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婁底市現代物流狀況調研報告

2009-7-24 17: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代物流即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包裝、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
  完善的物流將起到減少人力,減少企業內部運作環節,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的作用。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物流已從商流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現代產業,成為經濟和貿易發展的強有力支柱,并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物流產業被西方經濟學家稱為繼勞動力、自然資源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按世界銀行的估算為16.7%,而美國為10.9%,歐洲為12.02%,我市估計占20%以上。國際社會的物流產業已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全面快速發展階段,而我市的物流業目前還是起步階段。婁底是全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又是全省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完全有條件建成全省一流的物流基地。而目前我市沒有一家上規模、上檔次的物流中心,這與我市的交通區位優勢、原材料生產基地是極不相稱的,也制約了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將我市現代物流狀況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現代物流現狀
  (一)農業物流
  我市的大宗農產品主要包括糧食、肉類、中藥材、南竹等,也是一個人多地少糧食商品率低且不能完全自給的農業大市。每年進口糧食近30萬噸,主要以大米、玉米為主,大米主要從常德、益陽、寧鄉、衡陽等地調入,玉米主要從北方調入。有少量質地一般的糧食調出至廣東、貴州等外省。蔬菜和水果主要銷往本地和長株潭。肉類主要銷往本地、長株潭和廣東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在促進農產品流通、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農產品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如婁星區現有專業水果批發市場一個,專業農貿批發市場10個;二是農產品物流主體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如畜牧業和水產業出現了持續增長的趨勢;三是農產品銷售方式有所創新,如連鎖經營、配送和網上銷售等現代方式已開始逐步使用。
  我市的農產品物流雖然起步,但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仍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現代物流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產品物流市場發育程度低。農民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小農經濟成分過大,以市場為導向的農產品規模生產加工企業少,分散、細小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農產品的交易,農民呈無組織分散狀態進入市場,以挑籮擺攤的居多,缺乏市場競爭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2、農業物流資源與功能缺乏有機整合。如農業生產資料批發商與供應商、農機生產企業與批發商、農產品批發市場與超市等,各自為陣,布局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導致農業物流整體服務水平不高,資源利用困難。
  3、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低。我市的農產品物流還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對鮮活農產品損失很大。另外,我市農產品加工技術水平低,大部分是初級加工或者不加工,產品附加值不高;農產品加工包裝能力也較低下,品牌數量少,覆蓋率低。
  4、農民整體素質不高。我市農民接受過農業系統培訓的人不多,對農業生產、加工、經營、銷售、儲運管理的知識缺乏,通過建立良好的農業物流組織形式實現規模、經濟、便捷的農用物資供應和農副產品銷售的理念和知識缺乏。
  5、農業物流信息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導向,農資和農產品物流的流向帶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不能以最經濟、便捷的方式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2007年婁底市主要農產品產量表(萬噸)
產品名稱
產  量
產品名稱
產  量
糧食
172.72
水果
14.83
油料
3.5
肉類
36.5
棉花
0.07
禽蛋
2.25
煙葉
0.14
水產品
6.67
蔬菜
82.1
總量合計
318.78
  (二)工業物流
  我市是全省原材料能源基地,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鋼材、煤炭、電力、建材、機械、化工是我市的6大支柱產業,其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我市工業產品的產量大,所需原材料也大。據有關資料統計,2007年我市的貨運量超過10084.4萬噸。從主導產業的分布來看,貨物主要從漣鋼和冷鋼流進流出,尤以漣鋼的貨運量大。
  從我市工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婁底工業物流的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1、第一支柱產業鋼鐵的原材料供應與產品銷售均兩頭在外,物流運輸成本高。鋼鐵企業80%的原材料購進和約70%的產品銷售在省外國外,運距長,運輸成本高。
  2、鋼鐵企業內部物流量巨大。據有關資料統計,鋼鐵企業內部運輸物流量約占生產量的1/2,若每噸運輸成本節省0.1元,則凈利潤可增加500—600萬元。
  3、物流品類相對集中,便于組織大批量運輸。我市目前購進的物資品種主要有鐵礦石、煤炭、焦炭、廢鋼、生鐵等,銷售物資主要有鋼材、煤炭、水泥、化工產品等。這有利于企業組織大批量的運輸,特別是鐵路的運輸,也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我市工業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缺乏供應鏈物流觀念,物流社會化程度不高。我市工業品在產銷過程中自營物流比重大,物流社會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社會物流有效需求不足,規模效益差,另一方面資源利用率不高,物流成本上升。從對區域內重點骨干企業的調查來看,企業管理的運作模式主要是“大而全、小而全”,信息不暢,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顧客滿意的服務水平,物流成本高。
  2、庫存較大。由于我市工業的供銷均兩頭在外,運距長,又受海運、港口、碼頭、鐵路等多方面運輸條件的制約,庫存較大,因而物流成本相對較高,降低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汽車物流組織化程度低。或自運、或供銷商運輸,運輸市場沒有有效整合,散小多弱,缺乏規模;且供給銷售方向不一致,導致雙向對流難以形成,空駛率高,物流成本增加。
  4、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術在我市企業中的應用仍處于低級階段,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真正采用互聯網或信息技術進行相互之間的業務往來。物流企業間的信息資源不能共享,缺乏一個有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2007年婁底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表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鋼材
萬噸
630.03
萬噸
3.16
生鐵
萬噸
631.57
萬噸
3.63
水泥
萬噸
407.76
合成氨
萬噸
14.37
原煤
萬噸
705.01
農用氮、磷、鉀化肥
萬噸
25.17
洗煤
萬噸
309.26
鐵礦石原礦量
萬噸
28.08
焦炭
萬噸
197.46
硫酸
萬噸
9.79
石膏
萬噸
153.07
農機
萬噸
250
 
  (三)商貿物流
  近年來我市商貿物流發展迅速,在加快商品流通,促進工業化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規劃不科學,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無序發展。突出表現在:小規模市場多,大規模市場少;零售市場多,批發市場少;綜合市場多,專業市場少;以市場建設為名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多,商家投資建設商業網點的少。由此帶來的規劃與建設脫節,設施建設與產業要求不符等問題,導致市場的輻射功能、服務功能以及推動市域經濟發展的促進功能比較脆弱,同時,導致無序設置,重復建設嚴重,不少商業、服務業設施的設置與城市功能分區不協調,嚴重影響了城市品位的提高。
  2、物流配送業嚴重滯后,流通現代化水平較低。目前,我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產業基地,沒有專業化的配送中心。市區僅有幾家大型綜合連鎖超市(沃爾瑪、新一佳、步步高等)設有系統內的配送中心,而第三方物流配送、專業化配送中心則幾乎為零。
  3、現代新型零售業態比重低,整體業態結構較為粗放。我市零售業態大部分是傳統的店鋪式銷售,無店鋪的現代銷售很少,目前還沒有一定真正的電子商務企業。
  (四)物流企業及運輸基本情況
  1、物流企業
  據我們調查統計,目前我市注冊的物流公司共19家,從業人員2500余人,主要有大漢集團、九龍集團、婁底郵政物流園、漣鋼汽運、冷水江安達公司、冷水江順達公司、漣源金星公司等。但個體運輸占絕對比重,規模小,大多經營傳統的運輸、貨運、倉儲項目,效益低。運輸工具以普通貨車居多,采取的運輸方式也較單一,水陸聯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市場信息不通暢,資源組織效率低,供求雙方矛盾突出;市場規模化程序還不夠,缺乏相應的法規政策,加上監管力度不夠,導致很多不良后果,如超載嚴重,物流企業與用戶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夠穩固等。
  我市尚未形成一體化的現代物流系統,貨物運輸與商品流通仍沿襲傳統流通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供應商到批發商、再到經銷商、機構消費者及最終用戶的過程是傳統的點線模式,沒有形成系統的供應鏈網絡。
  (2)供應、生產和銷售各環節不能實現實時聯動,物流信息滯后,供、產、銷活動不能形成連續物流系統。
  (3)物流硬件落后,沒有具備較大規模的公共倉儲、流通加工市內配送中心。
  (4)缺乏地區性的綜合物流運營企業,既有的車站、運輸公司等基本上從事單一的運輸裝卸活動。
  (5)除了傳統的運輸、倉儲等活動,社會物流服務沒有開展起來,大型的商場或工業企業基本上是自營從事與基本業務相關的物流服務,滿足企業自身的需求,“小而全”、“大而全”的現象仍然明顯。
  (6)物流運輸價格惡性競爭,物流市場不規范,管理與技術手段落后,物流效率不高、成本高。
2007/2008年婁底市貨運車輛及分類表(表1)
標名稱
單位
序號
總計
個體
變動率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總計
個體
貨運車輛總計
1
22028
21114
19103
17979
-4%
-6%
 
噸位
2
67463
71932
53645
56063
7%
5%
載貨汽車
3
18814
19598
16044
16588
4%
3%
 
噸位
4
63253
69622
51022
54893
10%
8%
1、按車型結構分
 
 
 
 
 
 
 
 
  欄板貨車
5
18594
19343
15982
16482
4%
3%
 
噸位
6
62217
68291
50759
54559
10%
7%
廂式車
7
145
16
38
82
14%
116%
 
噸位
8
531
575
76
147
8%
93%
  #冷藏保溫車
9
9
6
 
 
0%
 
 
噸位
10
26
26
 
 
0%
 
  集裝箱車
11
 
 
 
 
 
 
 
噸位
12
 
 
 
 
 
 
 
TEU
13
 
 
 
 
 
 
  罐車
14
75
89
24
24
19%
0%
 
噸位
15
505
756
187
187
50%
0%
2、按經營范圍分
 
 
 
 
 
 
 
 
  普通載貨汽車
16
18405
19123
16.104
16452
4%
3%
 
噸位
17
62217
66398
50767
54418
7%
7%
  專用載貨汽車
18
409
475
30
136
16%
353%
 
噸位
19
3150
3224
255
475
2%
86%
  商品汽車運輸車
20
 
 
 
 
 
 
噸位
21
 
 
 
 
 
 
  大型物件運輸車
22
22
22
 
 
0%
 
 
噸位
23
650
650
 
 
 
 
  危險貨物運輸車
24
162
158
3
3
-2%
0%
 
噸位
25
765
662
38
38
-13%
0%
2007/2008年婁底市道路運輸戶數與從業人數表(表2)
指  標  名  稱
單位
序號
2007年
2008年
變動率
1、道路貨物運輸業戶數
7
18949
17297
-9%
  其中:普通貨運
8
16984
16610
-2%
        貨物專用運輸
9
 
117
 
            內:集裝箱運輸
10
 
0
0
        大型物件運輸
11
22
22
0%
        危險貨物運輸
12
17
17
0%
        其  它
13
2045
730
-64%
2、道路貨物運輸從業人員
5
20416
25782
26%
  其中: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
6
19648
25040
27%
          內: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
7
157
180
15%
  其中:危險貨物運輸押運員
8
182
185
2%
        危險貨物運輸裝卸管理員
9
96
96
0%
        貨運站(場)經營從業人員
12
20
20
0%
  2、貨物運輸量
  據我們調查,2006年我市的貨運量為9522萬噸,其中鐵路2998萬噸,公路6445萬噸,水路79萬噸。2007年我市貨運量為10084萬噸,其中鐵路3114萬噸,公路6865萬噸,水路105萬噸。婁底火車站2007年運輸物資850萬噸,運出物資800萬噸,2008年運進物資1200萬噸,運出物資1100萬噸。
2007年主要原材料采購與主要產品銷售的流量與流向
主要原材料采購
鐵礦石
焦炭
煤炭
廢鋼
生鐵
年采購量
650萬噸
150萬噸
590萬噸
50萬噸
60萬噸
主要采購地
省內
380萬噸
60萬噸
320萬噸
50萬噸
25萬噸
省外
 
90萬噸
270萬噸
 
35萬噸
進口
270萬噸
 
 
 
 
采用運輸方式
鐵路
占70%
占70%
占70%
占40%
占70%
公路
占15%
占15%
占15%
占60%
占30%
水路
占15%
占15%
占15%
 
 
航空
 
 
 
 
 
主要產品銷售
薄板
帶鋼
工業用材
螺旋鋼
煤炭
洗煤
水泥
年銷售量
250萬噸
70萬噸
90萬噸
 
450萬噸
150
251
主要銷售地
 
省內及
周邊省
華東地區
省內、華東地區
省內及廣東、貴州等省
本地及
周邊
本地及
周邊
本地及
周邊
采用運輸方式
鐵路
占60%
占100%
占50%
占40%
占20%
占20%
占20%
公路
占40%
 
占50%
占60%
占80%
占80%
占80%
漣鋼2006年鋼材產品流量與流向
合計
(萬噸)
區域流量(萬噸)
中南
華東
華南
西南
出口
400
126
86
123
35
30
比例(%)
31.6
21.5
30.6
8.8
7.5
2006漣鋼產品外發計劃
序號
計劃銷量
(萬噸)
鐵路運輸
公路運輸
運輸量(萬噸)
日均發車
公路直達(萬噸)
公水聯運(萬噸)
鋼材合計
400
248
119
92
60
水渣合計
150
45
20
105
0
合  計
550
293
139
197
60
進口礦物流成本比較(單位:元/噸)
運輸途徑(方式)
湘鋼
漣鋼
備  注
北侖港(鐵路)
137
145
1.物流成本包括:港口、鐵路、貨代等方面發生的全部費用;
2.北侖、羅涇、南通港根據不同礦種收費標準不同,精粉需增加2~10元/噸,塊礦增加7~10元/噸;
3.湘潭至漣鋼組織公路對流;
4.岳陽至湘鋼、漣鋼組織鐵路運輸。
羅涇港—湘潭(水路)
118
152
南通港—湘潭(水路)
120
151
南通港—岳陽(水鐵聯運)
121
126
羅涇港—岳陽(水鐵聯運)
124
129
北侖—甫遇—岳陽(水鐵聯運)
155
160
北侖+南通—岳陽(水鐵聯運)
159
164
北侖+羅涇—岳陽(水鐵聯運)
164
169
馬集山—羅涇—岳陽(水鐵聯運)
165
173
馬集山—南通—岳陽(水鐵聯運)
170
178

  二、發展我市現代物流對策
  市政府已開始重視現代物流業的發展,2007年9月,由市經委、市商務局牽頭,委托湖南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研究所已編制《婁底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6-2020)》,該《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通過,下一步關鍵在抓落實。如何使物流業在我市真正發展起來,是一個多部門配合、多方聯動的大課題,我們認為還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提高思想認識
  我市現代物流的現狀,既與我市的區位優勢、產品優勢地位不相稱,也與周邊地區存在較大差距,還與當今崛起的現代物流發展形勢極不相適應。如還不引起足夠重視,勢必影響我市經濟的科學發展、后發趕超,拖經濟發展的“后腿”。因此務必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物流產業作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以此來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力爭通過5至10年的時間,使物流產業對我市GDP的貢獻率達到8%以上。
  (二)組建專門機構
  建議成立婁底市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市長任副組長,市商務局、市經委、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地稅局等部門的領導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專門抽調幾個懂業務的同志為辦公室工作人員。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編制發展規劃和分步實施方案,制訂優惠政策,協調各方關系。
  (三)落實發展目標
  《婁底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6-2020)》已確定發展目標:力爭在5年時間內,建立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物流資源共享;重點建設婁底市和冷水江市2個營業收入過10億元的物流園區,培育2-5個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大型物流企業,建成5-10個現代化的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業務中的比重占60%以上,工商企業物流成本逐步下降,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在2005年18.9%的基礎上下降2-3個百分點。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就是如何把《規劃》落到實處。
  (四)制定優惠政策
  建議市政府參照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湘政辦發[2007]41號),出臺《婁底市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注冊登記條件、經營范圍、投資領域、稅收優惠等方面比省政府的文件更進一步放寬。進一步規范收費管理,改善經營環境,筑巢引鳳,培育發展物流企業,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扶持。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以各種形式進入現代物流服務領域,發展一批現代物流企業;促進現有運輸、倉儲、貨代、外貿、批發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壯大一批物流企業;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運輸、倉儲、配送、貨代、多式聯運企業通過參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形式,重組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物流企業。
  (五)培養引進人才
  從我市目前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素質看,大多是過去從事裝卸、運輸的工人,人員素質低,現代物流意識淡薄,根本不能適應現代物流工作的需要。因此,當務之急是培養和引進現代物流專門人才。
  1、加快現代物流業人才培養。建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開設現代物流專業,并舉辦短期現代物流專業培訓班,對已有的物流企業人才進行分期培訓。在此基礎上,制定并推行物流就業資格證制度,所有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持證上崗。
  2、積極引進優秀物流人才。采取各種優惠手段吸引國內外優秀物流人才來婁底工作,特別是物流企業要積極招聘專業人才到企業工作。對引進的物流業中、高級技術人員與高級管理人員,享受引進人才政策規定的相關待遇。對在物流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實行重獎政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