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生死下月見分曉
2009-8-24 23: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還有不到40天,《郵政法》及其配套細則《郵政專營范圍》將正式實施,但《郵政專營范圍》仍在口水戰中沉浮。 國家郵政局在第二次征詢意見會上提出了“普通信件和單件重量在100克以內(國家規定的特大城市市區內互寄的單件重量在50克以內)的信件的快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這一方案雖較一個月多前已有50克的降幅,仍然遭致民營快遞企業的強烈反彈。據稱有6名民營快遞企業老總代表26家民營快遞企業在京游說,呼吁訴求。
8月21日,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表示《郵政專營范圍》將于9月公布,細則或許不像外界猜測的“重量定在100和50克”。
一家民營快遞企業的消息人士透露,在8月14日第二輪征求意見會后,國家郵政局基本定下了“普通信件和單件重量在100克以內(國家規定的特大城市市區內互寄的單件重量在50克以內)的信件的快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并于本周將這一方案提交給國務院法制辦。
這一方案實際上比7月1日的方案有了較大的讓步,重量限制放寬50克。可在民營企業看來,依然要命。“我們85%都是100克以下的商務信件,這一拉線,叫我們怎么辦?”圓通快遞董事長喻渭蛟道問道,這是民營快遞企業的共同心聲。
據中國快遞網首席顧問徐勇估算,國內從事快遞產業的人數約在50萬,其中郵政快遞的從業人數約有6萬人。
他認為,假如實施單一的“重量”專營方式,將會造成從事異地民營快遞企業失去30%至50%的業務量而面臨大量裁減人員或倒閉、95%以上的同城快遞企業將面臨倒閉及全部人員失業。
正是出于這樣的焦慮,排名全國前十的滬上六大快遞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近日齊聚北京,上下游說,呼吁訴求。他們聲稱代表了26家快遞企業遞交訴求。
作為這群企業家的法律顧問,徐勇表示即使將來郵政專營范圍以“100和50克重量”為實施標準,恐怕依然帶來一系列市場與執法問題。
比如郵政快遞企業需要大量增加人力、車輛、客服人員,因為實施單一重量信件快遞專營方式初期,郵政快遞企業業務激增。而如果資源不到位,投訴也會激增。
其次郵政執法成本也會增高。由于民營快遞企業服務范圍分散,實施“單一重量信件快遞專營”方式后,郵政監管機構需要配備大量的執法人員。同時,郵政執法人員需要配備計量器,還需要經常到快遞企業或跟隨快遞業務員取件后進行“稱重”執法。
“相當于拿納稅人的錢來內耗。”民營快遞企業家對此笑批道。
笑歸笑,民營企業對此卻無可奈何。“方案都交上去了,其實差不多就是定案了。”一家民營快遞企業老總嘆道。
“其實不一定會按100、50克來實施。”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鐵林認為,專營范圍實施方案上交至國務院法制辦后,后者不僅會對文書審核,也會對關鍵內容進行審核。他認為郵政專營范圍畢竟影響頗廣遠,法制辦除了考慮普遍服務的權利、郵政信息的安全,也會考量行業的發展。因此,很可能也會對此進行論證,屆時或將征詢相關部委和協會的意見。
對于民營企業所呼吁的“競爭業務放開競爭”,邵鐘林也頗為認同,他表示“競爭是主流,競爭是立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