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工信部醞釀組建類似中鋁規模的大型銅業集團

2009-8-5 14: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當中鋁可以提出192億美元的海外收購計劃時,其所投下的長長背影,讓分散的中國銅業版圖深深受到刺激。大鋁小銅,這就是中國有色金屬版圖的現狀。
變則通。據了解,組建一家類似中鋁的大型銅業集團正在醞釀之中,銅業重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主持。
“國家相關部委曾向我們表示,希望大型省級銅企等能加強合作,進而實現合并! 國內第二大銅企 銅陵有色董事長韋江宏說。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秘書長賈明星表示,參與重組的企業主要是國內大型國有銅企,但也有較小的銅企,但“肯定以大型國有銅企為主進行操作”。
銅是一項戰略資源。據國家統計的數據,至2008年,我國銅精礦自給率由1995年的80%下降至30%左右。但因為銅企分散,原料進口沒有定價權。
中國銅業大重組,這是十大振興規劃《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內容之一。一位參與此次《規劃》討論的專家透露,國家希望借助《規劃》來組建一家專業的大型銅業集團,增強我國銅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份重組方案:誰主銅業大央企
據了解,此次銅業重組已有三個方案浮出水面:國內銅業資源直接劃歸中央組建新銅業集團、以某一央企牽頭重組國內銅業和地方銅企間合并重組。
由于實力、地方利益等問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表示,上述三個方案都面臨極大的困難,由地方銅業公司注資設立新公司,進行漸進性重組將不失為一個可行方案。
有色金屬的主要品種是銅、鋁。但相對于鋁,我國銅業缺少一家像中國鋁業一樣的領軍企業。
央企希望介入此次銅業重組,最積極的莫過于中鋁。中鋁對銅似乎志在必得。近來已經兼并了 云南銅業、洛陽銅業以及上海銅業,并獲取了湖北大冶不少資產。
在《規劃》頒布期間,中鋁注冊成立了中國銅業公司,中鋁也一直稱銅是中鋁三大業務板塊之一。中鋁將主持國內銅業的重組也在業界流傳。
中鋁如何復制其在鋁業的崛起模式,成為這次銅業大重組的一個懸念。與當初鋁業一樣,中央曾將大部分鋁業實體下放地方。這與目前銅業的分散存在類似。
同樣是下放地方,但卻有極大差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告訴記者,雖然大部鋁業實體下放到地方,但劃撥給中國鋁業的資源,如壟斷了國內氧化鋁生產,這成就了中國鋁業成為國內鋁業不可動搖的領軍企業。
但相似的條件并沒有在銅業中產生。中央已經把銅業資源全部下放到地方,無力再去成立一家排到國內第一的銅業企業來整合國內銅業,“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企業,誰都沒有重組整個國內或其它國有銅企的實力”。
尚福山表示,銅業的重組與中鋁對國內鋁業的重組不可同比,“實力仍不夠強,在銅業內沒有決定性的發言權”。銅業人士分析說。
即使如此,用行政命令把地方銅企收歸,成立一個新央企,目前仍被認為是一個可行的方案,“之前類似的重組進行過很多次,而且這次《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有這個意思,要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一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系統的知情人士說,
即使通過行政命令組建成立了央銅,是否進行有效管理也是一個疑問。
從歷史來看,1998年-2000年,國務院先后解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以及后來的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把銅、鉛、鋅企業完全下放到地方政府。
銅業系統人士透露,當時之所以拆分國內銅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原來的模式不利于企業的管理,株冶事件就是一個典型。
1997年,株洲冶煉廠,即如今的株洲冶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國際期貨市場上越權進行透支交易,在LME大量賣空鋅期貨合約,最后造成近2億美元的損失。
韋江宏也認為有色金屬企業劃歸地方后,比過去的發展要好,不過,“現在央企有國資委進行管理,當年沒做好的,不見得現在就做不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秘書長賈明星坦承,此次銅業重組必須有強大的政府力量介入方可成功。
地方博弈:舍了未必得
無論哪種方案,銅業重組必須照顧地方利益,首先要有一套能解決地方利益訴求的辦法。
國內銅業整合歸根結底還是地方利益的博弈,正如韋江宏所言,“如果哪家企業要來合并我們,那關鍵肯定不是和企業談,而是和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國資委談”。
這與國內銅企的分散現狀直接相關。從國內銅企規模排名來看,國內主要銅企依規模分別為 江西銅業、銅陵有色、云南銅業、金川集團、湖北大冶等,2008年電解銅產量分別為70萬噸、65萬、38萬、28萬、26萬噸。規模最大的江銅和陵銅規模相差也不過5萬噸。
但無論由某一央企牽頭重組國內銅業,還是通過國內銅業資源直接劃歸中央組建新銅業集團,目前看操作難度不小。
國有有色金屬咨詢機構安泰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透露,一旦地方銅企變身為央企,央企如何保持原來銅企所在當地政府的利益是一個疑問。
就以電解銅生產為例,韋江宏表示,由于我國電解銅的原料四分之三左右需要進口,而且銅產品市場主要在沿海一帶,因此銅業生產基地適宜建立在“鄰江近!钡牡胤剑匀〉眠\輸上的優勢。這種資本外溢就觸犯了原地方的利益。
“從企業層面來看,國內還沒哪家企業具備整合國內銅企的實力”,在韋江宏看來,國內大型國有銅企并不具備并購其它企業的實力,“規模差不多,難說誰合并誰”。
于是由地方銅業公司注資設立新公司,進而謀求銅業大整合的方案成為一個現實考量!爸醒牍膭钗覀兣c兄弟省份的銅企合并重組,希望能先進行廣泛的合作,再在其基礎上合并!表f江宏透露。
由地方銅企牽頭合作,誰坐頭把交椅,這是一個問題。
“江西銅業與銅陵有色一直在爭國內的老大,兩家公司的規模差不多,而且分屬兩個不同的省,誰都不服氣誰。”銅業系統人士表示。
“既然大家實力差不多,而且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憑什么我要賣給你?聯合也不行,聯合后到底聽誰的呢?如果這邊聽你的,那邊聽他的,還不如不聯合!鄙鲜霭蔡┛聘吖芸偨Y說。
爭奪定價權:重組新方向
銅業大重組的急迫性與世界銅業版圖的變化相關。
目前我國電解銅原料超過70%來自于國外,銅業重組最大的訴求就是爭奪全球銅業資源。
為了保證我國的用銅安全,國家儲備局建立了銅儲備,并且國家頒布相關法令禁止銅出口。
一方面中國銅業急速發展,進口銅精礦需求大增,另外國外銅業比較分散,而國外銅精礦供應則相對集中在BHP、Freeport等少數幾家手中,這兩個因素導致我國銅產業,增產卻不增效。
“國內銅企如果各自為陣去購買原料、獲取資源,相對于外國礦業巨頭,完全落于劣勢。”韋江宏表示。
此次銅業重組是為了建立一家旗艦性企業,“要能跟國外頂級礦業公司對得上話”。尚福山說。為解決地方利益訴求的問題,尚福山提出了重組新方向,即整合國內銅業,可以先由地方銅企出資組建成立一個新的銅業大企業,然后逐步整合國內銅業資源。
以現在國內銅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尚福山分析道,“要形成這樣的世界級銅企,只能是把國有銅業資源合并到一家企業中去,多了不合適”。
這將解決另一個地方銅企自身的難題。國內銅企由于大都屬于地方企業,它們在國外并購時會遇到國內審批流程長、融資難度大、并購規模有限等問題,而一旦成立央企級的實體,我國銅企在國外的并購難度將大幅緩解。
另外,重組還指向我國銅業增量不增效的局面。
我國在進口銅精礦進行生產時,只能賺取少些的銅精礦加工費(TC/RC),而銅冶煉廠購買銅精礦的最終價格是在未來某一個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均價的基礎上扣減加工費后。
2003年以后,由江銅、陵銅、云銅、金川集團、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大冶有色金屬公司等6家企業組成了CSPT(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與國外銅精礦供應商舉行談判。
但這一松散的聯盟,仍無法改變我國銅業在進口原料的弱勢定價地位。2005年之后,銅精礦加工費一路下落,2008年銅精加工費低到為47.2(美元/噸)/(4.72美分/磅)。至2009年1月23日,雖然確定的2009年銅精礦加工費上漲至75(美元/噸)/7.5(美分/磅),但沒有價格分享條款(一份在銅價大幅波動可以保障銅生產商利益的協議)。
“我們73%要依靠進口,在這方面西方國家控制著我們,這幾年我們成立了亞洲地區的這些銅企業聯合在一起,雖然有所改變,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還是比較難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表示。
尚福山說,上述銅業新實體若成立后,就可以解決松散聯盟帶來的癥結。他說,在初期,統一負責原材料的購銷,以及國外礦產資源的收購,然后將按各家國內銅企的出資比例來分配資源。
韋江宏、尚福山均向記者表示,相對分散的國內銅業,使我們在與國外銅精礦供應商進行談判時處于劣勢,重組無疑將增強我國銅業對外的談判能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