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現代港口綜合物流中心的規劃與建設

2009-7-20 5:38:00 來源:陳柳欽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代物流作為一種朝陽產業在發達國家已是方興未艾,在我國也正成為企業家們紛紛追逐的新領域。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對全球經濟各行業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對交通運輸業的沖擊尤為重要。在綜合物流的沖擊下,交通運輸業從生產到服務都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港口是21世紀全球運輸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建設港口綜合物流中心,確保港口物流順暢有效是現代港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港口效率,降低港口營運成本,改善服務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同時還將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現代港口成為國際物流不可或缺的節點
大多數重要港口均位于海、陸、空三位一體運輸方式的交匯點上,其商品原材料從開采到生產加工、配送營銷,直至廢物處理可形成一條典型的“物流”供應鏈。這是一種全新的業務運作、經營模式。這種新模式的應用給港口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并使港口在現代物流中核心作用越來越明顯;港口是國際物流供應鏈的主要環節,能夠提供快速、可靠、靈活的綜合物流經營服務,同時現代港口便于海關對集裝箱的監管以及貨物分撥等功能的實施。現代港口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水陸交通樞紐,它已經成為支持世界經濟、國際貿易發展的國際大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連接全世界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中心環節。 發揮港口優勢,以港口為基礎建立現代物流產業,開展綜合物流服務是較為理想和可行的。港口在這方面的優勢不可取代。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現代港口具有綜合物流中心功能。國際貨運正由孤立從業者的零打碎敲向綜合物流系統加速發展,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要。因此,要求港口在現代物流體系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傳統的港口活動僅為中轉與產品分配功能。隨著國際多式聯運的發展與綜合運輸鏈復雜性的增加,港口作為全球綜合運輸網絡的節點,其功能也將更為廣泛。現代港口功能在不斷地以港口為中心向內陸擴展,如批發、配送、倉儲業及自由貿易區等,為船、汽車、火車及倉儲提供綜合物流服務,以提高聯運效率,增強其作為綜合運輸連接點的功能,成為連續不斷的運輸鏈中的綜合物流中心;同時,港口又具有商務中心的功能,為客戶提供方便的運輸、商業和金融服務,如代理、保險、銀行等,成為商品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與人才流的匯集中心。現代大型綜合性港口具有貨物裝卸、儲存、運輸、通關、保稅和信息服務等功能,完全涵蓋了現代物流業的各個環節,只要在管理和組織上進行適應物流活動的調整,達到對物流活動進行集中控制、即時信息傳遞和運輸效率的要求,就會演變成為物流活動最為集中的物流中心。
 
2、現代港口在國際物流中的戰略地位。港口具有建設現代化物流中心的良好條件,港口在現代生產、貿易和運輸中處于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現代大型綜合性港口具有貨物裝卸、儲存、運輸、通關、保稅和信息服務等功能,完全涵蓋了現代物流業的各個環節,只要在管理和組織上進行適應物流活動的調整,達到對物流活動進行集中控制、即時信息傳遞和運輸效率的要求,就會演變成為物流活動最為集中的物流中心。具體說來,首先,港口是水陸運輸的樞紐,又是水運貨物的集散地、遠洋運輸的起點與終點。無論是集裝箱貨還是散裝貨,遠洋運輸總是承擔著其中最大的運量,因而港口在整個運輸鏈上總是最大量貨物的集結點。其次,港口是全球生產要素的最佳結合點。要把兩個國家之間有著最大稟賦差異的生產要素以最有利的方式結合,港口往往是最合乎邏輯的選址。世界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再次,在國際貿易中,港口一直是不同運輸方式匯集的最大、最重要的節點。在港口地區落戶的有貨主、貨運代理行、船東、船舶代理行、商品批發部、零售商、包裝公司、陸上運輸公司、海關、商品檢驗機構以及其他各種有關機構。隨著地區國際貿易的發展,物流中心的計算機系統必須與上述單位的計算機系統聯網,將有關商流、物流、裝卸運輸、倉儲信息及時匯集到港口和物流中心。
    3、現代港口為增值服務提供了便利。從現代物流服務的內容來看,港口具有十分突出的區位優勢。在港口地區建設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提供集倉儲、裝卸、包裝、運輸、加工、配送、拆裝箱和信息處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務,使港口成為聯系陸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中樞,在樞紐點完成部分物流增值服務并進入下一個物流過程,是國際物流順暢進行的保證。傳統體制下,港口與我國的商貿系統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聯系,這是港口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獨特優勢。港口不但可提供貨物中轉、裝卸和倉儲等綜合物流服務,港口還可利用其信息與通訊以及EDI網絡,為用戶提供所需市場與決策信息。港口也是一個人員服務中心,提供貿易談判條件、人才供應和海員服務等,并提供舒適的生活娛樂空間,強化港城一體化關系。現代港口通過其自身區位優勢和由此衍生出來的諸多功能,可簡化貿易和物流過程,使港口在現代物流節點上提供最少的間斷和最大的增值。
二、現代港口綜合物流中心形成的意義
國際物流型港口的運輸組織方式是在集裝箱的多式聯運和門到門的運輸基礎上形成點到點的網絡化物流運輸,我國港口能否成為國際網絡化物流運輸中的一個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港口是否具備完善的物流服務功能。目前,我國港口在區域和國際上的競爭力還較弱,能否抓住國際物流網絡形成的有利契機,促使我國一些主要港口成為國際物流網絡中的重要節點,是決定我國港口的國際競爭力能否提高的關鍵因素。港口物流中心提供的換裝、分撥、配送、加工、聯運等一系列物流服務,能夠保證將貨物以最經濟、快捷、準確、安全的方式送達下一級配送中心或是直接用戶手中,發揮物流運輸節點的作用。這是提高港口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區域經濟的發展由區域的地理資源、產業結構、人口社會、運輸條件等要素組成,區域經濟中心和經濟圈的形成取決于各種經濟要素的有效聚合與輻射。我國沿海港口城市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處于我國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前沿地區,產業結構齊全,社會人文環境良好,交通便利,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建設我國物流體系中的港口物流中心,促進經濟要素的有效聚集與輻射,整合各種生產要素,能夠發揮1+1>2的效果,對于促進區域經濟中心和區域經濟圈的加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把港口建設成為現代綜合物流中心也是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發展的今天,現代化的高效率的港口物流中心是促進和加強貿易發展的必要手段,港口在國際貿易和運輸系統中的戰略地位正在逐步加強。我國規模龐大的外貿運輸需求和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必須使港口建設向大型化、專業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世界范圍第三代港口的興起,港口服務功能的多樣化與已成為綜合性港口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港口功能的拓展有利于帶動各類企業向物流業轉型。港口處在水陸兩大運輸系統的結合點上,可以充分發揮其對各種物流活動進行組織、協調、銜接的功能,也可以拓展倉儲、保稅、通關、簡單加工等物流服務功能,根據港口區域貨流、商流和信息流集中的特點,可開辟專門的物流中心,聚集各類企業,依托港口及陸路運輸條件,開展各項物流業務。同時,帶動相關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
在港口建立綜合物流中心,還有利于推動以港口為中心的信息交流從目前的分散狀態轉變為集中、增值的過程。現代化的信息服務系統是港口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為客戶提供實時追蹤查詢的有統一標準數據接口的電子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桌到桌”交換,將成為未來港口的競爭焦點。借助建設國際化、網絡化、信息化物流中心的有利時機,提高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以便港口在未來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三、建設港口綜合物流中心的有效措施
建設港口綜合物流中心,除了要繼續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港口經營管理體制以外,還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統一做好港口物流中心的規劃和建設工作。政府部門要積極加以引導、培植、扶持和協調,加強對發展綜合物流的宏觀調控、管理;制定統一規劃,制定有利于綜合物流發展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制訂有關綜合物證經營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制訂有關綜合物流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為手段,規范綜合物流行為。真正從政策上、資金上、技術上予以扶持,積極鼓勵有關企業發展現代綜合物流,促進港口綜合物流中心的建設。具體說來,國家發展改革、商務、交通、口岸、信息等管理部門應盡快研究我國現代物流體系的布局規劃,合理規劃沿海港口現代物流中心。通過政策引導、規范市場等手段,為實現現代港口物流的發展營造公平、開放、有序競爭的宏觀環境,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理順現有港口體制,特別應研究建立鼓勵港口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激勵機制。在城市政府的領導下,統籌開發建設主要樞紐港的物流中心,提供"三通一平"的基礎條件,提供口岸、金融、信息等服務,吸引眾多的物流公司群進入園區操作。港口物流的開展,不可避免地將港口與航運企業聯系在一起,只有港航加強合作,才能滿足港口物流的形成與運行,港口與航運企業才能在發展物流中真正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只有這樣,綜合物流系統才能得以順利發展。另外,港務局、海關、檢驗應同貨主、船代、船東、修船、裝卸等各方面進行協作,使之成為一個港口共同體,使港口物流業能提供各種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2、要建立港口物流業發展戰略。現代物流服務業已成為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物流服務業,多式聯運是綜合物流服務的主要形式和標志。在綜合運輸時代,現代港口更加強調各種運輸方式的綜合集成,港口不應只是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轉換點,而應成為連續不斷的運輸良鏈中的物流中心,是國際物流鏈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港口物流業的發展要求港口布局、建設合理化,充分重視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一體化的交通網絡建設,大力發展包括各種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拓展港口的綜合功能,并從港口實際出發,把完善服務和信息功能放在優先地位。另外,要重點突出港口物流地位,促進臨港產業的發展,特別要以建設臨港工業基地為重點,吸引企業依海建廠,依廠建港,加快發展以工業園區為依托的臨港產業群。
3、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全球綜合物流時代的到來,為適應現代運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船舶大型化對港口自然條件和設備要求的提高,港口建設應在港口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建設,包括集裝箱碼頭數量、裝卸能力、碼頭堆場、航道水深等的建設。在建港口和近期將要建設的港口均應改建或建成-14米以上甚至-18米以上的深水泊位。 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國際集裝箱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具備靠掛條件,成為主干線上的樞紐港口。特別要加強沿海港口的建設和改造,因為沿海港口處于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的交匯點,是全球物流網絡的重要樞紐節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市場將與世界市場日益融合為一體,沿海外貿港口作為全球網絡重要節點的樞紐作用將進一步突出。
4、完善港口綜合物流管理系統。首先,各類型的流通業內部流程設計要系統化,使物流過程處于一個穩定協調的系統中;其次,各類型物流業組合系統化,使港口物流在完成傳統作業的基礎上,還可以開展貨物精選、加工、包裝等業務,使進出口業務增值,以及根據市場發展和貨主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報檢、報關、接貨、集蔬港、流通加工等多功能服務,形成一個開放型、互通型的物流服務平臺。另外,由于在物流活動過程會或多或少地對環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改變原來經濟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
  5、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提高港口服務效率為滿足現代綜合物流的發展要求,要以目前水運、公路等運輸企業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為基礎,將綜合物流中聽涉及的企業、部門和單位的不同計算機系統平臺上建立的不同應用系統連接起來,將按標準、協議規范化和格式化經濟信息通過電子數據網絡進行自動交換相處理,實現交換信息、數據共享,提高信息處理和信息周轉效率。一個現代化的港口物流中心,應建立覆蓋輻射區內的所有商業流通和倉儲運輸企業的網絡平臺,實現各企業、客戶和有關管理機構的信息充分互聯;建立物流發布系統,實現信息資源的充共享和交換;建立資源交換系統,包括資源供求的發布和自動交易功能的實現等。港口物流業的發展應充分利用條碼技術(Bar code)、數據庫技術(Database)、電子訂貨系統(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 ,QR)及有效的客戶反映(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ECR)、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等信息技術,不斷完善港口物流信息系統。同時,要擴大業務合作,建立國際物流系統的網絡運作,實現現代港口物流質的飛躍。 
6、加快港口物流標準化進程,使之與國際接軌。要使國際間物流暢通起來,統一標準使非常重要的。在我國物流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為了規范物流市場和企業、有效地管理和引導物流市場和物流企業、促進我國物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推動物流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應盡快建立一整套的物流國家標準體系,并逐步向國際標準靠攏,使本國物流標準體系與國際物流標準體系相一致。港口在發展物流的過程中應積極按照國際通用標準規范物流設施和有關技術設備,對每一個環節實行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技術管理標準。物流標準化是流通業現代化的基礎,商品包裝的規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條碼化,裝卸、運輸、儲存作業的集裝單元化,托盤、集裝箱、卡車車廂尺寸的標準化等,均是實現物流系統高效、經濟的前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