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出口受挫無須驚慌但須謀略
2009-8-4 14: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約評論員邱林
今年以來,美國已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10多項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且大多數是針對中國的鋼鐵產品。特別是6月下半月,在不到10天內,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連發3起 “兩反”調查。
最新案例便是此次歐盟外長會議在沒有舉行討論的情況下通過對產自我國的鋼線材征收高達24%的反傾銷稅。由于各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使中國的鋼鐵出口受到較大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向歐盟的鋼鐵產品出口減少81%,向亞洲市場的出口減少75%、向中東地區的出口減少68%,向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減少51%,僅在向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以及大洋洲地區的出口有所增加。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數量由去年同期的世界第一位跌至世界第七位,并且第二季度出現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鋼鐵季度凈進口。
鋼鐵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其實質是總供給超過了總需求,正如一些業內專家所論證的,生產規模的擴大引起信用規模的擴大,而信用的膨脹又反過來促進生產規模的膨脹,從而制造了虛假的需求和市場繁榮,隱蔽了生產過剩的事實,最終必然導致鋼鐵生產過剩。
另一方面是中國鋼鐵出口遭遇強大貿易壁壘。由于國際需求不足,歐美企業日子難過,他們想方設法限制中國鋼鐵進口,保護自己的市場份額。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內需逐漸升溫,中國鋼鐵對出口的依賴會減少,沖擊國際市場的可能越來越小,貿易摩擦也會相應減少。這個分析雖然有些道理,但其說法不一定準確。我們不能只注重內需,而丟掉國際市場。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對鋼鐵出口下降防患于未然,未必不能將 “壞事”變成“好事”。
首先,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鋼鐵出口的窗口指導,而不能在歐美市場鋼鐵需求沒有調整的情況下去收縮鋼鐵出口。對于個別專家建議政府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刺激鋼鐵出口的主張,筆者以為不妥。在各國對中國鋼鐵出口十分戒備的情況下,如果提高出口退稅必然帶來其他國家的過激反應。所以在下半年,保持鋼鐵出口政策的相對穩定尤為重要。
其次,中國的鋼鐵出口由世界第一位跌至世界第七位,說明國際鋼鐵巨頭在這方面充當重要角色。因此,今后中國鋼鐵企業與國際鋼鐵巨頭 “過招”已不可避免, “誰玩得過誰”關鍵還是要看謀略。謀略運用得好,就能保持中國鋼鐵出口相對穩定,防止出口進一步下滑。反之,則會使過剩的產能愈加沖擊國內疲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