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長三角現代化交通樞紐的“起搏器”
2009-8-17 11: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嘉興將農村公路定位在服務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服務于大開放路網、大立體路網,特別是大民生路網,使之能夠相互連接、發揮效能的基礎,其暢通與否將直接影響整個路網和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的全面對接、順暢銜接。
根據《嘉興市農村聯網公路五年建設規劃(2008年-2012年)》,到2012年,嘉興市農村公路達到7450公里以上,其中新增農村聯網公路里程600公里以上,通過公路技術改造提升,使全市一般農村公路中二級以上公路占有率達到15%以上,三級以上公路占有率達到35%以上。
“嘉興擁有浙北地區唯一的海港和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要充分發揮海河聯運的優勢,加大高等級航道建設,加快港口、物流集疏運建設,使嘉興成為長三角真正重要的交通樞紐。”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衛寧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在嘉興市“十一五”總體發展戰略中,這樣描述:“進一步發揮嘉興海河聯運優勢,建成長三角糧食、煤炭、液體化工等大宗物資的物流集散基地。”2008年,嘉興內河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871.39萬噸,位列全國內河港口第六。獨具海河聯運的集疏運模式為嘉興經濟發展安裝了“藍色引擎”。
為了更好地完成嘉興港航從內河向海洋的跨越,“十一五”以來,嘉興不斷完善與海相連的水運大網,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占據了浙江省內河水運投資半壁江山。京杭運河、杭申線、乍嘉蘇線、杭平申線、東宗線、嘉于硤線,構成了嘉興市航道主骨架,同時,與長湖申線、杭湖錫線、錢塘江等貫通,構成浙北航道網的骨干航道。
隨著2008年12月湖嘉申線嘉興段一期工程的開工建設,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也開工在即,嘉興又將增加兩條海河聯運的大動脈,形成河海直達、區域成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集疏運體系指日可待。“水運大市”正向“港航強市”轉變。
近年來,許多企業借助海河聯運的優勢,走出了一條降本增效的成功之路。據統計,嘉興沿河企業有600多家,年產值在200億元左右,占全市GDP的13%以上,形成化纖、熱電、造紙、鋼鐵和化工等園區。乍嘉蘇航道北郊河至平湖市河段23公里的航道兩邊,年水運吞吐量超過兩萬噸的企業有18家之多。內河航道,正逐漸從黃金運輸通道向集聚生產要素的通道轉變,成為嘉興經濟發展的“吸管”。
物流運力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嘉興道路貨物運輸業戶由1990年的4800家發展到2008年的2.4萬家,營業性貨車從5800輛2.29萬噸發展到3.1萬輛11.59萬噸,完成貨運量由379萬噸發展到3535萬噸。從拖拉機運輸為主發展為貨運車輛運輸為主,貨運車輛并向重型化、特種專用化、普通廂式化發展。目前8噸以上重型貨車3561輛,占全部營運貨車的11%,專用貨車976輛,占營運貨車的3%,廂式貨車7606輛,貨運廂式化率27.8%,車輛結構趨向大噸位方向發展,運輸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
貨運站場經營初具規模。嘉興市共有貨運代理、貨運配載、倉儲理貨企業277家,主要以貨運代理、貨運配載為主。較大型的貨運有形市場如桐鄉市濮院物流有限公司,地處滬蘇杭金三角的中心地帶,現有全國109條貨運線路經營權,營業網點遍布全國,日托運量達500噸左右,整個貨運市場占地3.1萬平方米。
物流基地建設已經起航。目前部分項目已經投入運營,沃爾瑪華東區配送中心項目位于嘉興現代綜合物流園南區高端物流配送功能區內,占地191畝,由蓋世理公司建設完成,已于2009年1月12日正式啟用。安博物流設施項目位于嘉興現代綜合物流園南區,占地200畝,該項目已經建設完成2.4萬平方米倉儲設施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