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計重收費引發貨運市場連鎖反應
2009-7-9 14: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1日,我區試行了計重收費這一新規,令本來習慣于超載超限的貨運司機頭痛不已。為了有錢賺,貨運司機只好提高運價,結果引發了連鎖反應。近日,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停車場:數百貨車司機停車空等
7月7日下午,在南寧市金橋停車場,來自山東的大貨車司機徐振東已經在自己的貨車里睡了5個晚上。盡管如此,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貨物以返回老家。他一臉疲憊地說,6月28日,他從山東日照運24噸蘋果到南寧,整車重44噸,超載4噸。計重收費前,這車蘋果走綠色通道,只需交超載部分的費用,不過一兩百元;如今,因車超載,他無法再享受綠色通道的優惠,貨車南下途中,在安徽被收1200元費用,在湖北和湖南分別被收了700多元,到南寧又被收了600多元。承接這單生意,結果他賠了幾百元。
“以前,我開空車從南寧到憑祥,過路費150多元,如今卻要交300多元。”徐振東說。
為何要超載?徐振東說,貨主請車時都說不超載,裝貨時卻多裝貨,常常會超載。他在金橋停車場等了5天,是想接一單運荔枝的生意,原因是荔枝的質量較輕,即使把車廂塞滿也不會超載。
當日,記者從金橋停車場了解到,平日里,該停車場最多只有七八十輛貨車,當日卻停了150多輛貨車,它們都在等待生意上門。
南寧市泰達停車場入口兩側有數十間門面,門面老板就是貨主與車主聯系的紐帶:貨主請車信息公布在門面前的小黑板上,車主看到了信息就會與貨主聯系,生意成后門面老板收一定的中介費。8日上午,每間門面前的黑板上都寫滿了請車信息,但許多車主在現場轉來轉去,卻無人接貨。據統計,當天在泰達停車場停有六七百輛等待拉貨的大型貨車。
車主王先生介紹說,以一輛四軸車為例,車重14噸,按規定可以載26噸貨。計重收費前,如果該車載36噸(超載10噸)貨從南寧到桂林,每噸貨的運費約80元,他可以收2880元,扣除720元油費和385元過路費以及車輛折舊費、人工費,可賺1700多元。如今,拉同樣的貨僅過路費一項就提高到了890元,加上油費上漲等因素,車主就可能沒錢賺。
記者從泰達停車場管理方了解到,8日一上午,只有80余輛車進入停車場,而計重收費以前,每天上午進入停車場的車多達200輛。一名管理員介紹說,7月的前兩天,該停車場的貨車有明顯增加,到7日前后,車就少了,原因是車主多回家休息了。
高速公路:貨車總體流量下降10%
7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市高速公路安吉收費站。在收費站出入口,放置有計重收費標準的告示牌,收費窗口的電子屏也反復顯示實施計重收費的信息。
安吉收費站副站長吳光偉介紹,高速路采取入口領卡、出口稱重收費,計重收費設備安裝在收費站的出口車道上。與以往相比,現在的收費站增加了3種設備:一是鋪設在出口車道上的稱重儀,稱重儀被埋在出口車道下,在貨車駛過時自動稱出貨運車輛的車貨總重量及超載重量;二是在通道旁邊,有一個稱重儀控制器,負責將車貨總重的信息上傳到收費室的電腦系統,再由電腦系統里的計重收費軟件計算出該貨車的車貨總重、應收取的通行費等;三是在稱重儀的另一邊,還有一臺紅外線車輛分離器,負責將進入收費站的貨車進行分離,不至于混淆計重信息。
當一輛桂P牌照的大貨車從高速路經收費站進入市區時,收費信息電子顯示屏顯示該車車貨總重是45.15噸,超載量為12.88%。收費站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載貨類汽車計重收費標準,對于超限30%以內的車輛,暫按正常裝載車輛的基本費率計重收取車輛通行費。
“實行計重收費后,經過收費站的貨車流量有所下降。”吳光偉說,計重收費模式剛開始實施時,曾有貨車司機因不理解新的收費方式而產生抵觸情緒,發生過堵路事件。路政人員和高速公路管理人員耐心解釋計重收費依據,一些路政人員甚至手持計算器,為車輛“量身計算”收費金額。目前在收費站堵車事件已基本上沒有了。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經過收費站的貨車司機基本上都配合收費人員的工作。
據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初步統計,從7月1日至7日,實行計重收費一個星期的情況來看,經過高速公路收費站的貨車總體流量下降了大約10%。
物流公司:面臨市場漲價壓力
物流公司是通過運輸賺錢,計重收費對物流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南寧一家物流公司的黃經理介紹,公司雖然有車隊,但因貨運量大,他只有從外面請車運貨。7月1日到5日,他以平時的運價請車運貨,卻找不到車,直到6日上午,他把運價提高了20%,才把積壓的貨發出去。
“7月1日以前,一噸貨從南寧運到廣州,運費為150元;如今,一噸貨的運價得漲到180元,否則找不到車。”黃經理說。
一名車主表示,作為物流鏈最下游的司機,市場有什么波動,他們是最敏銳的觸角,計重收費首先影響的就是貨車司機。
運費上漲,物流公司接單時,同樣會提高價格。南寧一家物流公司為此在7月6日特別發出通知,通知各收貨點提高費用,上升幅度約為20%。該公司一名收貨員說,以前托運一個小包裹收20元,如今收24元,顧客意見很大,有的一聽費用漲了,干脆放棄托運。黃經理說,面對車主提高運費和顧客不接受漲價的局面,物流公司備感壓力。
大型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戶。物流公司與大型企業簽訂貨運協議時,最短時間是一年,長的達兩三年,在此期間,物流公司不得擅自提高運價。廣西的計重收費政策實施后,讓一些物流公司的利潤空間大大降低,有的甚至表示無力履行貨運協議。
南寧某物流公司負責人李先生嘆氣道:“運價出現變化,誰都不愿意在行業里率先漲價。不過,物流公司與車主的僵持只是暫時的,因為計重收費將是大勢所趨,市場運價也將整體上揚。”
深度影響:運輸成本轉嫁市場終端
計重收費不僅對運輸市場有影響,還可能波及到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
在欽州種植了10多畝荔枝的老莫,今年6月底,摘下的荔枝當場銷售,一公斤可賣2.2元;到7月初,雖然老莫只剩少量荔枝,價格卻被一壓再壓。7月3日,他一公斤荔枝只賣1.3元。問及原因,老莫說:“只因收購商太狡猾。”
前來收購荔枝的潘某說,不是收購商狡猾,而是車主提高運價惹的禍。潘某說,以前,他打幾個電話,要十幾輛貨車也是招之即來。如今,車主不敢超載,他花相同的運費,運的貨物卻比過去少了很多,每公斤荔枝的成本就會增加。如果他再按正常的市場價收購荔枝,肯定賠錢,在市場價抬不起來的情況下,只好降低收購價。潘某說:“荔枝銷售終端的價格無法提高,收購商不敢收荔枝,農民的荔枝就會爛在樹上。”
貨車司機江師傅說,如今實行計重收費新規,車主只能提高運價,貨主和銷售終端不愿意讓出利潤彌補運價提高的部分,這筆錢最終只會轉嫁到農民或者消費者身上。
延伸思考:徹底治超還須轉換管理思維
南寧市安吉大道一名常年從事載重汽車銷售的經銷商稱,公路“超罰怪圈”的“源頭”在汽車生產廠家。由于核定載重量小的汽車入戶手續費、養路費、過路費等較少,廠家為促銷故意搞“大噸小標”,車輛實際載重能力大,但核定載重量小。如核定載重1.99噸的“乘龍”貨車,改型后比加長“東風”還長,卻可載20噸貨物;“三菱”貨車核定載重8噸,改裝進口發動機后可載重30噸。實行計重收費后,對超限運輸30%以上的車輛將實行加重收費,打擊非法超載運輸,利用經濟杠桿的調節,最大程度地遏制超載,保證了合法裝載運輸者的利益。
廣西交警總隊高速公路管理支隊有關人士說:“前幾年由于國際油價飆升,導致國內運輸成本上揚,不少超限車寧可選擇二級路、三級路,甚至縣級鄉鎮道路,也不愿意選擇上高速路,直接導致低等級路面破壞嚴重,本該流向高速公路的運輸資金流失嚴重的情況。”目前,廣西對載貨類汽車實行計重收費,超載超限車輛最高將被處以6倍的罰款,也可能會出現超限車“扎堆”普通二、三級路,造成高速公路“吃不飽”,普通公路“吃不下”的局面。
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要從根本上破解超載問題,還需要從深層意義上改變“超載成常規、罰款養執法”的慣性思維:一方面,要嚴格規范汽車生產企業核定載重噸數的做法,打擊“大噸小標”的違法行為,對違法企業予以重罰,直至取消相關車型的生產許可證;另一方面,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汽車改裝行業進行嚴格查處,避免“罰款經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