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態度決定一切”
2009-8-28 0:1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楊鋼作坊 禺心
“聽說某鋼廠要調價1500元/噸……什么?不理他……好,我知道了,那筆準備打給鋼廠的錢,先擱幾天再說吧……”
某鋼廠調價前的一天,我到一家鋼貿企業聯系工作。正和那家企業老總聊天時,他接了一個電話,說了上述那一段話。聽到此話心中不禁一驚:鋼廠的定價權受到了挑戰。
幾天后那家鋼廠確實調高了500~800元/噸的出廠價,在傳統淡季里漲成這樣確實令人咋舌。可是,就在某鋼廠提價之后,市場鋼價不但沒有應聲而上,反而大幅跳水,螺紋鋼期鋼價格直落101元/噸。這是否可以說明,鋼廠的定價權被鋼市否定了。
曾記得,在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歲月里,幾個鋼廠湊在一起開個價格協調會,市場價格就能“颼颼”往上漲。如今,時過境遷,市場機制在發展中得到了完善,鋼貿商在得到鋼廠提價消息后,居然敢以“不理他”措辭應對。
在這里,我突然想起了提倡快樂足球的米盧。這位讓中國足球零距離接觸世界杯的教頭,曾有一句格言:態度決定一切。自從去年6月底以來,鋼市在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下,發生了眾多令人看不懂的行情。造成這樣的情況,縱然有客觀上的眾多因素,更多則是由一些利益主體主觀態度決定的。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市場經濟逐漸取代了計劃經濟,這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生活就是這樣,被取代的計劃經濟體制,機制不存在了,不等于一些利益主體主觀態度徹底改變了。他們仍會習慣地以計劃經濟時期的主觀態度處理面臨的新問題,這就難免不會出現眾多非理性的狀況。鐵礦石談判遇到了問題,就想按統一礦價進口;部分鋼廠虧損,就想通過大幅度調價實現盈利……類似想法,主觀愿望是好的,實際效果則不好。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用計劃經濟時期主觀態度來處理市場經濟發生的新問題,肯定會處處碰壁的。
目前,我國尚處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缺乏的部分需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但是,這并不說明我們需要重拾已被丟棄的在實踐中已被證明行不通的計劃經濟套路。進口礦價談判不如人意,錯不在人家,而是在自己;鋼價不能擺脫低價位的行情,這是市場供需關系所決定的。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就得在自我上找問題。眾多不盡人意的事,往往是沒有做好自己造成的。最近,鐵礦石談判傳來了好消息,與FMG達成的價格取得了象征性的勝利。這是爭取鐵礦石談判話語權的探索,與談判代表團的努力分不開,但這只是開了一個頭,千萬不要被 “中國價格”、 “中國模式”沖昏頭腦。爭取話語權的路途還很長,企圖關在辦公室里制定某計劃來統一進口價的行為,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我們真能實現統一進口礦石價,如果鋼廠拉動型的鋼價上漲真能被市場所接受,這將是中國經濟的悲哀,市場經濟的倒退。所幸的是,市場經濟實際運行情況并不如一些利益主體主觀態度所愿。
態度決定一切,不同的態度自然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更需要利益主體主觀態度擺脫計劃經濟時期的舊套路,抱著順應發展趨勢的態度,約束自身的逐利性,把有限的行業利益融入到無限的社會利益之中。有了今天這樣的態度,就能決定明天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