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年抗戰”能否走出“越治越超”怪圈
2009-7-29 11: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現場會日前在太原召開。山西作為煤炭大省、運輸大省,也曾經是“超載大省”,從2007年開展新一輪治超以來,公路超限超載率由8%至11%下降到0.2%。交通運輸部把全國治超會議放在山西,其用意不言自明。
但僅山西而言,就進行過“多輪”治超,每次都“無功而返”。這次治超能否走出“越治越超”的怪圈?
“行政”在與“市場”的博弈中屢敗屢戰
“超載是利益群體對公共產品的過度使用,當公共產品被嚴重損害后,政府就應當出手進行管理。”山西省交通廳副廳長張志川這樣解釋治超。交通運輸部一位負責人認為,超載是市場行為,而治超是政府行為。
山西既承擔著本省煤焦公路外運的壓力,陜西、內蒙古的大批運煤車也要通過山西運往東部。山西飽受超載之痛,僅2007年就有3座橋梁被超載車壓塌,其中太原市郊的一座橋梁被一輛車貨總重180噸、相當于三節火車皮的卡車壓垮。超載每年給山西造成的路損達10億元,貨車超限超載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礦難還要多。
山西從2000年就開始進行過多輪治超,但一輪又一輪的治超不僅無功而返,而且超載更加猖獗。“以往的治超成果只能維持三五個月,最多不超過半年。”山西省治超辦主任李順通說。
在這“行政”與“市場”的博弈中,“行政”屢敗屢戰。群眾說,超載不但沒有被治住,一些治超機構和執法人員卻成了治超的最大受益者,治超點成了“收費站”,治超成了“財源”。群眾對政府的執政能力產生了置疑。 “治超問責”:向行政手段的執行主體下猛藥從2007年12月到今年6月底,山西有428名干部因治超不力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縣處級干部7人。朔州市山陰縣縣長成為全國第一個因治超不力被免職的縣長。
“治超,下邊涌動著暗流;追責,往往流于形式。”山西省治超領導組總監督員呂日周說。
“行政手段”的執行主體--各級干部及執法人員中的一些人作風不實,而責任追究不能從嚴,“出了問題能擺平”,是治超難以根本遏制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山西把治超納入各級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各市、縣(區、市)政府為責任主體,市、縣(區、市)長為第一責任人,建立了嚴格的責任倒查機制,如果出現超載車,執法部門將追查車的運輸源頭、車輛改裝企業、沿途所經執法站點及當地政府部門的責任。
去年古交市發現嚴重超載現象,執法部門對車隊所在企業及煤礦罰款680多萬元,對古交市的行政領導也進行了處理。“確實怕了,現在基層把治超作為工作重點中的重點。”不少執法人員“談治超而色變”。
“為了使治超問責有嚴格的執行標準,山西先后出臺了2個政府規章、6個政府文件,并將治超上升到法律層面,省政府草擬了《山西省治理車輛非法超限超載工作條例》,近期將提交省人大審議,可望在明年一季度頒布。”山西省交通廳副廳長張志川說。
防止行政部門與市場主體成為“治超利益共同體”
“山西好風光,山美煤更美,煤車一路來,人人都吃煤。”山西的跑車人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從晉、陜、蒙地區出發的一輛輛運煤車一路“跨黃河、過雁門關、越娘子關、走殺虎口”,把一噸噸“黑金”輸送到京、津、冀及其他東部地區的同時,也“養育”了一些治超執法者。一些地方只要繳了罰款就能過。記者曾經調查過從陜西到河北的一些運煤車,一路上的罰款要占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一名負責人說,針對這個問題,山西這次治超對所有超限超載車輛實行無條件卸載,徹底消除“花錢買路”的做法,對拼裝車輛強迫恢復原狀。
在實行嚴格的“治超問責”的同時,山西省各級政府逐漸把治超工作經費納入了本級財政預算,全省119個縣(市、區)中有52個治超辦經所在市編辦批準設立為常設機構,對治超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了保證。2008年,省級財政安排了1.5億元專項經費用于治超工作。新一輪治超以來,山西省公路“三亂”舉報下降了38%,其中涉及治超的舉報數下降66%。
治超必須實施綜合治理
從2007年新一輪治超以來,曾經是全國超限超載最嚴重地區的山西,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路橋損失大幅下降,一些交通要道,如中西部地區通往京津地區的石太高速公路暢通率明顯提高。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日前在全國治超工作現場會上說,“必須清醒看到,運輸車輛超限超載的深層次原因尚未消除,長效機制遠未健全完善。今年6月以來,連續出現的黑龍江鐵力西大橋垮塌、天津津晉高速公路匝道高架橋垮塌,初步調查的原因都是嚴重超載所致。”
記者在山西看到,在治超過程中,山西運用了不停車快速檢測系統、治超站點遠程監控系統、治超執法同步攝錄裝備等科技手段,還運用了車輛通行費獎罰的經濟手段。
在“車源”治理方面,山西省也做出了有益嘗試。如臨汾市發展廂式化貨車,既可以限制裝貨總量,也可以解決煤、焦及其他礦粉造成揚塵污染的難題。但起初由于加裝的廂式車輛不符合公安交警的規定,車輛屬“非法改裝”,上不了牌照無法上路行駛,雖經省政府領導協調車輛上了牌照,但由于外省不認可,車輛只能在省內運行。
山西省交通廳副廳長張志川認為,希望有關部門頒布廂式化貨車改裝標準和鼓勵政策,嚴格車輛出廠技術參數監管,同時對嚴重超限超載的行為,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或破壞公共財產罪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