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鋼鐵物流供應鏈抵御危機
2009-8-9 13: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楊世新王偉
一條有價值的產業鏈,把上下游都連接起來,從上游的原材料采購供應、到中間的生產環節再到下游的銷售,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條產業鏈的價值實現了最大化。 ——物流研究專家如是說
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讓鋼鐵人把眼光轉到了鋼鐵物流的第三利潤源。如何從鋼鐵物流的第三利潤源尋求效益最大化,我們或許能從一些企業的實踐中找到答案。
在七月中旬的一個上午,記者走進了江蘇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一堆堆處理好的廢鋼整齊地排列在廣場上。 “這是一臺從美國進口的大型廢鋼粉碎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廢鋼粉碎設備,每小時加工量為300~400噸;環保,安全,節能。”站在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頒發的 “廢鋼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牌匾旁,公司張總經理自豪地向記者說。通過這臺機器處理的廢鋼,能把垃圾和銅等統統分流出來,很安全,也很干凈。記者了解,像這樣的機器,全世界只有兩臺,一臺在英國,另一臺就在江蘇徐州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
訂貨源源不斷
“就在前不久,江蘇豐立集團上海信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萊蕪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每年40萬噸廢鋼的長期供貨協議,還有寶鋼,沙鋼,就在這幾天沙鋼一下訂了20萬噸貨,我們現在庫存30萬噸以上。河北鋼鐵集團等大型鋼鐵企業都從我們這里進廢鋼,包括舞陽鋼廠,我們剛剛與一家大型鋼企簽訂了年供幾十萬噸的協議合同。”公司的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
從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處,記者了解,江蘇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廢鋼的回收、加工和再銷售,是國家鼓勵發展的循環經濟項目。年設計廢鋼加工生產能力150萬噸,是截至目前國內設計生產能力最大的廢鋼加工生產企業。目前,星豐金屬項目已經形成了廢鋼日收購能力5000噸,日粉碎加工能力5000噸,碼頭日廢鋼吞吐能力12000噸的規模,成為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加工配送能力最強的全國行業龍頭。
在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大門口前的碼頭上,記者看到,緊鄰公司的一條河可以直通大運河,而且可直達長江。500米長的內河碼頭可同時靠泊6條千噸級駁船,現場記者看到船來船往,十分繁忙。 “因為金融危機,現在還不是最忙的時候,最多時我們一天接卸二十多條船。”
產業興旺利潤空間大
“這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產業鏈。”物流網絡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鞠頌東說,回收廢鋼產業成本低、資源節約利用好、環境污染小,是一項非常有價值、有前途的產業,產業鏈的上下游都能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
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的貨源從哪里來? “廢鋼的產地有幾個方面,一個是舊廠的改造,還有就是礦上的廢鋼,主要來自民用和工業上,特別是以工業為主。” “魯豫鄂皖的用戶資源源源不斷,”工作人員介紹說,周邊的貨源月供量在100萬噸以上,“下游的用戶更是紛至沓來。”現在有好幾家企業在等著送貨,公司與國內十幾家大型鋼鐵企業都建有良好的合作關系。
有了充足的貨源,公司可以實現計劃的一年采購100萬噸,加工100萬噸,銷售100萬噸。 “年底以后,鐵路上的運輸也將開啟,”公司張總經理介紹, “到時各項運輸就能連成一體,實現效益最大化。”
張總經理介紹,公司2007年投產,2008年一年的稅收兌現了承諾,上繳開發區稅收1.05億元,去年年底受金融風暴影響,公司的采購發生了困難,由原來的每天四五千噸變成了幾百噸。去年年底,利用經濟危機下國際上廢鋼采購價格低于國內價格的情況,集團公司一下采購了150萬噸,現在看來,年計劃完成60萬噸到80萬噸是可以實現的,從效益的角度來講,后面的幾個月完全有希望完成1億到2億的指標,如果形勢看好,完成利潤指標和上繳稅收問題不是很大。
環境友好最重要
處理好這些廢物,又不能污染環境,這對于企業和社會來講,都十分重要。
“公司采用先進的裝卸工藝和設備,貨物裝卸、轉運、堆存過程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減少粉塵等無組織排放。”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按 “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處置原則,落實各類固廢特別是危險廢物的收集、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公司嚴格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原則建設給排水管網,碼頭片區不設置任何污水排口,嚴禁各類廢水直排入河。船舶油污水送徐州市地方海事部門指定的船舶廢油水回收站處理,機械維修廢水、船舶生活污水、碼頭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碼頭沖洗水等經預處理,達接管標準后一并接入徐州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真正做到無污染、零排放、有利于資源節約、有利于環境友好,這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在星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的經營方式上,記者看到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下半年,業界預計經濟將回穩起升,星豐公司也可以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朝陽產業必定有朝陽一樣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