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稅費改革后,冠縣因地制宜破解大難題
2009-7-2 15: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品油稅費改革后,交通稽征人員安置成了一大難題。冠縣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子—
68名稽征人員“轉崗”農村物流
本報訊 6月23日,在冠縣柳林客運站,已經從“交通規費征收”轉崗成為“物流受理”的運輸管理員田長彬,正在忙著給客戶辦理貨物托運手續。“稅費改革后,擔心自己沒有事做,現在工作內容變了,工資待遇沒有變,心里塌實多了。”今年成品油稅費改革實施以來,交通部門規費稽征人員、政府還貸二級公路人員的轉崗安置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和焦點。冠縣交通局創新思路,依托現有網絡平臺,發展農村物流,68名交通規費稽征人員順利轉崗,在全省率先解決了規費稽征人員安全安置難題。
成品油稅費改革后,冠縣交通局有88名稽征人員需要轉崗,除了20人向路政、運政等實現就地轉崗,還有68人無法安置。在進行市場調研后,決定把發展農村物流作為轉崗安置的平臺。冠縣交通局去年組建了聯運物流公司,承接省市的下行小件配送物流業務,但大部分僅限在縣城周邊和幾個交通便利的鄉鎮,農村物流尚是弱項。他們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物流潛力巨大,但鄉鎮農村由于缺乏貨運信息,大多由缺乏統一管理的社會個體車輛送貨,運行成本高,并存在著發貨不及時、誠信度不高等問題。
為了做大農村物流,使更多人員轉崗,冠縣交通局及時成立了物流中心,吸收市場上40多輛社會零散貨運車輛加盟,進行統一調度管理。接著,又在全縣15個鄉鎮設立交通運輸所,實現了公路、客運、貨運、物流“四位一體”管理,68名原稽征人員全部分散到15個鄉鎮交通運輸所,實現順利轉崗。他們利用鄉鎮物流站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優勢,搜集農村物流信息,依托聯運物流中心,上連縣城、下連站點和村莊,形成了連接省市、中轉縣鄉、輻射鄉村的物流網絡,實現了點對點、門對門的貨物配送。
按照我省要求,全省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交通稽征人員安置,而冠縣僅用了幾個月就將所有稽征人員全部平穩轉崗。冠縣交通局局長朱繼武說,目前這些轉崗人員情緒穩定,工作狀態良好,已成為農村物流管理的主力軍。
□記者 朱玉東 通訊員馮海鵬 張 濤
●記者感言
開拓思路才能有出路
□朱玉東
遇到難題怎么辦,是積極主動想辦法,還是被動等靠向上級伸手?冠縣交通部門依托物流找出路,將原稽征人員全部順利安置,這種轉崗方式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國前列,這種做法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有了好思路,自然有出路。
成品油稅費改革之路十分曲折,從1994年國家提出開征燃油稅,一直到2009年正式實施,中間經過長達15年的歷程。之所以難推行,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交通部門規費征收人員的安置問題難以解決。據統計,全國有近30萬稽征人員,我市也有1000多人需要安置。而且在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下,的確存在著難以想像的困難。面對困難,冠縣交通部門根據本地實際,依托已有客運網絡充分挖潛,把稽征人員安置作為實現二次發展的契機,使所有人員有了新的工作定位。
思路決定出路。現在我市還有更多的稽征人員正在待崗學習,沒有轉崗,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借鑒冠縣交通部門的好做法,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廣開思路,創新工作,實現稽征人員平穩轉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