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水平 促進轉型升級
2009-7-16 14: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臨港大工業聚集帶來了轉變發展方式的巨大壓力,北侖的發展思路是“做強”、“補短”和“配套”,即做強臨港大工業,補齊港口服務業這塊“短板”,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臨港大工業的聚集給北侖帶來了繁榮,但同時也使北侖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的巨大壓力。
土地、水等生產要素的制約是顯而易見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29.6平方公里規劃面積上,已實際開發27.19平方公里,區內工業用地已基本開發完畢,土地的制約已經成為最大的瓶頸。即使在整個北侖區域,土地資源同樣非常緊張。而在水資源方面,不僅北侖,對于重化工業比重較高的寧波,水資源緊缺問題同樣不容回避,幾年前北侖就已經需要從寧波之外的地區“買水”了。
“國家和省市對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定位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制造業基地、浙江省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和進出口物流集散基地’,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內,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將繼續圍繞‘依托大港口、發展大工業’這個思路,努力拓展和鞏固已有的產業優勢。但是,臨港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必然帶來高能耗和高資源消耗。”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的一份材料這樣寫道。
這一問題在各種工業大量集聚的園區非常具有代表性,工業園區亟待轉型升級,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陳利幸在接受采訪時也強調,下一步北侖首先要繼續做強臨港大工業。“我們希望能夠培育10家銷售上百億元的龍頭企業、20家超10億元的骨干企業、200家過億元的種子企業。”陳利幸說,做強不僅是規模上做大,更重要的是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要在技術裝備、能耗水平、自主創新等方面都有優勢。
當然,要找到持續發展的動力,北侖必須完成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陳利幸寄希望于港口服務業。“這對我們來說是補齊‘短板’。”陳利幸說,港口的功能正在從工業運輸港向資源配置港轉變,北侖提出發展以港口物流為核心的港口服務業,正當其時。
“我們現在的物流企業還很低端。”北侖區外經貿局副局長、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業發展局副局長顧朝暉說,北侖現有的物流企業大部分由運輸公司發展而來,物流鏈被一段一段割裂開來,很少有企業能夠整合資源。
從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現代國際物流園區管委會的臨時辦公室望出去,就是一片堆場。這個剛剛成立的物流園區,承擔著引進現代物流企業并做大這一產業的重任。“堆場企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畝均稅收不足8000元。”顧朝暉說,如果不能通過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這樣的堆場企業遲早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其實,在北侖“大進大出”的物流格局中,物流企業的空間非常大,單是出口產品的貼標、包裝、檢驗、報關等服務,就能產生很高的附加值。
當然,港口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物流,更多現代服務業的集聚有賴于各種城市功能配套的完善,這也成為北侖下一步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