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選擇低碳發展 承載綠色夢想

2009-7-23 1: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古南昌“襟三江而帶五湖”,現今市內四小湖市郊四大湖,八湖兩河活水靚城。水在城中,城掩綠中,優美生態成為南昌的標志性名片。如今,在這名片上人們又將看到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 
  江西省委、省政府以保護“一湖清水”為目標,以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為主題,提出建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南昌將聯動周邊市縣主動推進建設生態經濟大特區。
  發展低碳經濟是引領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的新模式。生態優先、和諧發展成為這個城市成長的核心理念,堅定地踐行著綠色發展承諾。
  主動選擇低碳發展
  經濟思維從“快”變“優”
  放眼全國省會城市,南昌工業底子薄,經濟總量小,屬于欠發達地區。在過去,經濟思路著重趕超發展,片面追求經濟速度,難免遺留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走發展的“老路”,造成環境負荷。
  一方面是改善環境帶來的經濟運行高成本,一方面是全球環境保護新共識,南昌提出“花園城市、綠色發展”。南昌市委書記余欣榮十分強調“綠色GDP”的重要性,“我們在城市規劃里面體現綠色發展。為了綠色GDP,即便犧牲短期效益也要保證綠色發展。”
  過去南昌傳統的發展模式是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承接沿海產業轉移;而現在則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新社會發展,主動選擇走低碳發展道路,優化升級工業產業結構。
  數據顯示,新世紀以來,南昌市的工業增加值翻了四番,經濟規模、人口規模都增長了1.3倍,同時空氣質量優良率反而提升了10個百分點。
  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已成為人類共識。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到如今的“今天的綠水青山,就是明天的金山銀山”。南昌城對于綠色發展的認知逐步深化,恰恰也密切融合著低碳經濟情結。
  也有人疑惑:南昌為什么可以走低碳經濟之路?
  南昌工業起步晚,經濟模式和工業體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產業向低碳經濟進行調整和轉型具有成本低、阻力小、動作快的后發優勢。南昌有一定的產業優勢,城市傾力做優做大一些符合綠色發展潮流的產業群如光伏產業等;并且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同時政府“生態發展”的思路非常清晰,正符合低碳經濟方向。
  南昌市發改委調研員柳華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如果按照傳統思路發展的話,中國的經濟規模要達到現在美國的水平至少需要5個中國的自然資源。將來的發展必須走新能源發展道路。”南昌要發展工業,也必然以新型工業化為方向,發展低碳經濟,它既能促進經濟發展,又能保護好環境,更體現了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符合國際發展價值理念和趨勢。今年11月,“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將在南昌召開,這是國家、省政府對南昌堅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充分肯定。南昌將利用好這一平臺,努力形成南昌在實現中部崛起中巨大的后發優勢。
  發展低碳與生態經濟可以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結構的調整。南昌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不僅取決于其自身經濟規模的大小,還取決于能否切實采取新的發展模式,保護好“一湖清水”。
  余欣榮書記說,“發展低碳經濟要與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以硅材料為基礎的光電產業作為未來南昌的一個首要產業來發展,使太陽能成為南昌發展清潔能源的核心,從而在更高的起點、更深的層次上建設好花園城市、綠色南昌。”南昌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和LED朝陽產業。
  南昌有良好的生態基礎,工業經濟定位和低碳經濟不謀而合,歷史存續的綠色產業也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支撐。如今在江西,自覺維護生態環境、自覺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已形成風氣。經濟競爭不再是拼資源、拼速度,而是立足長遠、優化永續運行。南昌市選擇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爭取綠色崛起的制高點,繪就人與城市和諧發展的藍圖。
  從中心城到三大生態示范區精準定位
  南昌工業經濟走低碳發展道路,可以利用自身生態環境優勢,實施生態經濟發展戰略,能有效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然而低碳經濟示范區建設是有成本的,項目準入門檻提高,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能源結構壓力倍增,造成部分企業在低碳經濟門前進退維谷。
  南昌執政者厘清問題,提早規劃,重點打造三大示范區,包括:把紅谷灘以及揚子洲打造成生態居住和服務業、商貿物流中心區;把高新開發區打造成生態高科技園區;把灣里區打造成生態園林區。能源更“新”,產業鏈更“綠”,物流業更“凈”。
  紅谷灘新區:與昌南中心城隔江相望,東瀕贛江,西臨昌九高速公路,依山勢起伏的森林公園和波光粼粼的黃家湖、碟子湖、禮步湖、層巒疊翠風景秀麗的梅林群峰為其撐起一道綠色屏障;南連生米大橋和外環路,前湖景區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北接贛江大橋,碧波萬頃的田園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新區基礎設施日漸完善,配套服務網絡初步建立。區域優勢明顯,人才集聚,包裝推出了一大批商貿、信息、文衛體等產業及功能配套性項目,如天虹百貨、銅鑼灣商業廣場、華中工業原料物流城等。新區的獨特魅力將為四海客商打造一個溝通資金流、商品流、貿易流、技術流、人才流、信息流的現代物流大體系。
  揚子洲:母親河贛江中的一塊綠色明珠,接近10%土地總量的河溪水網、環島大片的灘地。依靠獨特的生態,推進服務南昌、面向華中地區的以旅游度假、現代服務為主導的新型第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開發出低密度生態型住宅。同時,揚子洲也在開發利用綠色能源上野心勃勃。該區三面環水,地勢開闊,具有良好的水能源,可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及太陽能光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為核心,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一致。
  高新區:坐落于艾溪湖風景區,優美的生態環境為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財氣和人氣。政府嚴格把關,污染項目不進園,濕地區域不建項目。高新區積極推進一批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要求的示范項目,包括太陽能光伏電站示范項目、綠色照明示范項目,創新產業模式,保護這一方凈土。
  《南昌市光伏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規劃期為2009年至2013年,計劃通過3—5年的努力,依托江西賽維等企業,將該市光伏業打造成千億元產業,使南昌成為“世界光都”,高新區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將提升到2000兆瓦以上,重點支持賽維LED等企業做大做強。而在《南昌國家高新區LED產業發展規劃區》中明確提出將LED產業打造成千億元工程。高新區將建成以金沙LED產業園為核心,晶能光電和聯創光電(8.59,0.22,2.63%)為兩個支點,多維擴散產業布局。
  灣里區:這里是南昌的“綠肺”,也是國家的森林公園,梅嶺一直被稱為南昌的后花園。綠色覆蓋高,空氣中負氧離子多,宛若天然氧吧。曾幾何時,這里也存在盲目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現如今,灣里關閉一切破壞生態平衡的工業項目,建立山上“綠色銀行”,加大林業投入,建成全國特色種苗基地,并大力培育種苗交易大市場。從“綠色”中求發展,以“綠色”建生態園林城。
  低碳產業集群明顯
  成為后發經濟增長極
  “發展低碳經濟,是提供綠色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舉措。”在南昌市發改委的采訪中,記者反復聽到這一說法。
  一方面,低碳產業推行給南昌企業帶來了成本提高、能源結構壓力等挑戰,但更多的是呈現良好收益。生態效益顯而易見,更為重要的是建設低碳經濟特區帶來氣候友善的投資環境,低碳行業、產品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低碳技術形成新的增長點。
  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三高”產業是南昌產業調整的目標。而這些產業低碳特征非常明顯,如電動汽車動力模組、環保電動汽車、LED綠色照明、節能家電等,這些產業將成為南昌發展的助推器。
  光伏產業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直接把光能轉換為電能的環保型能源產業,也是極具發展前景的光明產業、朝陽產業。全國第一家光伏學院建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基本形成,南昌正打造世界級光伏產業的生產基地、人才培訓基地。
  南昌光伏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較快,已基本形成了以薄膜太陽能電池為核心,包括高純硅原材料提煉、硅片生產、導電玻璃和光伏產業系統集成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南昌光伏產業園正發展如火如荼,至2013年,光伏產業園擬累計投資672億元,形成太陽能硅片生產能力1.6億片、太陽能電池3000兆瓦,太陽能導電玻璃1億片和太陽能延伸產業項目的相應產能,實現銷售收入1447億元、利潤230億元、上交稅收46億元、出口創匯992.6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15000人左右。
  LED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具有耗能低、成本低的優勢,具備相當的國際競爭力。為此南昌高新區以重點企業為龍頭,以優勢領域為基礎,讓LED產業不斷壯大,從而把全省打造成全國LED產業重點生產基地。在南昌城東地區的紫陽大道,有南昌第一條太陽能LED路燈景觀照明道路。當夜色襲來,洪都英雄大橋仿佛是五彩霓虹,璀璨奪目,3500多盞LED燈幻化出迷人的夜色。
  南昌國家高新區LED產業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晶能光電、欣磊光電等公司的外延片為上游產業;晶能光電、欣磊光電、聯創光電等公司的芯片制造為中游產業;聯創光電、聯創博雅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業景觀照明的光源、燈具、LED顯示屏、聯創致光科技的手機背光源為下游企業的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其中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依托南昌大學開發的硅襯底藍光LED外延片、芯片技術(已申請多項專利)是南昌國家高新區乃至中國LED產業一大技術亮點,擁有完整的自主技術產權打破了目前日本日亞公司壟斷藍寶石襯底和美國CREE公司壟斷碳化硅襯底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局面,形成了藍寶石、碳化硅、硅襯底半導體照明技術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昌市還將建成兩個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和一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吸引富士通等約十家服務外包跨國公司來昌發展。計劃培養5萬名服務外包人才,建設一所在校生約8000人規模的服務外包學院。到2010年,南昌市服務外包總收入計劃實現30億美元,同時,在全市培育50家500人以上、5至10家2000以上、1至2家5000人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扶持50家企業完成CMMI的認證評估。
  發展“低碳經濟”不但可以節約大量寶貴資源,而且將形成和發展綠色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節能減排工程、生態恢復工程建設,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崗位,有力推動綠色就業。這是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沖擊下國內就業壓力劇增的一劑良方。
  投資于生態環境恢復工程、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與擴大就業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系。對建設環保工程的投資,不僅會建設一批污染治理設施,增強污染治理能力,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條件,還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擴大相關行業勞動力需求,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今天的綠水青山,就是明天的金山銀山”,江西南昌堅定信念打造低碳經濟示范區,保護這一片藍天碧水,將財富留給子孫后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