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中國貨代業面臨三大困難

2009-7-15 0: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劉德田
    當前國際形式下,中國貨代市場發展面臨三大困難:一是貨代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貨代企業的生存空間也是越來越小;二是貨代機構營銷手段主要比拼低價和社會關系,以傭金為主的盈利模式漸難起作用;三是缺乏海外代理網絡。
    波羅的海指數跌破了1000點大關,較去年高位11793點回落了90%,創下2002年8月份以來的新低。可見,和全球經濟密切相關的海運市場的冬季已經到來,與之相關聯的國際貨代和物流企業也必將經受寒潮的考驗。當前形勢下,中國的貨代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截止到2008年10月底,上海市經商務部備案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達到4647家。其中,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的貨運代理企業955家,港澳臺投資的企業是320家,從2005年實行備案制以后,新增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達4019家,是2005年以前企業總數的6.4倍。貨代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亂,嚴格的講未經商務部備案登記的貨代企業大大的多于備案登記的企業。
    除此之外,貨代機構營銷手段主要比拼低價和社會關系,原來以傭金為主的盈利模式幾乎不起作用;而且由于缺乏海外代理網絡,中國國際貨物代理企業很難走出國門,往往提供的服務比較簡單,經營范圍比較小,服務方式也比較單一。盡管如此,目前中國80%以上的進出口的貨物和中轉業務以及90%以上國際航空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完成的。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前景不容樂觀。
    東方國際物流集團總經理楊根指出,一是貨運代理物流企業應該開拓思維創新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尋找適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間。二是傳統的貨代企業,服務方式要從單一的接受訂艙服務向兩頭延伸,拉長供應鏈,增加供應鏈的附加值。三是未來物流市場的機遇還是很多,據咨詢機構預測,2010年,物流外包的市場將增加到10億美元。行業發展需保有信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