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速遞:我們剛剛啟程
2009-8-9 14:1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趙偉
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有太多的成就可以總結,有太多的變化值得驚嘆。而物流行業在伴隨祖國成長的60年里,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其中不得不說的是,民營快遞企業能夠誕生,能夠取得巨大成績,能夠與國有、外資企業形成三足鼎立,這本身就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物流業一項了不起的成績。
趕上快遞騰飛好時代
提到快遞,我們知道當今世界著名快遞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初,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那個物質匱乏、百廢待興的年代,快遞概念無異于天方夜譚。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郵政才先后于1980年、1984年開辦了國際、國內特快專遞業務,開中國快遞業之先河,而民營快遞的產生則又是10年之后的事情。因此,直到2002年才正式建立的中通速遞是快遞業的一支新生力量,一切只是剛剛開始。不過,中通速遞成長壯大正趕上了中國經濟、物流業風起云涌、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因此在成立的7年時間里,中通取得了令各方驚喜的進步。
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對一個數字記憶深刻:57。因為中通在2002年5月成立的第一天,業務量正是57份快件。這是所有民營企業在創立之初都遇到過的窘境,缺少資金、人力不足、業務量貧乏、設備簡陋,要想生存下來并長遠發展很不容易。經過7年發展,現在的中通速遞日快件量已達30萬票,員工近2萬人,服務網點1800多個。而中通自成立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擁有自主產權的集辦公、分撥、倉儲、生活于一體的中通 “總部基地”,將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將達1.2億元,首期征地38818平方米。 “總部基地”的建成,將極大地提升中通企業形象,為其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走中通特色之路
在民營快遞業中,中通起步較晚,但進步飛快。中通是第一個開通跨省際網絡班車的民營快遞企業,在當時這需要相當的勇氣,但服務的提升和業務量的突破被證明是成功的一步棋。同時,中通也是第一家成功開展有償派送的民營快遞公司,中通將網絡劃分為A、B兩個等級,進件多出件少經濟不發達的屬于B區,派送費比A區高一倍。結果,這些地區的網點服務質量提高,業務增長,整個中通的快遞網絡沒有出現因經營難而停業的網點。作為后起的加盟式快遞網絡,中通對服務質量十分重視,對加盟網點的吸納和管理也十分嚴格,并對新加盟的網點逐漸抬高 “門檻”,注重新加盟網點負責人的品德、理念、心態的考察,網點實力的考核,基本硬件的到位,開通前的指導培訓等。對服務質量很差的網點通過直營或參股、強制關停更換或平穩更換等方式,解決問題突出的加盟網點。此外,為了暢通投訴、申訴渠道,中通還與各地消保委和快遞協會建立了 “12315”投訴平臺,與郵政管理部門建立了“12305”申訴平臺,方便消費者反映快遞服務上存在的問題。
2008年對于中國,對于中通都是很不尋常、不平凡的一年。2008年元月中下旬,一場50年一遇的冰雪災害肆虐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給我國人民生命財產、社會生活、交通運輸等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中通速遞也將抗擊雪災、生產自救作為公司的頭等大事來抓,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以赴抗擊冰雪,確?旒䲡惩ò踩。中通專門成立了抗災領導小組,專人網上公告冰雪天氣預報和交通狀況16次。妥善處理客戶投訴56起。對冰雪災害期間的快件丟失、損毀、短少、延誤實行先行賠付原則,共賠付約16萬元。隨后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中通速遞同樣擔負其責任,力保郵路暢通安全。并且,中通速遞在企業自身有損失的情況下,還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履行企業責任,踴躍向災區人民捐款。
北京奧運會是2008年發生的又一件大事,中通速遞為了奧運投遞安全,不僅通過加大宣傳和培訓的力度,使中通全網絡的經營管理者和員工人人知曉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安全知識。中通速遞還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狀,制定安全責任制和安全應急預案。加盟公司的法人代表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造成安全事故的當事人為 “肇事者”。并制作了大批有關安全及快件驗視制度公示牌,警示全體中通人,寄遞物品安全從攬件驗視和加強檢查入手。奧運會后,中通速遞等多家快遞企業因奧運期間卓有成效地保障寄遞物品安全,全網絡無安全事故發生、無事故隱患而受到表彰,F在廣州亞運會、上海世博會舉辦在即,有了奧運期間投遞服務的經驗,中通一定會將安全隱患 “拒之門外”。
新發展機遇期已到來
近年來,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云涌,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于同年GDP的增長率。一方面,這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分不開;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引導與保障。尤其是最近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快遞業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
新 《郵政法》于2009年4月24日頒布,并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確了快遞業的法律地位,可以算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此外,還確定快遞業將建立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必將為快遞業的規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09年由國務院頒發的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國家郵政局制定的 《長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 (2009~2013)》、 《珠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 (2010~2014)》也明確了國家層面對快遞業的多項鼓勵扶持政策和措施,對促進快遞業的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公平競爭、有序競爭是快遞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快遞服務標準》、 《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標準》以及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服務和管理標準的先后施行,將促進快遞業有序、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此外,隨著各地快遞協會和中國快遞協會的相繼成立,快遞業也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爝f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政策指導、行業自律、平等競爭、協作交流、信息咨詢等方面為快遞企業提供服務和管理。
2009年,是充滿挑戰和希望的一年,快遞業將直面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嚴峻挑戰。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快遞市場準入門檻的設立和快遞市場競爭加劇的集聚效應,必將加速快遞業洗牌過程,優勝劣汰在所難免。快遞市場的蛋糕將越來越大,未來快遞主體將越來越少,市場份額將越來越集中。每個快遞網絡消化快件的能量是有極限的,成本“還原”、價格 “回歸”是大勢所趨,低價競爭的時代終將過去?爝f業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即將到來。
1949~2009年,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企業在歷史的關鍵點站立,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物流業。然而,60年對于日益強大的祖國來說,只是又一個開始,在下一個60年里,誰會成為中國快遞企業中的 “UPS”?年輕的民營快遞企業中,哪一家又會永葆活力,與祖國共度百歲生日?答案有無限可能,每一家快遞企業都在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