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規劃展望未來濱海遼寧
2009-7-2 15: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宏偉規劃展望未來濱海遼寧———《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概要
遼寧沿海經濟帶位于我國東北地區,毗鄰渤海、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6個沿海城市所轄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5.6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920公里,海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約18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695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8605元。
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戰略定位是:立足遼寧,依托東北,面向東北亞,把沿海經濟帶發展成為特色突出、競爭力強、國內一流的產業聚集帶,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成為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對外開放的先導區、投資興業的首選區、和諧宜居的新城區,成為帶動東北地區振興的經濟帶。
7月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這標志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已納入國家戰略。
該《規劃》共計2萬余字,內容涵蓋發展基礎與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城鄉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開放合作、資源環境、保障措施等十個章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規劃期為2009年至2020年。
要點解讀
空間布局———“一核、一軸、兩翼”總體框架
進一步提升大連核心地位,強化大連———營口———盤錦主軸,壯大渤海翼(盤錦———錦州———葫蘆島渤海沿岸)和黃海翼(大連———丹東黃海沿岸及主要島嶼),強化核心、主軸、兩翼之間的有機聯系,形成“一核、一軸、兩翼”的總體布局框架。
關鍵詞1:提升核心
進一步增強大連綜合實力,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核心地位和龍頭作用,帶動區域加快發展,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建設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完善航運設施、基礎設施、綜合運輸和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努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建設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造船及海洋工程基地、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和電子信息及軟件基地,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海洋與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集群,構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聚集區。
關鍵詞2:強化主軸
大連———營口———盤錦主軸是東北沿海和哈大兩個一級發展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建設,重點發展船舶制造、精細化工、機床、精密儀器儀表等,配套發展航運、物流、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形成臨港產業集群。
加快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建設,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業,逐步建成大型臨港生態產業區。
加快盤錦遼河口沿海經濟區建設,重點發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電、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合成橡膠等產業。
依托沈大交通走廊和大連、營口、盤錦城市,建設好各類國家級、省級開發區。
關鍵詞3:壯大兩翼
渤海翼
加快錦州濱海新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新材料、制造業、船舶修造等產業,建設錦州灣國家級煉化生產基地和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加快盤錦石油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點發展石油裝備制造與配件、石油高新技術、工程技術服務等相關產業。建成我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制造業基地。
加快葫蘆島北港工業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與配套、有色金屬、機械加工、醫藥化工和物流等產業。
加快培育其他基礎好、潛力大的園區發展,推進具備條件的產業園區盡快形成規模。
黃海翼
積極培育發展莊河工業園區、花園口經濟區、登沙河臨港工業區、長山群島經濟區、皮楊陸島經濟區,重點發展沿海臨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石化、能源、家居制造、服裝服飾、水產品養殖和加工、旅游、現代物流等產業。
進一步發展丹東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精密輕型裝備等裝備制造業,制藥、精細化工以及電子信息等高技術產業、旅游、口岸物流等服務業。
產業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
關鍵詞1:做大做強優勢工業
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資金技術密集、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交通運輸設備、通用設備及成套設備制造業,支持大型壓縮機、大型重載精密軸承、大型船用曲軸、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等產品的研發,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實現突破。
石化產業:重點發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機材料,加快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培育形成若干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大連、營口重點發展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半導體照明、應用電子、移動通信等電子信息產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葫蘆島培育電子信息產業化基地,承接京津冀地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
關鍵詞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物流業: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和運輸網絡,加快建設大連國際物流中心和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丹東區域性物流中心,支持發展重點物流園區、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和第三方物流。
信息服務業:提高增值電信業務、軟件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重點在大連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開發和服務外包產業基地。
商貿流通業: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優化城市各類流通設施和商業網點布局,支持做大做強一批現代大型商貿企業。
關鍵詞3: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全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培育優質專用良種,加快標準糧田建設,推進糧食集約化、專業化生產,建設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積極發展果品、花卉等特色農業,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鼓勵發展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數字目標
《規劃》第二章,對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提出總體要求,并第一次明確地提出2012年和2020年的主要目標。到2012年,基本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到2012年,遼寧沿海經濟帶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超過全國沿海地區平均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萬元;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高;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升;城鎮化率提高到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顯著增長,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增強;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接近全國先進水平。而2020年的目標則鎖定為“率先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標”。遼寧日報 記者 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