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上半年物流行業發展形勢整體向好 增長滯后

2009-7-25 3:1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王若懿
    針對我國上半年物流運行統計數據 (見A2版),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深入剖析了數據背后透射出的行業發展形勢。
    蔡進說,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宏觀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7.1%,說明我國經濟處于企穩回暖的關鍵時刻。而上半年物流業的運行狀況與經濟形勢走勢一致,向好的方面發展。
    從規模上來看,上半年社會物流總額達到42.9萬億元,和去年上半年相比有所回落。蔡進解釋說,這并非是規模的下降,而是受到了物流價格下降這一因素的影響。因為物流價格目前還處于下降的區間。除去這一因素,物流總額其實是增長的,扭轉了第一季度物流總額負增長的局面。
    此外,蔡進表示,物流效益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比如物流業的增加值完成了9040億元,同比增長2.1%,比第一季度有所回升。此外,根據數據顯示,物流總費用上半年是2.5萬億元,從其與GDP的比例來看,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為什么經濟增長快,物流投入大,物流的費用率卻下降了?”蔡進表示,“這是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帶來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有效降低了經濟運行中間的物流成本費用。”
    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物流業的固定投資是上半年的一個亮點。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物流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9244億元,同比增長61.8%,比1~5月又加快了4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5%的增幅。蔡進表示,這是國民經濟的行業當中,投資增長較快的行業之一。主要原因在于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直接拉動了物流業的固定投資。同時,這也預示著日后我國物流業發展會具有更加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后勁。
    “雖然總體情況較為樂觀,但從統計到的情況看,上半年的物流業發展也存在不少問題。這其中,增長滯后、總體效益不夠理想、收費價格處于下滑趨勢較為突出。”蔡進告訴記者。(下轉A2版)

□本報記者王若懿
(上接A1版)
    蔡進認為,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整個物流業的增長水平還是滯后于經濟發展,GDP增長了7.1%,雖是加速增長,但物流業從總規模上看發展水平還是相對滯后。第二季度的物流效益雖然要高于第一季度,但相對去年,還是偏低。這一問題在企業中表現突出。據統計,物流企業的效益已形成虧損,1~5月企業的利潤額下降18.3%。從總體情況來看,物流增加值是9040億,增長了2.1%,雖然增長了,但只占GDP比例的6.5%,去年同期占到6.9%。比重下降說明整個物流業的效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蔡進強調,形成此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市場需求不夠旺盛,二是成本壓力大。比如油價上漲,對物流業的經營形成很大壓力。此外,由于市場不景氣,物流業的收費價格一直處于下降趨勢,效益空間受到擠壓,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壓力。從長遠來看,這將不利于物流業的發展。
    另外,蔡進還談到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如果把上半年物流業的運行狀況,放在整個宏觀經濟中間看的話,出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經濟總量增長較快,但流通總量卻增長緩慢,兩者差距過于明顯。按照普遍規律,流通量的增長是要滯后于經濟總量的增長,但卻不至于差距過大。因此,此現象說明,經濟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并非真實體現實體經濟的增長。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中是否存在泡沫現象,或是通貨膨脹的壓力值得業內人士關注。
    談及上半年物流業的總體運行狀況,蔡進指出,上半年物流業雖然向好的方向發展,但起伏性大,基礎不夠牢固,不穩定因素多。不過,從上半年良性運行的情況看,下半年物流業會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不僅體現在增長率的提高上,物流業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也會加強,這對推動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下半年物流業整體狀況有望呈現 “穩定、持續、協調”的特點。而且,上半年一直拖后腿的進出口物流,有望在下半年好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