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十步法則—服裝行業信息化管理瓶頸分析
2009-8-26 2: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信息化管理作為未來企業經營管理變革的一種趨勢,已經被各種傳媒頻繁炒作,雖然各大公司如IBM、HP等不斷推出企業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然而,作為面向具體行業的商務管理,即關于商業企業的“進、銷、調、存”管理系統見諸報端的卻并不多,比較成熟的面向服裝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更是鳳毛麟角。
其實,在計算機應用四大領域之一的商業領域中,軟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據統計,在美國60%的微機是用于商業,可見計算機管理對商業企業管理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就服裝企業而言,服裝管理軟件要解決的,是服裝企業商品的進、銷、存、退、換、盤、損、殘、調、借、贈等,以及商品流轉過程的管理、相應款項流通的管理和票據的管理。
我國有中等規模的服裝企業近五萬家,這些企業對服裝管理軟件的需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獲得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企業效益的好與壞是衡量企業經營管理最根本的標準。經營與管理之間能達到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的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反之則舉步維艱。
現代化的企業已經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換,單純靠對商品的占有,靠個人經驗,已經很難把握市場。很難在激烈的角逐中取勝,服裝企業尤其如此。在現代服裝企業的運作中,個人的經驗不是第一缸的因素,現代管理參考經營的作用。應該建立在忠實的數據基礎之上,應該是一種科學的理性的管理。而這種管理與經營的互助,又絕對離不開計算機管理系統。
服裝企業和軟件開發商,須增強互動減少盲區
現在的國內服裝企業大多是近年來崛起的私營企業,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還存在著先天的缺陷。
絕大多數服裝企業是通過人工單據流轉程序,來實現信息流對商品流的跟蹤;通過財務庫存資金賬來控制進銷過程;通過倉庫賬來核查物流過程;通過定期盤點對賬來調整賬目和商品的損益。由此造成物流、款流、票據流分離,財務信息滯后實際業務,所以只有通過盤點才能較準確地了解經營情況。
尤其對各類票據、應收、應付款等信息查找困難重重,差錯率高,商品進、銷、存數量及金額記錄統計工作量大,準確性差,各類經營統計數據嚴重滯后實際業務需要。日益加劇的服裝行業市場競爭,對手工管理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
商品品種日益豐富,流行周期越來越短。企業活動節奏加快,調價、削價、移庫各種情況,信息量大、變化加快,賒銷、代銷、折讓、退換等方式頻繁應用,這些都增加經營管理中的結算和統計難度,手工管理難以完全勝任。尤其是現代化大工業、大生產的組織原則應用于流通領域,更需要用現代化的手段使其管理思想真正得以實現。
現代化企業大市場、大流通、大商業的前提是高度發達的社會信息化,而企業自身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又是社會信息化的前提。再者,經過多年行業市場激烈競爭的洗禮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服裝企業正日益走向成熟,已經可以根據自已企業特點提出詳細的需求,它們擁有比較科學、客觀的選擇軟件和開發商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性能價格比的概念。
但是,服裝企業經營者與計算機軟件開發者都存在著對對方領域認識的盲區。例如,如果軟件開發商缺乏服裝企業經營與管理經驗,擁有的客戶數量又有限,就會阻礙開發商對用戶真正所需解決問題的了解;而服裝企業缺少運用信息管理系統所必備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缺少與之相匹配的基礎管理規范和標準。
這些原因導致在信息系統的實現目標及方式、軟件功能需求描述與實現、系統適用性與擴展性、控制維護、項目資金投入,以及雙方互相理解與信任等方面存在著錯位,而且盲區越大,錯位越大。
為促進服裝管理軟件市場的發展,軟件開發商應在服裝行業自動化發展過程中,起到更多的主導作用和更加積極的作用,減少自已的盲區,同時幫助服裝企業減少盲區,并通過優化軟件設計思路,優化工作方式,來引導服裝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化十步法則,有望為服裝業信息化管理開拓新路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多方面原因,服裝企業在經營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等方面可謂五花八門、各具特色,眾多的服裝企業對由于作業手段的變化而帶來的經營管理意識上的變革認識不足;其次是服裝企業長期沿用手工管理模式所形成的作業習慣和思維習慣難以改變。企業經營者缺乏計算機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而沒有認識到它應是管理者經營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信息管理系統的靈魂。
值得慶幸的是,作為服裝信息化管理軟件開發領域的翹楚——北京銳步公司經過長時間精心準備,與美國Il公司合作推出了全面基于互聯網的服裝企業ERP系統——GeO全球電子商務運營系統,并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以ASP的模式(即企業租用)提供給客戶使用,大大降低了企業實施管理系統的門檻,大大簡化了企業為實施管理系統所購置設備、配備人員、維護維修等工作,并為企業提供多點運營、上下游供應鏈管理、財務業務互動、電子商務的最佳支撐平臺。
富友ERP系統就是為具前瞻性的服裝企業設計的,通過Internet,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零售網點、供應商、代理商、加盟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外協工廠,組成了企業經營的數字神經系統,任何一點的業務變化,都可以通過Intemet實時傳遞到有關的其它地點,引起上下游業務環節的互動,大大提高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
富友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利用富友ERP系統,企業的高層、業務人員不管在什么地點,只要能接入互聯網,就能夠對公司業務進行處理,如同本地一樣。這樣,企業的所有人員就形成了虛擬同室辦公的局面,這是服裝所有企業多年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他看來,新一代的服裝企業,與傳統的企業思維模式恰恰相反,他們不是在做加法,而是不停地在做減法,外包生產、外包物流、外包服務、外包會計,今天,他們連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和維護也一并外包出去,他們越來越聚焦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將核心業務做得越來越大,這是真正健康的企業。
事實上,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服裝企業正在轉變業務運作模式:花更少的時間去揣測未來,而用更多的時間探求新的途徑,以對眼前的問題進行更快速的反應。建立一個反應靈敏的組織結構,為難以預料的事件做好充分準備,從容應對突發事件。另外,利用緊密整合的供應鏈,對模糊不清的客戶需求、下游物流系統以及價格的變化,都能實時感知并及時反應。
有識之士指出:未來服裝界信息化管理將呈現出以下特征:實時響應——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對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做出條件反射般的反應;靈活多變——探求更具成本效益的商業運作方式,消除固定成本和管理費用;堅固可靠——采用可靠的技術,即時回應突發事件和威脅;聚焦核心——專注于核心業務,將其它事務交由策略合作伙伴和供應商處理。
富友軟件基于該公司多年為服裝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的經驗,提出企業信息化化的十步法則,即由企業最基本的進、銷、存業務,逐步擴展到財務、生產、物流、辦公、客戶關系和客戶服務、電子商務等業務環節,最終實現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企業只需按此十步法則一步步進行,就可望用最小的投資、最低的風險、最穩妥的步驟,實現企業全面信息化化。這對陷于信息化管理瓶頸的廣大服裝企業來說,不啻為一種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