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壯志 勇闖天涯——記四川凱平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凱
2009-8-4 14: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強
認識司凱
光頭,一副很男人的面孔,兩眼透著睿智,一張沉著冷靜的圓臉上依稀能夠看出歷練風雨的痕跡。這就是38歲的司凱——四川凱平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
交談幾分鐘以后,司凱已完全把我當成了無話不談的老朋友,沒有距離,沒有架子,沒有障礙,有的是兄弟般的感受。
司凱出生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一個農民家庭,在他讀初中一年級時,由于一場車禍,使他本來就患有癌癥的母親又斷掉五根肋骨,巨額的醫療費用和弟妹的上學壓力,使他的家庭在經濟上背負著沉重的負擔。作為老大,司凱毅然放棄了學業,孑然一身闖蕩上海灘。
由于沒有文化,更沒有強壯的體格,正處于成長時期的他,在上海幾乎沒有選擇工作的權力。只要能掙錢,他什么都肯干。在上海,他干過拉繩工、泥水工、鋼筋工等。勤奮苦干和生活的歷練,加上天生的聰明智慧,司凱很快成熟起來,從建筑工人當上了項目經理。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下海浪潮風起云涌,此時,先行一步的司凱已經在商海乘風破浪游刃有余。
2005年,司凱創辦了上海凱平物流有限公司。
2007年,司凱創辦了江蘇凱平物流有限公司。
一路凱歌的司凱,并不滿足于現狀,他將自己的目標不斷延伸。2007年,他在地處連云港港口的沭陽縣圈地1500畝,打造上海輕紡工業園。當上海輕紡工業園開發建設了近10萬平方米之時,全球金融危機暴發了,正需要資金的司凱,被金融風暴無情地刮斷了資金鏈條。
事業的壓力,資金的壓力,精神的壓力,像三座大山同時壓在了司凱的肩上。司凱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憑著在商海摸爬滾打的經歷,司凱深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道理。他下定決心,努力經營好自己的物流板塊,積蓄力量,在危機中尋找時機,等待機會實現夢想。
和司凱接觸的時間越長,就越發覺他的不可思議。只有初一的文化,他可以寫出優美的散文和激情飛揚的詩歌并在報刊雜志發表;身為董事長的他,在路人的汽車拋錨時,他可以立即爬到汽車底下修車和拆卸輪胎;從沒有電腦基礎,他可以在三天的時間內上網聊天;和文人交談,他可以出口成章,現場吟詩;和商人交鋒,他可以滴水不漏,進退自如;才認識幾天的朋友,他可以以幾十萬元的借款給予幫助……好像這一切都讓你不可相信,但又實實在在地發生在司凱的身上,而且是那么的自然。
這就是我認識的司凱。
大愛無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5月14日,司凱就從江蘇來到成都,立即與江蘇慈善總會和成都紅十字會取得聯系,憑著他從事物流行業多年建立的貨運網絡,只花了兩天時間就組織了7輛大貨車,從5月16日起便將7輛大貨車全部投入到為地震災區免費運送救災物資的隊伍里。
司凱親自開著大貨車,帶領著他的抗震救災車隊,為武警部隊、消防大隊擔負起了后勤保障運輸工作。
司凱和他的運輸隊員們于危難之時挺身而上,為四川藥監局運輸藥品,向都江堰、汶川、理縣、茂縣、馬爾康、綿竹、什邡、德陽、北川、青川等重災區運輸救災物資300多車次。在余震不斷,隨時都有塌方和山體滑坡威脅的山間公路上重載行
車,司凱和他的運
輸隊員每時每刻
都面臨著生死考
驗。2008年5月
26日,司凱車隊
7輛大貨車滿載
救災物資送達茂縣
后返回。在離開茂縣約20公里處,前方山腰上突然騰起一股煙塵。山體滑坡了!大驚之下,司凱猛踩油門,全速沖過滑坡地段。山上滾落的飛石砸得車身噼啪作響。跑出2公里左右,驚魂稍定的司凱才發現,一塊100多公斤重的石塊正好砸中貨箱。事后,司凱真切地說:“我們在搶險救災同時,也在躲災逃命。我們的運輸隊員剛躲過危險,又繼續前進,直到把救災物資送達目的地!
司凱說: “進過災區的人,心靈都會被深深震撼。當那些獲救的生命和施救的勇士共渡難關時,更多的靈魂在磨難中頓悟和升華。車隊駛過的路上,到處有催人淚下的一幕幕場景。”災后的60多天里,司凱和他的車隊無畏風雨險阻,沖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他們用滾動的車輪連起了通向災區人民的生命線,他們用真情溫暖了災區人民傷痛的心。
就在抗震救災的同時,司凱在成都成立了四川凱平物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司凱就以個人的名義向北川捐獻了滿滿的一卡車礦泉水。
2009年5月16日,正好是司凱援助地震災區一周年的日子,這時的他已成為了四川省江蘇商會的會員,他積極參與了商會 “愛心捐助理縣貧困學子”的活動。他與20名蘇籍企業家一起,為理縣中學10名貧困學子送去三年助學金。
理縣中學劉亞軍校長代表全校師生向參與這次愛心捐助活動的江蘇企業家表示深深的謝意,并表示絕不辜負全國人民的重托,不辜負所有愛心人士的期望,一定要戰勝自然災害,建設好理縣中學。
浩然之氣
“走遍天涯海角,一定要有天地浩然之氣!边@是司凱常說的一句話,這也是司凱從事物流行業的心得體會。
司凱說: “物流是服務行業,但在某一種時機下,還可以理解為是第一生產力。普天之下,能者為王。所謂能者,當以執著之心,臨崖之態,鷹擊長空之勢躍馬揚鞭而神閑氣定,指點江山而泰然自若,以能得人,以仁得心,則大千世界盡收眼底。能者傲視四方。”
成都是西部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物流業發展迅猛,機電物流基地、食品物流基地、藥品物流基地、鞋業物流基地、家具物流基地、鋼材物流基地、木材物流基地、服裝物流基地、塑料制品物流基地、閑置設備物流基地、農產品物流基地等應運而生。每一個物流基地都有龐大的物流公司為其服務,汽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等應有盡有,這就給物流企業提出了營銷管理變革的課題。
司凱認為,要變革物流營銷管理,就要做好“跨區域物流”。我國流通行業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行業集中度快速提高,一大批流通企業將面臨兼并、重組、倒閉等。與此同時,機制靈活的民營流通企業很快崛起,成為全國性公司或者區域性強勢公司,他們的業務覆蓋整個區域而不是一個省,產品覆蓋也更為廣泛和深入,通過這些公司你的產品就像插上了翅膀,能夠飛向整個區域的每個角落。
近幾年,國內掀起了一股 “物流熱”。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各地都開始建設區域物流中心,一大批運輸企業、倉儲單位也都變身物流公司。
司凱認為,對成長型的物流企業而言,市場的任何一個變化,都要能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創新業務決策的響應,這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企業決策者要能夠主動應對變化,創新成長,而不僅僅是被動地適應市場。
在四川的物流行業,司凱和他的凱平物流公司可謂后來居上。公司創辦伊始就以“創一流品牌”為己任,以“客戶滿意,是我們最大的成功”為宗旨,在做好成都至江蘇和成都至新疆專線的同時,還在西北、華北、華東、華南等地成立物流分公司,與上百家貨運企業形成緊密合作關系。公司車隊人員經過嚴格培訓,有極高的職業素養,可保證貨物安全、準時專運。公司擁有100余部貨車和各種裝卸機械,可以滿足各種貨運需求,完全實現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使客戶能直接跟蹤車輛和貨物。整車零擔,隨時發車,同時按照國家路上運輸保險系列規定,為客戶代辦保險。公司還開設了對大型公司貨物實行墊資交托運業務,全程跟蹤。
就在四川凱平物流公司駛向飛速發展的快車道時,司凱卻將目光瞄準了整個物流業發展迅猛的西部中心城市——成都。他正籌備著成立成都物流商會,利用物流商會這個平臺,讓成都的物流企業聯合起來,組建一支乘風破浪的成都物流旗艦隊,與國際物流巨頭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