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鐵礦石談判膠著媒體反應不一

2009-6-6 14: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拓與必和必拓的“漫天要價”,今年的鐵礦石談判中方顯得格外 “硬氣”。但由于首發價已經達成,“同盟軍”又紛紛妥協跟進,對于結局能否如人所愿,各路媒體眾說紛紜。 
第一財經日報 
中方談判難度增大 
    中國現貨市場的鐵礦石進口卻依然有增無減,價格也是繼續攀升并接近 “首發價”,這與國內鐵礦石需求的真實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與我國的鐵礦石進口存在貿易商、大型國企、民企中小鋼廠多個不同的利益主體有很大關系。 
    雖然鐵礦石進口已經實行備案制,但卻無法阻止一些貿易商甚至鋼廠的投機行為,他們參考新日鐵接受的35%降幅,預期鐵礦石漲價,抄底心態更是加重,繼而進一步加大現貨礦的進口量。 
    無怪乎一位礦山企業的高層會指出,與日本企業100%的長協合同不同,中國強大的現貨市場購買力和一些長協合同的不執行,使國外礦山企業在中國即使無法獲得與日本企業同樣的降幅,也不用擔心在現貨市場銷售的風險。 
國際金融報 
中國不愁買不到鐵礦石 
    鐵礦石供應商也不是只有力拓等3家,除澳礦外,還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鐵礦石可供選購。就算力拓不賣鐵礦石,中國也不愁買不到。 
    中國是國際鐵礦石的最大買主,理應擁有更多的定價話語權。2008年中國共進口4.4366億噸鐵礦石,占全球海運鐵礦石比重約為52%;而日本進口約1.0526億噸,占比重約12.3%;韓國進口0.4954億噸,占比重約為6%。 
    2009年,在鋼鐵需求萎縮、鐵礦石進口礦現貨價格持續低位的沖擊下,雖然有的礦企經受不起銷售價格逼近成本的壓力,紛紛減產停產,但目前國內礦山的成本在450~550元,國內礦山仍有能力加大開采力度,增加國產礦的供給。 
北京商報 
中國尚有談判資本 
    中鋼協的表態也得到了多家國內鋼企的認同,寶鋼、武鋼、沙鋼等大型鋼企均認為32.95%的降幅不足以實現盈利。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徐向春認為,日本鋼企之所以能夠接受這樣的降幅,在于其 “兩頭下注”的策略,因為日本鋼企大多在海外礦山擁有股權,所以風險降低。 
    雖然談判前景不利,但有業內分析師指出,有別于日韓對長協礦的過分依賴,中國當前執行長協礦和現貨礦兩套體系,2月份以來又有大量鐵礦石進口儲存,這或許都將使中國有資本與三大鐵礦石生產商進行一場談判拉鋸。 
新京報 
前景難以樂觀 
    今年1~4月份,中國72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凈虧損51.8億元,其中4月份凈虧損15億元,虧損面近四成。與此同時,礦山依然坐享高額利潤,以力拓為例,目前仍以大約每噸42美元的成本在皮爾巴拉礦區挖礦,以62美元的價格銷售——其運營利潤率非常可觀。分析師侯志蕓表示, “因此中方提出價格降低40%到45%,是合情合理的。” 
21世紀經濟報道 
一場持久戰在所難免 
    僵持,對于鐵礦石供需雙方都是一種考驗。在中鋼協聲明發出后,三大礦商陷入了沉默。一位接近力拓集團的人士表示: “現在,鋼協把球踢給礦商了。” 
    “如果沒有中國市場,三大礦山的海運銷量將減半。”上述中鋼協內部人士表示。世界鋼鐵協會(WSA)對66個成員國的統計顯示:1~4月份,全球粗鋼產量為3.54億噸,同比下降22.7%。其中,亞洲4月份粗鋼產量為5892.5萬噸,同比減少10.8%。 “但中國粗鋼產量一季度卻同比上升了0.06%。” 
    談判雙方態度,依舊強硬而僵持。一場持久戰在所難免,中鋼協已在繼續累積籌碼。中國目前的高額鐵礦石庫存,成為中方直接的底氣。一位鋼企人士表示: “2月至4月,中方進口的鐵礦石庫存量較大,大家都進的比較多。日韓鋼企拖不下去,也是因為沒有庫存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