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將加速家電更新換代步伐
2009-7-9 14: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城鎮家庭家電進入更新換代期
家電產品消費與城鎮居民收入變化有著較為緊密的正相關性。統計數據顯示,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美金,與此相對應的是,城鎮居民家庭的彩電、洗衣機、冰箱等大宗家電普及率相繼超過了90%。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美元后,空調、廚房小家電等產品保有量和普及率達到冰箱、洗衣機、彩電等三大件產品。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99年城鎮百戶家庭洗衣機普及率高達91.44%,電視機普及率為111.6%,冰箱普及率為77.7%,空調器為24.8%,家庭電腦為5.9%。從家電產品普及率增速來看,洗衣機產品普及率在1998年達到90%后,近10年僅提高了4.7個百分點;冰箱產品百戶城鎮家庭普及率在2004年首次突破90%,近5年普及率僅提高3.6個百分點;彩電產品百戶城鎮家庭普及率在2003年超過130%,此后普及率增速明顯放緩,2008年為132.9%,5年間僅提高2.9個百分點。此外,空調、電腦在城鎮家庭仍處于普及率快速提升的階段。總體而言,冰箱、洗衣機、彩電等大家電目前已經進入更新換代的階段,未來每年存量更新換代需求將大大超過新增的購買需求。
我們簡單測算了一下:按照2000年城鎮人口4.58億、城鎮戶均人口數3.44人來測算,2000年城鎮家庭總數在1.33億戶。與此對應的是當年城鎮家庭洗衣機普及率91.44%,冰箱普及率為77.7%,電視機普及率為111.6%。按照家電產品8-10年的壽命計算,2010年國內城鎮市場洗衣機、冰箱、電視的更新換代需求將分別達到1206萬臺、1067萬臺和1553萬臺,僅城鎮市場的更新換代需求將占到上述家電產品內銷數量的50%以上。
“以舊換新”具備諸多優點
與家電下鄉相比,以舊換新政策省卻了家電企業入圍招標、家電產品限價、購買者補貼金申領等諸多環節,縮減了中間環節,方便了消費者置換和購買家電產品。
家電以舊換新實施細則更加貼近百姓消費需求和城鎮家電市場消費實際,具備較好的操作性。我們認為,家電以舊換新試點政策將會激發城鎮家電市場更新換代和消費升級,將有效緩解家電行業產能過剩面臨的問題。以舊換新政策具備諸多優點:
(1)以舊換新手續簡單方便。由專業家電回收公司上門收儲和搬運廢舊家電,省卻了消費者自己處理舊家電的麻煩;同時消費者憑“以舊換新憑證”在指定家電商場就可購買新家電,補貼金額直接在購買新品的價格中予以扣除,較家電下鄉中由農民向鄉鎮或縣級財政部門憑購物發票申領,15天后補貼才能發放到手相比,更加省時便捷。
(2)不限新購家電的型號和價格。家電以舊換新實施細則并未對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腦等新品的型號及售價進行限定,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而家電下鄉不僅規定了各類產品的型號、價格,不同地區入圍的家電廠商和相應家電產品的型號也有所不同,從而限制了農村居民購買中高端節能環保家電產品的選擇。
(3)補貼力度適中。城鎮居民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雖然僅為新品價格的10%,但考慮到新品單價并未限制,因而實際單臺產品的補貼金額很可能超過家電下鄉13%的補貼力度。有投資者擔心廠商會對以舊換新的家電提高售價,從而使政府對消費者的補貼變相轉移給了家電企業。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原因在于家電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家電產品的定價不僅是廠商和消費者的博弈,更是廠商之間的博弈。目前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價格敏感性還是比較高的,家電廠商決不會冒著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擅自提高產品銷售價格。實際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很可能會促使廠商提高中高端家電產品的市場投放比重,而產品供給和競爭的增加反而有可能拉低類似變頻空調、滾筒洗衣機等中高端家電產品的售價,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可能性更大。
(4)家電廠商對以舊換新更有積極性。由于家電產品的存量集中在城鎮市場,因而未來以舊換新的目標客戶集中在城鎮消費者。家電廠商在城鎮市場的銷售網絡、物流系統、服務體系均要大大好于農村市場,因而家電以舊換新的市場,并不需要廠商在營銷、物流和售后服務方面進行過多的增量投入,對廠商而言其投入將會小于家電下鄉。另一方面,由于以舊換新產品無價格限制,產品毛利更高,因而新品銷售對家電企業的盈利提升效應會明顯高于家電下鄉。綜合分析,我們認為相對家電下鄉,廠商對即將推行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積極性會更高。
彩電、洗衣機、冰箱子行業將明顯受益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的9省市,經濟相對發達、城市化水平高、家電產品的保有量較大,因而家電的更新換代需求較高。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省市2007或2008年統計公報,按照各地區居民家庭數量,乘以各省市五類家電產品的百戶家庭普及率,得出了上述9省市五大類家電產品的保有量。從測算的結果可以發現,9省市彩電和空調產品的保有量分別在1.88億臺、1.73億臺以上,冰箱、洗衣機的保有量均突破1.2億臺,家庭電腦的保有量約8500萬臺。
從五類家電產品的百戶家庭普及率的變化來看,上述9省市的彩電百戶家庭普及率在2000年左右已經達到120%以上;而洗衣機、冰箱的百戶家庭普及率2000年左右也已接近或超過90%的水平。空調產品的普及率近年來上升很快,廣東、上海兩地2000年前后百戶家庭空調普及率超過了100%,而北京、浙江、江蘇、福州等地在2002-2003年前后百戶家庭空調普及率達到100%,山東、長沙兩地2008年空調百戶家庭普及率才接近100%。從保有量數據和普及率提升的過程來看,目前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已經進入大規模的更新換代階段,潛在的以舊換新需求較大;而空調產品拆裝工序相對復雜,且大部分存量空調仍處于使用壽命期,其更新換代需求相對較低。此外,9省市家庭家用電腦普及率仍在不斷提升過程當中,北京、上海兩地家用電腦百戶家庭保有量突破了100%,其他省市保有量大致在40%-60%之間,總體而言家用電腦的整體保有量和更新需求相對其他家電產品處于較低水平。
以家電產品平均10年的使用壽命計算,根據我們的上述分析大致可以判斷未來2-3年上述9省市每年彩色電視的更新換代需求在1880萬臺左右,而冰箱、洗衣機的年更新需求在1200萬臺左右,空調產品大致在800萬臺水平,而家庭電腦則在300萬-400萬臺之間。這與我們前面的分析判斷基本一致,即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會對彩電、洗衣機和冰箱行業的內銷產生積極作用,而對空調、家用電腦行業的推動作用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