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云南新絲路

2009-7-31 14: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具有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連接我國腹地、東南亞、南亞三大市場的獨特區位優勢。良好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環境,是我國陸上能夠與東南亞、南亞直接相通的地區。而悠久的貿易交往傳統,也使得云南成為“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云南的交通建設,尤其是國際通道的建設,不僅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構建全國交通網乃至亞洲和世界交通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建設國際大通道,打造新“絲綢之路”,將給云南帶來前所未有的大開放和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也將使云南徹底擺脫邊遠、封閉、滯后的發展狀況。 
  高等級化的大通道 
  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簡稱“昆磨高速”)是中國昆明至泰國曼谷國際高等級公路的中國境內路段,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一條重要聯絡線。路線起于昆明,途經玉溪、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洪、勐臘,止于磨憨邊境貿易區中老邊界,與老撾境內路段相接,全長704.09公里。 
  規劃建設昆磨高速公路源于1992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會議(G M S會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優勢,云南省從首屆G M S會議開始就以省級地方政府的身份被納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范疇,并首先提出了以交通為主的“一條鐵路、兩條公路、一個機場”即“1-2-1”合作建議其中,“兩條公路”就包括了修建由中國昆明,經老撾和緬甸,到達泰國曼谷的昆曼國際大通道。1994年末,我國正式以國家身份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并在第三屆G M S會議上與次區域各國再次達成了“解決制約次區域經濟發展的交通問題,是開展次區域經濟合作的當務之急”的共識。隨后,加快次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公路交通發展逐漸成為G M S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并得以逐年推進,分步實施。 
  作為連接東南亞國際大通道的昆曼國際高等級公路,從1996年正式開工建設。在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委的關心、指導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廳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亞洲開發銀行給予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的艱苦奮斗,截至2008年3月,昆磨公路已分段新建、改建成高速公路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其中,昆明至玉溪段85.71公里六車道高速公路已于1999年4月17日建成通車;玉溪至元江段112.09公里四車道高速公路已于2000年10月29日建成通車。 
  2001年12月,中共云南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把云南建設成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只有建設好國際大通道,進一步擴大開放,才能給云南帶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目標確定后,云南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構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與發展等機遇,積極推進云南國際大通道的建設步伐。 
  隨后,元江至磨黑147.37公里四車道高速公路于200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磨黑至思茅段71.41公里為已建二級公路;思茅至小勐養段97.76公里四車道高速公路于2006年4月建成通車;2008年3月21日,備受世界矚目的中國昆明至泰國曼谷公路國內段小磨公路完工通車。至此,昆明至與鄰國老撾接壤的磨憨口岸全程實現高等級化并貫通。這是繼云南新街至河口連接越南老街省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后,云南建成的又一條連接東盟國家的高等級公路。 
  國際交流的大通道 
  建設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對我國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云南具備從陸路上連接我國腹地、東南亞、南亞三大潛在市場的優勢。云南毗鄰東南亞、南亞兩個巨大的國際市場,一個是擁有10個國家約5億人口的東南亞市場,另一個是擁有7個國家約13億人口的南亞市場,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建設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為實施“走出去”戰略,形成資金、技術、人才、勞動力、信息、商品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與有效的區域經濟互補,在更大范圍內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為國內、國際之間物流、客流、信息流的交流與溝通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了把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的機遇和可能。 
  從1978年到“九五”末,云南的進出口總額從1億美元增加到20億美元,經歷了20年。但“十五”期間,云南積極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與東盟各國特別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進出口總額從20億美元增長為47億美元,只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 
  云南省與越南、緬甸已簽定運輸工作協議,雙方已經增開客貨運輸入境線路,云南車輛可以抵達老街省部分縣市,而老街車輛可以進入云南省的蒙自縣和個舊市,景洪客運班車可到達中緬邊境接送旅客,為雙方客運、貨運創造了有利條件。2005年,通過河口口岸的進出口貿易量為35.7億元,2008年高達85.8億元,在全省口岸中排名第一。隨著蒙自至河口高速公路的即將全線通車,交通條件的改善必將吸引更多的人來河口尋找發展機會。在進出口貿易中,目前總的還是出口大于進口,出口商品以有色金屬、鋼坯、鋅錠、化工、電力等大類為主,進口商品主要是礦產品、復合橡膠及農產品。涉及多達30多個國家地區。 
  目前,云南省共有4條大型出國通道。分別是昆明—河口—越南;昆明—磨憨—老撾;昆明——姐告——緬甸;昆明—騰沖—緬甸(密支那)—印度。建成通車后的昆曼高速公路,可將昆明的出國物資在24小時以內運到泰國曼谷,還可直通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服務全國的大通道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以來,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推進云南境內國際大通道的建設。 
  1986年8月,云南開始建設第一條高等級公路石林—安寧公路。它的建成通車,使云南高等級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1992年,云南確定了“大干3年,基本完成6條交通干線公路改建”的方針,不僅承接了自古以來云南每一個歷史階段“大通道”的基本走向,更是日后云南通邊、出省、入海高速公路大通道的雛形。 
  到2009年,云南省已經基本建成以昆明為中心,輻射全省(包括4條通往越南、老撾、緬甸、印度)的高等級公路網絡。大通道的建設還有力地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特別是將西南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西南地區自然資源富集,尤其是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和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加快開發西南地區,關鍵是要突破交通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以“大交通”促進“大開發”。依托國際大通道,大力發展通道經濟:一是合理部署交通節點,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千方百計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確保國際大通道運量不斷增長;三是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快在云南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現代物流中心,力爭使云南省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物流樞紐;四是牢牢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機遇,強調服務他人,努力構筑信息平臺、市場平臺、金融平臺、人力資源開發平臺和公共事務機構平臺;五是加強與周邊國家協商,加快建設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昆明—萬象—曼谷經濟走廊、昆明—曼德勒—仰光經濟走廊。 
  云南建設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為西南地區對外開放打開一個便捷的通道,提高西南省市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進而促進整個西南地區的大發展,促進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1993年以來,云南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7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昆明已經發展成為集對外經貿洽談、商品展覽、招商引資、經濟合作等為一體的區域性國際商務平臺,在國內外特別是東南亞、南亞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09年6月7日,作為G M S經濟走廊活動周的焦點——昆曼公路物流運輸便利化國際研討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商務部、云南省商務廳、交通廳相關負責人及老撾、泰國代表,共同就昆曼公路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了交流。早在1999年,老撾、越南和泰國就率先簽署了《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以下簡稱《協定》),中國于2001年加入該協定,《協定》于2003年正式生效。到了2007年,大湄公河次區域(G M S)六國完成了《協定》附件和議定書的全部談判及簽署工作。隨后,我國在簽署的相關備忘錄中,將河口、磨憨、瑞麗和友誼關及其配套線路納入《協定》。 
  云南省商務廳表示,云南可以先允許100輛泰國貨車通過昆曼國際大通道入境,將石油、熱帶水果等泰國特產運來昆明銷售,有關部門甚至已經愿意設置泰國石油云南的專銷區。 
  云南國際大通道,作為云南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其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