰略和全球資源整合發展。在全球化經濟環境下,在多元化文化環境下,不斷嫁接各種優秀人才,保證企業常青樹不斷發新枝結新果。
    其三,創新守業。商戰里的沒有不變的疆土,只有不斷的征戰。2008年,IBM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1036億美元,在美國共計注冊4186項專利,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家在單一年度專利注冊數量超過4000項的公司。IBM幾乎每隔幾年都會倡導一個新課題,挑戰自己,聚合精英。而IBM倡導的智慧供應鏈,只是今年開始倡導的建設智慧的地球的一部分,智慧的地球還包括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醫療等。
    其四,精誠認真。這個巨人一直所向披靡,也許因為這個巨人善于運用螞蟻般勤奮而縝密的腳步。IBM給中國媒體人的一個深刻印象是,每次新聞發布會和活動,無論如何都能在當天把所有新聞圖片、相關素材、會議速記發送給記者。這一點在國內,是包括很多大型知名企業都做不到。小事上的精細認真同樣反映出IBM的精益文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