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經濟呈現企穩向好態勢
2009-8-22 2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吉林省長春市按照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努力推進城市生產力布局的再造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實現經濟企穩向好,重點經濟指標逐步回升。
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把長春工業結構調整戰略表述為“拉長補短”。所謂“拉長”,就是對汽車、農產品(10.23,0.35,3.54%)加工、軌道客車三大產業,本著做強做大的原則,拉長產業鏈條,努力建成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汽車產業在新增百萬輛整車項目基礎之上,大力發展汽車服務業,推進汽車零部件企業集群化發展;樹立農業強市形象,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培育力度,全力打造年產值千億元級的支柱產業;全力推進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產業園建設,實現年產值300億元。所謂“補短”,就是實現產業均衡,大力發展有優勢和潛力,但市場占有率不高、比重較小的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個高新技術產業,依托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長春國家醫藥出口基地進行重點發展。《長春市工業產業升級計劃》提出,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培育10戶超百億元企業,高新技術骨干企業和重點結構調整產品各達100個的目標。
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長春市還著力優化產業布局。他們提出“二三并舉”戰略,強調既堅持工業立市,又要服務業興市。加快發展消費類電子和汽車電子,積極促進新能源、新材料及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集中力量實施陸路干港擴建工程,大力發展會展業和軟件、動漫、服務外包等產業發展;扶持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演藝、出版等文化產業,努力構建多元產業支撐體系。這些新興產業為城市經濟帶來活力,增強了后勁。
在生產力布局上,長春市全力打造“三城兩區”(北城、南城、西城,長東北工業區、西南工業區)發展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企業“退城入區”,經濟發展向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集聚,工業向西南工業區、長東北工業區、軌道客車產業園等工業園區集聚。目前,大成集團100萬噸化工醇項目、中興汽車20萬臺套汽車零部件項目、中機北方年產4200臺套各種收獲機、插秧機項目、東北亞農資物流園項目、二道區專業物流市場群項目相繼開工。據悉,今年長東北6個開發區中計劃開工項目227個,其中工業項目155個,總投資148.24億元,年內完成投資88.9億元。
清晰的發展戰略,帶動了外來投資。今年以來,長春市共簽署投資合同總金額1177億元。亞泰水泥日產5000噸熟料、中機北方收割機、新大集團百萬噸煉油等項目陸續投產,中冶京誠等一批大企業紛紛落戶長春,北車長客股份一次就簽署了400億元的銷售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