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昨天今天明天 三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

2009-8-16 22: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過去的一年,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展望未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三大趨勢:公共服務將是電子政務的價值取向,資源共享和應用整合將成為重點,電子政務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結合將更加緊密。 
回頭看 
2007年以來中國電子政務重大事件回顧 
2007 年2月8日,春節前夕,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以2007年度第1號文件的形式下發了啟動全國電子政務檢查的通知,同時也拉開了2007年中國電子政務工作的序幕。本次全國電子政務大檢查是當年電子政務歷程中的頭等大事,本次大檢查不管從檢查工作規格、覆蓋范圍、歷時,還是牽動的中央部門,在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史上都是空前的。本次檢查形成的檢查報告建議勢必成為新一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決策的重要參考甚至是依據。 
2007 年4月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并決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推行政府信息公開,是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 是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政府信息公開也是我國電子政務服務的重要內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使得電子政務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方面有了法定依據,因此《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際上成為了我國電子政務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行政法規。 
2007年8月1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簽發委第55號令《國家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針對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統性管理規范,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從事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部門和機構必須嚴格遵守的法規性文件。 
2007 年9月30日,國家電子政務網絡中央級傳輸骨干網網絡正式開通,這標志著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框架基本形成,為各部門各地區開展業務應用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資源豐富、管理規范、服務專業的公共平臺。建設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是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早在 2006年5月,中辦和國辦聯合轉發了《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形成中央到地方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傳輸骨干網,建成基本滿足各級政務部門業務應用需要的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中央級傳輸骨干網是國家電子政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政務內網、政務外網建設和運行的基本載體。 
更為重要的是,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提出了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告成立。
低頭看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需要提高電子政務對公眾的服務水平。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在公共服務方面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尤其在方便群眾 
辦事、改善百姓生活等方面。由于廣大社區和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滯后,通過信息手段開展的服務難以傳遞給公眾,造成了電子政務社會認知度不高。很多地區,電子政務仍然集中在政府內部,績效目標仍然集中在行政管理上,在對外政務信息公開、在線辦事服務等方面開展的非常少,導致公眾在電子政務上的受益不高。 
建議: 把電子政務作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手段,把電子政務建設重點與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很好地結合起來,堅持服務導向,把電子政務的建設重心放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把社會公眾的受益作為電子政務績效的最重要標尺。 
第二,電子政務管理體制仍然不很健全。我們認為,管理體制仍然是制約電子政務發展的重要因素。盡管各地區基本都建立了信息化領導小組,并且都是行政一把手或主管領導掛帥,但是很多地方領導小組并沒有真正發揮領導和決策作用,甚至有些地方領導小組自成立以后都沒有開過會。更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執行機制。 
建議: 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新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有利于電子政務管理體制的理順。建議各地方電子政務主管機構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明確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職責,并進一步發揮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權威作用。建議考慮將電子政務建設納入行政效能考核,由信息化主管部門和政府監察機構共同監督評估電子政務建設效果。 
第三,信息共享和系統互聯互通不理想。信息共享已經成為我國推進電子政務過程中的一個嚴重“障礙”,而這一“障礙”主要是源自于多年來我國“條塊”結合的行政管理體制。信息共享的機制沒有建立,已經嚴重制約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建議: 加大信息共享制度的研究和制定,積極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建設,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在項目立項上,要引導系統設計實現信息共享。 
第四,信息系統運維管理缺乏標準規范。實踐中,我們感受到,信息系統運維逐漸成為電子政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但是信息系統運維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外包機制、外包商職責、費用預算和計費標準、運維流程和質量標準等方面沒有行業規范,這不僅僅影響到電子政務系統運行質量,還會制約運維外包服務產業的發展。 
建議: 有關部門發動研究機構,盡快研制適合我國電子政務實際情況的運維管理標準規范,建議財政部門研究運維費用預算標準和撥付方式。
抬頭看 
我國電子政務未來一個時期發展趨勢 
面向未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公共服務是電子政務價值取向。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將越來越重視公共服務的建設,將重點提供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務。在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住房、三農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方面,積極推動政務公開,提高在線辦事能力,打通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 
第二,資源共享和應用整合成為重點。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已經成為電子政務建設的主線。各地電子政務建設將會重點確保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的國家標準已經正式發布,各地方將利用國家標準加快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的部署,促進應用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第三,電子政務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結合更加緊密。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再次就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提到了電子政務,明確電子政務作為促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將逐步形成電子政務發展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機制。在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同時,不斷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電子政務建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