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四省通衢”之地“極點”效應初顯
2009-8-21 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打開中國地圖,在中原腹地,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的河北省邯鄲市,區位優勢引人矚目。正是依托“四省通衢”的要沖位置,邯鄲不斷構建完善立體化交通網絡,在河北打造“冀中南經濟區”規劃下,“極點”吸附效應初步顯現。
“去年10月開工,目前主體工程已經結束,現在主要進行的是路面、橋面的鋪裝工作,明年八月交工應該沒有問題。”路橋華南公司青蘭高速九標段項目經理周政告訴記者。
青蘭高速(青島-蘭州)是橫穿中國東西部6個省份13個地市的一條運輸大動脈,該線邯鄲東段已于2007年8月與山東聊城對接通車。周政他們負責的標段位于青蘭線邯鄲西段,該段通車將實現青蘭高速邯鄲西段與山西長治段對接,標志著青蘭高速過境邯鄲全域全面貫通。
“發展外向型經濟所需要的大開放、大發展格局必須借助外力優化產業布局,要樹立邯鄲中原經濟區域的中心地位,必須有一套現代化、立體化的區位交通體系作為基礎。”邯鄲市發改委工業交通處處長孫增濤對記者說。
青蘭高速邯鄲段建設是邯鄲市構建立體化交通網絡的標志性工程之一。近期,邯鄲轄內將集中新建、擴建6條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高速公路;即將動工的全長400公里左右的邯黃鐵路(邯鄲-黃驊港),將使邯鄲直通港口;已于2007年8月通航的邯鄲機場,將進行二期擴建,吸引更多“臨空產業”向邯鄲市靠攏。
根據《邯鄲市綜合交通體系發展規劃》,到2020年,邯鄲將陸續啟動鐵路、公路、空港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550億元。屆時,一個以公路為基礎、高速公路和鐵路為骨架、以民航為快速通道的綜合運輸通道框架完全形成。
東連海港、西接路橋、南通港澳、北達京津的立體化交通體系日趨成熟,增強了邯鄲作為通衢之地的吸附效應。
“沒有邯鄲機場,就沒有美的集團的成功入住邯鄲。”邯鄲市發改委工業交通處處長孫增濤回憶說。邯鄲周邊12個中原城市沒有機場,在中原地區投資考察時,美的董事長何享健的專機直飛邯鄲機場,高效、快捷的運輸服務體系讓他有了切身體會,當即決定將美的集團投資50億的北方白色家電基地落戶邯鄲。
而剛剛在邯鄲開工興建的鑫港國際商貿中心,將成為輻射華北和中原經濟區,拉動晉、冀、魯、豫四省經濟,惠及3億人的現代物流中心。該中心可為社會提供4萬個就業崗位,年實現交易總額100億元。目前,蘇寧、國美、頤高、百腦匯、德力西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均已表示了合作意向。
物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地投資吸附力。邯鄲市發改委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全市社會物流總額達到4179億元,同比增長21%,年流通量和年對外流通量已達2.02億噸和1.33億噸,在河北省內以及中原經濟區均處領先地位。
同周邊四個省會城市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一小時經濟圈可覆蓋中原經濟區13個地級市,加之立體化交通體系逐步完善,這些都為邯鄲建成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國三級物流節點城市找到注解。
河北某物流公司董事長李建平告訴記者,青蘭高速公路通車后,邯鄲到長治只需要兩三個小時,一輛車一天能跑兩至三趟,運輸量比走國道高了一倍多,不僅增加了公司收益,保證了時效,而且也為企業節約部分成本。“青蘭高速的早日通車對我公司有極特殊的意義。”
其實,李建平所說的“特殊意義”,放大開來,主要是邯鄲在現代立體化交通影響下,投資企業的逐步增多,帶來巨大的物流商機。而商機的背后是邯鄲投資極點效應的逐步增強。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邯鄲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已達755.4億元,增長42.2%,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 1-6月份,邯鄲市財政收入、工業運行指數、農業生產指數都不同程度穩步回升。
根據產業規劃,邯鄲將重點發展以精品鋼材、裝備制造、現代物流三大支柱產業,積極培育高新技術材料、紡織服裝、文化旅游三大后備產業,努力提升電力、煤炭、煤化工三大傳統產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在進一步增強邯鄲吸附力的同時,將為投資邯鄲者帶來更大商機。
邯鄲市去年GDP已達2000億元,財政收入182億元,多項經濟指標位居中原經濟區13個地市首位。可以預見,在出海通道多元化、區域交通一體化、區域物流便捷化的“四省通衢”交通優勢下,其作為“冀中南經濟區”,乃至中原經濟區的極點效應將逐步擴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