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場化改革不等于電力漲價
2009-8-14 13: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報道,8月12日華能集團的上市旗艦華能國際率先公布半年度業績,凈利潤約為19.59億元,同比增加516.62%。今年上半年,華能經營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9.16%,事實上,該公司上半年發電量同比下降,境內各運行電廠按合并報表口徑累計完成發電量861.07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下降5.84%。在發電量下降、機組利用小時數降低的情況下,為何利潤反而同比暴增5倍呢?在我們看來,原因主要有:一是電價提高是利潤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去年上調了兩次電價,發電企業是直接的受益者。上網電價上調,華能國際境內業務的平均結算電價比去年同期提高49.43元/千千瓦時,為415.97元/千千瓦時。二是燃料成本下降是利潤增加的主要原因。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場采購煤炭價格卻有所回落使得燃料成本下降,境內業務的單位售電燃料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2.63%。三是得益于電力價格只漲不降的非市場化改革機制。由于電力壟斷,電力改革往往都是以漲價而告終,電力企業所需要的改革往往就是電力產品漲價,把電力改革和電力產品漲價劃等號。和去年同期相比,電力產品已經較大幅度漲價了,而煤炭產品不僅沒有漲價反而價格下降了,煤價掉下來了,電價仍然穩如泰山。市場化改革就是電力漲價,這種道理好似有點太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