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保增長中深化結構調整
2009-7-2 15: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進入二季度以來,全國各市、縣“兩會”相繼召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無一例外地成為各地應對金融危機的主基調。針對各地不同情況,“保增長,調結構”的具體內涵也截然不同。侯馬市作為山西省首個省級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落實山西省“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進程中著力深化經濟結構調整。
向“先進制造”突進
不同于山西整體經濟以能源為主的重型產業結構,侯馬市三次產業比例為3.9∶48.4∶47.7。而在占GDP不足50%的第二產業中,以液壓支架、鑄件生產、貴金屬冶煉等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占據主導地位。在侯馬市近年來“努力打造四個產業中心”的戰略思路中,先進制造中心是其調整工業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優勢骨干企業集群發展,要使裝備制造業、有色冶金、精密鑄造、熱電聯產、醫藥生化等先進制造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達到90%以上。”侯馬市市長馬彪告訴記者。
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侯馬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運力、能源、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另一方面加強銀企對接,確定融資意向6.5億元。這些措施保證了侯馬去冬今春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的穩步增長,今年1月—5月,侯馬的精銅產量、液壓支架產量、生鐵產量分別同比增長了9.82%、 9.7%和25.6%。
在保企業的同時,侯馬沒有放慢邁向先進制造中心的步伐。侯馬規模以上企業一直在通過自主創新推動技術進步。平陽重工與煤科總院、哈工大、太重集團攜手搞產學研聯合,研發、生產出100余種液壓支架。風雷公司研發出8大系列20多個品種、上百種規格的石油鉆具,取得科技成果30項,產品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出口額占總銷量的50%。
引導、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鼓勵開發高新技術、實現企業信息化等創新項目的部署依然是2009年的工作重點。在侯馬市今年確定的26項重點工程中,2×300MW熱電聯產、高端液壓支架、電液控換向閥等6個工業項目均致力于產業升級。
堅持提升商貿物流業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相對于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的資源型經濟,侯馬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有效地促進了經濟平穩增長。截至6月底,該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已完成臨汾市下達計劃的54.4%,環比增長263.2%。
侯馬市作為晉、陜、豫“大三角”經濟區和太原、西安、鄭州以及臨汾、晉城、運城等城市“小三角”經濟圈的中心,有著悠久的經商傳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到目前的現代物流重鎮和商務部確定的山西省唯一“中西部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侯馬在不斷的產業升級中有效防御了金融危機的侵蝕。“侯馬市地域小,缺資源,發展傳統產業空間小。突出發展第三產業是歷屆市委、市政府一貫的戰略選擇。特別是近兩年,我們將第三產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先發展。”馬彪說。
目前,侯馬市擁有各類商貿市場32個,商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百余個縣市區,年成交總額突破70億元;擁有華北最大的侯北鐵路編組站、山西省唯一的保稅“無水港”——山西方略保稅物流中心、山西省唯一的海鐵聯運陸港口岸——山西寶特國際物流中心、華北最大的集商貿物流為一體的北方輕工城等大型物流企業。
侯馬正在致力于構建快捷、高效、安全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以樞紐中轉型、縣市配送型、專業市場物流服務型為主的區域性物流中心;逐步建立集貿易、倉儲、物流、加工為一體,以輕工紡織、醫藥食品、建材裝飾、機動車輛為主的現代商貿市場集群。
位于侯馬的北方輕工城是由香港富郎、浙江天信等6家知名輕工企業集團籌建的一個以輕工產品生產、批發、代理、專賣等為一體的超大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大規模市場群已投入運營。目前,該交易中心以加工、倉儲、物流為主的二期工程建設已經啟動。馬彪表示,今年還要加快寶特國際物流中心、大運貨運樞紐、北方輕工城倉儲物流區、侯運集團運輸調度中心、縣際城區短程物流配送等項目建設。圍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0%以上”的目標,侯馬市的各項部署正在積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