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一個產業改變一座城市

2009-8-25 1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對上海的經濟發展而言,2009年上半年可謂喜憂參半。在工業、制造業屢屢遭遇寒冬的同時,上海現代服務業卻罕見地異軍突起,成為經濟平穩回升的主要支撐。作為一座以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為發展目標的城市,上海正經歷著自身結構轉型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陣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上海現代服務業的蓄勢突破,必將在不久之后成為撬動上海經濟的新支點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上海現代服務業依然逆勢而上。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816.82億元,同比增長14.2%,占GDP總值的57.7%。在突破了前兩年的發展瓶頸后,現代服務業的悄然崛起,成為上海實現由工業基地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完美轉身的關鍵。
  一份產業改變一座城市
  從工業基地到建設“四個中心”的國際大都市,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的服務業有了長足的發展。1978年,上海服務業的增加值只占GDP的18.6%,2000年上海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但此后,上海服務業增長的勢頭一度放緩,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終呈現占據“半壁江山”的格局。
  2009年對于上海的現代服務業而言,將是突破瓶頸的一年。僅第一季度,上海市實現生產總值3150.47億元,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893.80億元,同比增長13.1%。服務業占GDP比重也首次超過60%,達到60.1%。
  看似平穩發展的上海經濟,實則早已迎來了新一輪的轉折點。上海確定國際大都市的發展目標,必定同世界級大城市一樣,體現出以現代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特征。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指出,英國工業革命最大的成果,并不是工業制造業的飛速發展,而是在于由制造業催生出的服務型經濟。“按照現在的理論,英國的工業確實衰弱了,但是沒有人注意到,其在金融、服務業上仍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這也是在工業革命真正的意義。”
  2009年4月29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航運中心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而早在2006年“十一五”期間,《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便提出,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堅持“三、二、一”產業發展方針,按照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總體要求,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一份產業可以改變一座城市。中心城市最為基本的功能,并不是消費功能,也不是生產功能,而是通過集聚能力和擴散能力帶動整體發展的服務功能。“目前不少人將服務產業和制造業分類去思考,認為經濟發展應該線性地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發展,這樣的觀點并不可取。”顧曉鳴認為,在當前經濟社會、信息社會的環境下,三個產業非但是交融的,而且需要決策層有意識的交融。“事實上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里,更需要服務業。”
  為此,顧曉鳴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件衣服,可能10塊錢是布料成本,另外990塊錢是衣服的品牌價值。進入當代的資本型社會,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的物質品質的價值,反而更強調產品所帶來的虛擬體驗,而這就需要依靠服務所賦予產品的內在價值。服務產業最大的標準就在于是否創造了足夠多的客戶。”
  而上海想要完成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轉變,現代服務業的蓄勢而發成了當務之急。
  走進生活的現代服務業
  住所偏僻,出門擔心打不到出租?如今出門前你只需要打個電話,無需沿街攔車,更不用看著一輛輛載客的出租從自己的眼皮底下飛馳而過。只消幾分鐘,一輛專屬自己的出租車便會停在你的面前。目前,幾乎所有上海出租汽車公司都推出了電話預約服務,市民可以向大眾、強生、錦江、巴士等調度臺電話免費預約出租汽車,在節省了叫車時間的同時,又減少了出租車空載帶來的資源浪費。
  旅游高峰時,出行害怕訂不到賓館?現在你只需要坐在家里,通過互聯網登陸某家旅行網站,用有效證件注冊一個會員號,通過旅行網站的酒店預訂功能,選擇需要的房間類型、入住時間,并填寫姓名、聯系方式。到了當地,你只需向所訂賓館的前臺服務人員核對你的身份,就可以住進早已預定好的房間。目前,諸如攜程旅行網、藝龍旅行網等網站成為不少市民外出旅游的首選。
  就在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強勢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上的時候,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個人消費型服務行業卻在上海日趨成熟。電話預約叫車、網上預訂賓館、快遞上門服務,這些以快捷、便利為口號的服務行業漸漸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人性化服務、網絡化運營”成為現代服務業進入市民生活的兩大標桿。而在這一光環下,一些興盛一時的服務行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這也給各種新興服務行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008年6月13日,貝塔斯曼宣布其旗下分布于中國18個城市的36家零售門店,于當年7月31日前全部關閉。貝塔斯曼,這個在中國圖書業曾經響亮的名字隨即變成歷史。
  目錄郵寄、網上店和實體門店曾經是貝塔斯曼“三條腿走路”的特殊方式,但顯然如今這三個業務支柱已經徹底崩盤。就連貝塔斯曼負責人也表示,貝塔斯曼沒有在2002年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業務,使得其以后在網絡銷售上遭遇到了當當等網上書店的強大對手。此外,貝塔斯曼的門店都是建立在書友會的基礎上,無論在商品價格、服務質量上都不具優勢。特別是其“一個季度買一本書”、“消費額度不夠要降級”等會員制度,頗給讀者強買強賣的味道。
  在傳統服務業日漸萎縮的同時,一些新興服務產業卻迎來了生機。今年5月,麥當勞在北京召開發布會,高調宣布繼上海作為試點后,將在北京、廣州、深圳全面啟動24小時送餐服務“麥樂送”。而在作為試點的上海,麥樂送已經覆蓋市區外環以內的80%區域。無論處于何時何地的消費者,“麥樂送”服務都能令他們享用到優質美味的麥當勞產品,并體驗到極大的便捷性。而在此前,肯德基早已復制旗下必勝客的宅急送,推出了肯德基宅急送的外賣業務。在距離肯德基1公里之內的場所,KFC都將提供外賣服務,外送費則為6元。
  作為國際快餐行業的代表,麥當勞和肯德基均打著“方便、快捷”的旗幟進入中國市場。如今的中國消費者對餐飲服務的便捷性要求不斷提高,而對便捷的追求使兩家快餐行業具體同時將競爭延伸到了外賣業務。作為快餐行業長期發展的一塊重要組成部分,快餐外送服務無疑是兩家企業對傳統餐廳經營模式的延伸。在消費者享受到更為便捷的就餐體驗的同時,作為新興服務行業的“麥樂送”和“宅急送”也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市場。
  服務業將成為未來國內消費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共識。“服務產業到了信息社會,意味著所有的產品都要服務化。”顧曉鳴教授指出,服務產業只有在進入到第一、第二產業中,讓所有人都愿意為服務“買單”,服務才能發揮功效。“非但要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而且還要讓顧客在買了自己的產品后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所有的創新,本質就是服務。一塊面包里面放了塊肉,就成了肯德基、麥當勞。”顧曉鳴教授認為,諸如麥當勞等快餐行業帶給顧客的,除了肉眼可以看到的食物外,還有象征著“方便、快捷”的服務,而這樣的服務理念和產品一起轉嫁給了消費者。面包改變了吃面包者,而隨著“麥樂送”和“宅急送”等服務創新的出現,一個新的服務行業和消費模式也隨之興起。
  現代服務業“譜”在哪里?
  相比較工業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在引入市場充分競爭和發展前景上,無疑走在其他行業的前面。既便如此,缺乏成熟的市場準入機制、市場的惡性競爭,仍然讓現代服務業顯得有點“不靠譜”。
  作為上海第三產業重要力量的物流業便是如此。“十一五”前3年,上海物流業年均增長14.7%,2008年達到了1794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13.1%,占全市第三產業增加比重為25.3%。同時,作為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上海已有61家企業達到國家A級物流企業標準,占全國的11.8%。
  然而記者在“315消費者投訴熱線網”上看到,即便是這樣一個競爭激烈、消費者擁有大量物流供應商可供選擇的行業,包括申通、圓通、EMS、順豐等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存在大量的投訴現象。
  案例一:是物流公司還是貨物中轉站?今年7月,結束了一學期大學生活的小苗準備回鄭州老家過暑假。由于隨身的行李太多,小苗決定通過中鐵快運從上海托運行李至鄭州,并特地詢問了行李到達后是否提供免費派送,在快遞工作人員承諾門對門服務后,小苗放心地支付了共計736元的費用,只身一人返回鄭州。然而,就在她到達鄭州后便接到了讓她自己去提貨的電話。原來上海中鐵竟轉托上海騰達物流有限公司,且轉托票據上寫的是“自提”,中鐵只支付給騰達70元的托運費,在自己重新支付費用后,輾轉了兩家物流公司的行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而據記者了解,物流公司在獲得訂單后,將貨物輾轉給費用更低的公司以賺取差價,在物流行業并不少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物流行業競爭激烈,為了招攬生意,一些公司無法到達的地點,一般工作人員也會像客戶保證派送上門。一旦到了具體施行階段,公司可能會委托其他物流公司進行貨物的運送。而從小苗的例子來看,736元和70元之間的利潤差可謂不菲。
  案例二:送貨上門問題多。快遞服務和網絡購物,已經成為服務業生產鏈條中舉足輕重的環節。記者在各大網絡購物網站上看到,通常各網絡店面推薦的快遞公司有圓通、順豐等。就讀于復旦大學的小王就是一個網購的忠實“擁躉”:“一般網購都提供快遞服務,自己不用出門,省事省心,而且快遞費一般小于出門購物的交通費。”
  然而便利的同時,快遞的安全性也同樣遭到質疑。理論上快遞應該是打開包裝查看物品沒問題了再簽收的。但是現在大多數快遞人員都要求簽收后才開封物品。小王就曾經有過在簽收后發現物品在運送過程中發生損壞,而快遞公司卻以簽收為由拒不承認的經歷。
  “現在快遞公司通常會開通網上貨物跟蹤服務,但是大多數時候網上查到的貨物信息更不靠譜。”小王介紹,有一次自己在淘寶上買的東西遲遲沒到,通過貨物跟蹤顯示東西在兩天前就已經收到。在幾次打電話詢問快遞公司后,工作人員才將貨物送到小王家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