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縣域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究征求意見稿
2009-7-23 0: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推動望城縣融入“兩型社會”試驗區,加強望城縣基礎設施與先導區的對接,進一步加快望城縣的城市化進程,特進行基礎設施領域專題研究。本次研究范圍包括望城縣行政區域內的14個鄉鎮,研究分成綜合交通規劃、給排水專項、電力專項和大交通大物流樞紐中心等四個部分。
一、綜合交通規劃部分
1、道路交通:結合望城縣道路網現狀,根據相關規范規程和技術標準,本次研究提出了道路網規劃的目標,制定了“兩縱兩橫”的高速公路框架和“九縱九橫”的城市主干道框架——其中高速公路的兩縱為京珠西線和繞城高速,兩橫為北橫線和長常高速,城市主干道的九縱為西線大道、黃橋大道河西段、望城大道、高喬大道、瀟環路、沿江大道、書堂大道、長湘公路、橋汨公路,九橫為東城聯絡線、電廠大道、黃橋大道河東段、金星大道、普瑞大道、銀星路、黃金大道、金洲大道、長寧公路(圖1)。制定了公交規劃的發展目標,提出公交優先的理念。對廣場、公共停車場、加油站等其他交通設施提出了控制性指標。
2、軌道交通:根據長沙市軌道交通規劃,結合望城縣的發展要求,規劃四條軌道交通線。其中軌道2號線經寧鄉、白箬、雷鋒至岳麓區,軌道4號線經橋驛、丁字、高塘嶺、黃金至岳麓區,軌道5號線經高塘嶺、星城至岳麓區,軌道6號線經撈霞、星城、黃金至雷鋒,并提出了軌道交通、鐵路客貨站與道路交通的對接方案。
3、港口:規劃在建設中的蔡家洲航電樞紐之下的新康段深水區建設3000-5000噸級港口。周邊布局建設大型貨運碼頭、大型倉儲物流站場。該港口位置距離霞凝港約15公里,距離京珠西線與高喬大道的互通約2公里,規劃修建一條港口聯絡道與之聯通,使得公路與水路交通能便捷聯系;距離望城貨運站約10公里,通過黃橋大道將二者緊密地聯系起來,實現便捷的鐵路、水運聯運。同時新建丁字、銅官、靖港碼頭,形成1+3的模式,使之成為與霞凝港配套的通江達海的大物流“出海口”。
在貨運站西移的基礎上,望城境內將形成公路、鐵路、水運聯運體系,將大大提高長沙乃至全省綜合交通通暢能力,從而大大降低生產企業的物流成本。
二、給排水專項
1、河東經濟區——丁字鎮、橋驛鎮、茶亭鎮、東城鎮、銅官鎮
(1)給水規劃
丁字和橋驛鎮區用水考慮由長沙市供水,規劃從金霞大道鋪設上述供水干管上引出一條DN600供水干管跨過沙河,向北延伸3.3KM,即可將長沙市的自來水引入丁字鎮。將丁字鎮規劃的供水干管向橋驛鎮延伸約5KM,即可解決橋驛鎮的供水問題。遠期需要增加輸水管道的輸水能力。
茶亭鎮地面蓄水設施相對豐富,鎮域集中供水水源可利用茶亭水庫。
銅官鎮已有銅官陶瓷公司自來水廠,局部供水網絡比較完善,東城和銅官鎮規劃考慮擴建銅官陶瓷公司自來水廠。銅官火電廠用水量大,尤其是需要大量工業冷卻用水,宜由電廠自身配套解決。
河東五鎮散居村民用水主要以自備井水或渠塘水為生活用水水源,農田灌溉水源以河水、水塘蓄水為主。
(2)排水規劃
對于鎮區,按照分流制建設排水系統,居民生活污水經隔油、化糞池、除渣等設施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工業污水需經過企業自身的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對于散居村民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就近排放。規劃在丁字、橋驛、茶亭各建一小型污水處理站。銅官和東城兩鎮聯合修建污水處理廠,布局在銅官鎮濱江地帶。
2、高星經濟區——黃金鄉、星城鎮、高塘嶺鎮、烏山鎮、白箬鋪鎮
由于黃金鄉、星城鎮、高塘嶺鎮、烏山鎮、白箬鋪鎮已經納入了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范圍,供水系統以及排水系統由先導區統籌規劃。
(1)給水規劃
黃金鄉、星城鎮、高塘嶺鎮、烏山鎮均由望城水廠供水,規劃最大供水量為56萬m3/d。白箬鋪鎮由雷鋒配水廠供水,雷鋒配水廠的規劃規模為31萬m3/d。并逐步實現岳麓區、寧鄉縣、望城縣的供水網絡聯網。
(2)排水規劃
在大河西先導區規劃中,河西先導區的部分老城區(岳麓區溁灣鎮片、望城縣高塘嶺鎮和寧鄉縣城)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其他區域采用完全分流制。遠景區內全部采用完全分流制。
望城納污區內設望城污水處理廠,處理黃金鄉、星城鎮、高塘嶺鎮、烏山鎮范圍的污水,控制規模為28萬m3/d,總控制用地面積為39.8公頃。
白箬納污區內設白箬污水處理廠,處理白箬、金洲片的污水。白箬污水處理廠控制規模為14萬m3/d,總控制用地面積28.84公頃。
3、大眾垸經濟區——新康鄉、靖港鎮、格塘鄉、喬口鎮
(1)給水規劃
四鎮遠期已納入望城縣水廠集中供水范圍,近期可根據用水發展需要對靖港鎮和喬口鎮已有的地下水取水設施進行提質改造,解決喬口、靖港和格塘的近期用水需求,新康用水則由高星組團(望城縣自來水廠)提供。從望城水廠至喬口鎮的輸水距離有23KM,考慮在靖港鎮設一座加壓站,供給格塘鄉和喬口鎮的用水。
(2)排水規劃
由于新康鄉鎮區距離望城縣污水處理廠僅一河之隔,考慮該鎮污水輸送至該廠處理,過河管道可以從溈水河底穿越。新康鄉的0.36萬m3/d污水加入望城污水處理廠后,對該廠的總體控制規模影響不大。
靖港鎮、格塘鄉、喬口鎮三鎮遠離望城縣污水處理廠,規劃每鎮設一座小型污水處理站(圖2)。
三、電力專項
本研究結合望城實際情況,本著安全、可靠、經濟、可行的原則進行本區電網規劃。側重于系統區域網絡結構、變電容量分布及配電網絡規劃,高壓電網規劃,重點研究目標網架,即研究和制定電網的總體和長遠發展目標,并做到遠近結合,中壓配電網的規劃與市政工程、高壓電力網規劃及已建、在建配電網相結合。
望城縣域建設用地規模遠期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內。根據用地規模,按有關規程規范要求,參考設計手冊中用電指標,比照長沙市及長沙城區、相應小區用電指標,采用負荷密度法對該區分別進行負荷預測。河東地區為長沙市的北部近郊區,主導產業是工業和物流業,工業區負荷比較高,負荷面密度取較高值;河西五鎮,根據電力專項確定的指標進行預測;大眾垸四鎮根據不同的城鎮功能,采用不同的負荷面密度進行預測。最終預測望城縣域總負荷為213.25萬千瓦。
根據負荷預測結果,對電力設施規劃如下:
1、500千伏變電容量平衡及高壓走廊
根據大河西先導區基礎設施規劃,望城縣域設置1座500千伏變電站作為電源支撐點,選址在烏山鎮境內,即英雄嶺變電站,方便組網的城郊,容量為2×1000兆伏安。
高壓走廊原則上盡量避開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線路500千伏走廊均為單桿雙回,走廊控制寬度75米。
2、220千伏變電容量平衡及高壓走廊
現有220千伏變電站3座,總計容量423兆伏安。根據負荷預測需220千伏變電容量3838.5兆伏安。現有3座220千伏變電站進行擴容后容量為1269兆伏安,尚缺2569.5兆伏安,需要新建威靈、谷山、白箬、八曲、黃金、銅官6座220千伏變電站。規劃每座變電站用地面積為200m×150m。
220千伏高壓走廊盡量利用現有的綠化隔離帶,少占建設用地。220千伏單桿單回走廊控制寬度30米,單桿雙回走廊控制寬度40米。
3、110千伏變電容量平衡
根據負荷預測需110千伏變電容量4265兆伏安。對現有4座110千伏變電站進行擴容后容量為378兆伏安。考慮220千伏變電站出10千伏線路,帶1440兆伏安容量,尚缺2447兆伏安,需要新規劃34座110千伏變電站(圖3)。
四、大交通大物流樞紐部分
為推進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建設和“3+5”城市群建設發展,按照“交通先行、物流依托”的規律,在地處“3+5”城市群中心地帶的望城縣建設長沙新的大交通、大物流樞紐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和現實需求。
本研究提出大交通大物流樞紐規劃要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目標明確、指導性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原則,依托現有和即將建設的交通設施條件,規劃建設4個港口、1個汽車站和2個火車站。①港口-丁字、銅官、靖港、新康港口。②汽車站-新長沙汽車西客站。③火車站-長沙火車西客站、望城貨運站、烏山貨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