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小企業減成本要選對流程

2009-7-27 19: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企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而中國作為在世界經濟之林中迅速崛起的舞者,在世界經濟舞臺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雨后春筍般崛起,開始弄潮市場的博弈之旅。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劃分標準,到2008年我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將超過4500萬戶,而這些年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職工人數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則占據了中國企業9成以上的席位,成為目前中國信息化需求最具潛力的生力軍。
  然而,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做得遠遠不夠,面臨三大問題:一是投入資金不足,二是專業人員缺乏,三是信息化認識水平不足。析其原因,也有三方面:首先是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大,影響了他們的信息化積極性;其次是現代信息技術更新快,專業人員培訓滯后;再次,是中小企業在信息化管理方式變革上還不適應。因此,中小企業更該結合實際,循序漸進,推動信息化發展。
  據筆者側面了解,很多中小企業是因為外部壓力走上信息化的道路的。中小型企業市場專業化分工的特性往往更顯著,因而,它跟其他企業的業務協同需求是比較突出的。
  如果企業主營業務依附于另一個大企業,比方說,它是另一企業的專營經銷商,那么,為了業務的順利開展,它可能會相應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因為有些大廠商可能對訂貨單據有嚴格的格式規定,只接受網上訂單,不接受手工填報的單據。
  然而,對于業務流程相對簡單、應用需求相對單一、經營狀況經常變化、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中小企業來說,不適合選擇使用那些系統復雜度高、使用難度大的產品。另外,與財大氣粗的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制造企業可能存在資金方面的限制,這同樣讓它難以支持一個大而全的企業信息化方案。
  幸運的是,并不是大而全的軟件才對企業起促進作用,對中小企業來說,簡單適用的軟件能帶來明顯的變化。關鍵是要挑選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軟件,對癥下藥才會藥到病除。中小型企業可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滾動式”的投資方法,認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是從信息化效益最明顯的業務切入,隨著業務的發展,逐步擴充或調整企業的系統。
  中小企業在起步之初,非標準的流程是很多的,信息系統意味著標準化,企業反倒覺得將他們框死了。非標準化意味著靈活機動,但是,企業也被限制在低水平運作的層面上,它們沒法作更大的事情,要脫離這種狀況,必須走標準信息化之路。
  而在踏上信息化之路前,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成果和過程要有個合理的預期,“合理期望”是中小企業成功實現信息化必需的健康心態,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舉例說來,物流成本在制造型企業總成本中所占份額是相當大的,尤其是食品行業,其運輸與倉儲的成本是更是突出,特別是像液態類袋裝飲品、速凍類食品等。
  然而,企業的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是極為復雜的。其一,企業的物流水平跟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直接關聯,如企業的生產和供應網絡的總體布局。其二,它還受地區交通運輸環境的制約,如交通網絡和承載能力等。再者,企業有可能將物流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機構。物流信息化不能出脫于這些因素的制約,它是物流系統規劃與執行的輔助工具,而非其本身。
  再優秀的物流信息化系統,它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效果也會因為需要跟企業業務磨合而存在一個滯后期,并且跟企業的內外部環境、信息系統應用范圍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將信息化系統作為點綴,或是對其寄予過高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
  中小企業信息化可遵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策略。企業通過整體規劃,給信息化目標確立一個大方向,如“企業深度分銷管理”、“客戶關系開發與管理 ”、“有效監管企業物流”等等。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需要即刻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一步到位地企業內推行一個輝宏信息化工程。
  在大方向確定后,企業可結合行業和自身特點,先挑選成效較明顯的業務流程,實施一個功能相對簡單的信息化系統。系統簡單并且可以不涉及企業的核心業務,中小企業的靈活多變的經營風格得以保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