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第三產業發展成就綜述
2009-8-26 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新中國建設與發展的車輪碾過蹉跎的60年歲月;當新中國從“一窮二白”的境遇實現繁榮與富強;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奏響社會和諧發展的樂章,我們感悟的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帶給我們的幸福與歡暢。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雙鴨山市社會經濟發展走出了“‘三產’落后,‘工農’獨霸”的定式,圍繞社會發展需求,第三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據數據顯示,1956年,我市第三產業年產值為666萬元。到2008年,我市第三產業年產值實現664747萬元,50余年時間里年產值增長了998倍。
從落戶城鄉的供銷社到鱗次櫛比的商貿服務業,從道路運輸到商貿物流,從金融服務到旅游市場開發,第三產業所占全市GDP的指數越來越增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市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實現了較快的發展,形成了一個所屬行業較多、門類齊全、各種經濟形式和業態并存的商貿服務業體系。2008年,雙鴨山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5.6%。第三產業服務于第一、第二產業發展的社會功能逐漸增強。截至目前,僅入駐我市的金融保險類服務企業超過18家。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雙鴨山市商貿服務業行業實現了穩步發展。2008年,我市商貿服務業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47.72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總額39.3億元,同比增長20.6%;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總額6.8億元,同比增長22.1%;其它實現零售總額1.6億元,同比增長9.1%。
特別是近年來,專業市場建設速度加快。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末,雙鴨山現有各類大小批發市場109個,總經營面積37.6萬平方米。其中,綜合批發市場11個、工業消費品批發市場30個、生產資料批發市場22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46個,年成交額超5000萬元的有7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有2個。寶清中國白瓜籽交易大市場、集賢縣商貿城、寶清縣永康國際商貿城等專業化市場,成為我市商貿物流的主要集散地。
雙鴨山市商貿物流業已經從單一的綜合性農貿市場發展到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兼有、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市場并舉的格局。從鍘草喂馬僅有幾掛馬車的大車店,到擁有著現代化物流理念的物流企業,涵蓋全市、通聯全國乃至國際的物流服務體系,將前進中的雙鴨山與世界牽手。省級煤炭快運戰略物流基地建設、糧食加工物流園區建設、物流中心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建設、貨運樞紐站建設,使我市物流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進出口對外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08年年末,累計投入饒河口岸建設資金1.2億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以大頂子山綠色米業有限公司和雙饒米業有限公司等8家米業為龍頭的對俄米業加工群已基本形成,年加工大米能力30萬噸。對俄出口蔬菜種植和加工基地初見規模,形成蔬菜基地1.5萬畝。截至目前,雙鴨山市外經貿企業總量已經增長到115戶。2008年,全市進出口實現8.9996億美元,同比增長22.11%,我市再次成為全省外經貿“五強市”之一。我市出口產品遠銷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75個國家和地區。
市委九屆六次全會提出,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優化經濟結構、保增長促跨越的重大舉措,加快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為我市第三產業實現整體實力的提升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據市工商部門統計,截至2008年年末,雙鴨山市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規模為3.16萬戶,僅尖山區就達到3158戶。今年1至7月,全市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業戶規模已經發展到3.36萬戶,從業人員53882人,注冊資金63173萬元,僅尖山區就新增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550戶。
搶抓機遇,快速發展,緊跟雙鴨山市建設“五大特色經濟區”發展思路,我們相信,雙鴨山市第三產業發展一定會緊抓發展機遇,乘風破浪,迎來更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