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搞活棉花流通 促進棉農增收

2009-7-26 12: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棉花是我縣除水稻外第二大宗農產品,長期以來,我縣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省穩居前列,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在棉花生產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如何搞活棉花流通,幫助棉農增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澧縣棉花流通發展的現狀
  社企分開為我縣棉花產業發展提供了機制創新。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2003年,縣供銷社與棉麻公司順利實行了社企分開。棉麻公司在5個下屬企業中開展內部改革,置換了職工身份,召募股東20人,注冊成立了澧縣華湘棉麻有限責任公司。新的公司在組建初期,顯示了生機和活力,當年10月份,省政府在澧縣召開社企分開工作會,向全省推介了我們的做法和經驗。但是,由于實行承債式經營,內退內養的人員包袱特別是債務包袱沒有甩掉,生存發展受到制約。加上大部分是原棉麻公司的職工,仍然有坐大船的思想。因此,華湘棉麻公司在縣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于2008年進行了第二次改革,走破產程序,徹底甩掉包袱,重組了湖南華湘棉花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下設小渡口、喬家河、銀盛紡織3個子公司。
  棉花市場流通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2000年以前,我縣棉花一直由供銷社和棉麻公司為主經營,1997年棉花收購網點達到91個,收購皮棉383228擔。之后,棉花市場逐步放開,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棉花加工企業收購的棉花80%以上都是從小商小販手中收購的。為爭奪有限的棉花資源,收購不分等級,加工不求質量,混等混級等行業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棉花加工龍頭缺乏,資源浪費,影響品牌形成。社企分開前,我縣棉花加工企業只有5家。近幾年,縣內又新辦了湘鄂棉業、益林棉業、中興棉業等幾家有一定規模的加工企業。據統計,目前全縣已進行工商登記的棉花加工企業有67家,還有無法統計的小皮輥軋花機。這種企業太多,規模太小的格局造成了棉花加工能力過剩,資源閑置浪費,效益無法提升的結果。
  搞活棉花流通  幫助農民增收的建議
  2008年,省政府出臺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棉花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按照國家棉花優勢產業帶建設規劃和棉花良種補貼政策,全省在環洞庭湖區和衡陽盆地兩大優勢區域擴大棉花生產基地,重點抓好澧縣等14個基地縣建設,為我縣棉花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搞活棉花流通,促進棉農增收。
  進一步深化棉花企業的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真正將企業改革成適應市場經濟和棉花產業化發展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推行棉花期貨交易,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降低棉花流通成本。
  建立棉花專業合作社,搞好棉花企業和農民的合作。2008年,由縣供銷社牽頭,華湘棉花產業公司在全縣選擇了6個村與1040個農戶成立了澧縣富民棉花專業合作社,植棉面積5600畝,收購籽棉13000擔,價格每斤高出市場0.2元,幫助農民增收26萬元,年終專業社還為農民返利5萬元。這種聯合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今年,又有11個村的2000個農戶積極要求入社,植棉面積達到2萬畝。
  發展棉花加工龍頭企業。第一步,可以組建棉花流通協會,為會員和政府提供服務。第二步就是要求棉花企業摒棄互不往來,惡性競爭的陋習,在互利雙贏的基礎上,通過控股、參股、加盟、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走聯合經營、共同發展之路,促進龍頭骨干企業的形成和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