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件清朝民國文物以“木制品”報關被查
2009-7-15 0: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6日,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出具證書鑒定,黃埔海關駐常平辦事處(以下稱“常平辦”)近期查獲的一批古色古香的木制家具實為清朝、民國時期文物,共計有46件。其中有清代雞翅木翹頭案、道光二十年金木雕牌匾、民國酸枝木制品等,價值不菲。 6月15日晚,一批以“裝修用木塊樣品”、“家居用木椅子樣品”等品名申報的快件貨物引起了現場關員的注意,“又是木制品!”關員立即對貨物進行了開箱查驗。開箱后關員發現了更不尋常的地方——這批貨物為木制茶幾、椅子等木制品,看上去質地優良,古色古香。憑借職業敏感,關員懷疑可能是偽報進口文物,隨即將貨物暫時扣留,隨后,在6月27日、29日、7月1日、2日,又連續四次在快件渠道查獲此類疑似進口文物的家具。
7月6日,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出具證書鑒定,該批貨物均為文物,包括清代雞翅木翹頭案1件、道光二十年金木雕牌匾1件、清代白木雕花屏風門2件、民國束腰三彎腿鑲大理石圓桌、圓凳等酸枝木制品10件、民國南官帽椅等白木制品25件、民國紅漆六抽妝臺等榆木制品7件,共計46件清朝、民國木制家具。
針對近期出現偽報進口文物家具現象,常平辦與省文物鑒定專家進行探討,初步認為國外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國內收藏文物家具熱潮不斷,目前紅木價格國內外倒掛,是偽報進口文物現象的原因之一。為此,常平辦快件監管部門加大了對進出口疑似文物制品的布控和查驗力度,加強對申報為“木制品”、“工藝品”等相關品名的進出口貨物的單證分析、圖像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